一年級的兒子想當“班級優秀學生”,我卻攔住了他……

一日晚上,毛豆回家吃完飯,麻溜兒的坐上學習桌,抄起鉛筆,凝神無聲,一過半小時了。

我覺得不妥,問:“你寫什麼呢?老師留這麼多作業?”

他搖頭:“不是老師的作業,是我想拿小紅花。”

我湊過他桌前去,原來是他在描紅數字,一寫就是10張。這描紅作業並非老師強制,算是課後加分項而已。描紅紙下還有厚厚一疊,描完數字,還有漢字。怪不得足足寫了半小時。

我看看錶:“可以了吧?今天的書還沒讀呢?說好讀東周列國的探險故事,三百多頁的書就差最後50頁了,今天把它讀完可好?你想不想看看齊桓公脫險的經歷?”這是一套五六年級孩子才讀的書,但在親子陪伴下,他能看得九成懂。

他頭也不抬,說:“想,但我還想拿小紅花。我已經集齊了6張,還差4張。我們班好多同學都已經攢夠8張。只要10張就可以換老師簽名的獎勵貼。”

小紅花這事兒,我早就見老師在群裡強調過,但是左眼過,右眼忘。我沒拿這種標準當回事兒,或者說,是覺得那標準太低,不願意在上面浪費時間。

看一眼群裡,老師已經曬出了交數學描字作業的榜樣。

一年級的兒子想當“班級優秀學生”,我卻攔住了他……

前幾天,老師還曬出了交齊描紅作業的孩子,在班級後牆,神神氣氣地給自己帖小花的場景。那自豪的模樣,是備受同伴孩子關注的。

班主任老師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新入小學的孩子,有必要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誰寫的多誰就拿小紅花,這個獎勵機制沒問題。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一遍遍的描紅數字和漢字。

就拿我的孩子毛豆來說,我很清楚兩件事:第一,他的閱讀水平是超過同齡人的,半小時的時間,足夠我帶他看完一本比較難的書。第二,他的時間非常緊張,除了體能課,還有國際象棋、英文閱讀等安排。而這些安排,無論哪一項都比坐在那裡描半個小時數字收穫大。

因此,即使老師明確了“拿小紅花是值得鼓勵的事”,我也不願意讓毛豆去花時間獲取這個好評。我周圍很多媽媽心照不宣的是,孩子在公立學校打打基礎就好,真要靠將來出成績的事兒,還在課外呢。

我說:“描紅寫寫也就行了。你是喜歡看書,還是喜歡描紅?”

他說:“我更喜歡看書,但是描紅後老師就會誇我,我喜歡別人誇我。”

我也笑了,他很坦誠。孩子正是重視同齡人評價的年齡階段,但,要不要讓他花寶貴的半小時乃至一小時,去獲取別人心目中的好評呢?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想起了我的小時候。從小,老師就誇我是個乖乖讀書的好學生。這就是那個年代評價孩子的標準,我從這標準裡收穫了太多好的評價,這好評讓人上癮,一旦獲取就戒不掉。於是,我遵循著這樣的好評,努力讀書、考高分,從小到大都是別人評價裡的榜樣,為此,犧牲掉了不少學習真正有用東西的時間。

這是80後的我。再看毛豆這批10後,是否還是一樣呢?答案是:“不!”因為,教育要變天了。

小學還是那個小學,世界卻不再是那個世界。小學、初中等義務教育階段的標準,和成人後工作的標準、成功與否的標準是截然不同的。小學要求你是個好學生,然而工作後卻要求你是個有創意、有能力和有想法的人。被小學標準捆綁的越嚴重,或者把小學標準太當一回事兒的人,長大後越會痛苦地發現自己原來什麼都不是。

所以,很多精明的媽媽早就對小學的一套陽奉陰違了。小學的作業麼,差不多就好,真要花時間,是絕對不幹的。

真正的目標,是抓緊時間學畢生都有用的東西,不在乎“別人的評價”這種小利益,把時間花在影響長遠利益的事情上。當然,這樣的事情,短期看不出來成果,但是享受時間的複利。

只是這樣的道理,我應該怎樣教給毛豆才好?

我靈光一現,一下子明白該怎麼教了。於是耐心等他寫完,我擺了一局棋,只說是我們對弈,並沒有說其他。

我說:“這個局,你挑一個走吧!”

他二話沒說,挑黑方走。明眼人都看得出,黑方還有“後”這個重子,白方除了可憐巴巴的三個小兵,只剩下幾個不成器的中子了,說得不好聽,快輸了。

一年級的兒子想當“班級優秀學生”,我卻攔住了他……

我說:“那好,我挑白方。現在,我要說,我只需要一步,就可以反敗為勝,你相信不?”

他搖搖頭說:“我看很難。我方的後可以封鎖任何一條線,可是你的馬和象活動範圍都很窄。”

我話不多說,只把白象斜跳一格,跳到黑後面前去。

(諸位看官中必有懂棋的,想必看明白了,請不要多說,初學孩子暫時看不出其中意圖。我教棋是假,幫他人生避坑是真。)

一年級的兒子想當“班級優秀學生”,我卻攔住了他……

他一下子樂了,嘴上說著:“媽媽你糊塗啦!送象給我吃!”說著就直接“啪”地一聲,用黑後吃掉我的白象。

一年級的兒子想當“班級優秀學生”,我卻攔住了他……

我半笑不笑的看著他:“你可確定啊?”

他說:“送上門來的棋子,為什麼不吃?”

我說聲好,緊接著下了一步棋。他一下子明白了我故意給他挖的坑

一年級的兒子想當“班級優秀學生”,我卻攔住了他……

半晌他說:“輸就輸了,沒什麼,落子無悔。可是你這一招太妙了。我吃了你送上門的陷阱,你反倒把我最大的籌碼吃光了。我現在輸定了。”

這下我再不客氣,露出猙獰面孔,他把王逃走,我直接吃掉後。幾乎可以說,他必輸無疑。

一年級的兒子想當“班級優秀學生”,我卻攔住了他……

∆ 黑方只剩三小兵護王,幾乎贏不了

我想收起棋子,他卻意猶未盡的攔住我說:“別動,媽媽,我想看看我究竟是怎麼輸的。你送給我一個象吃,我以為是好高興的事,沒想到是你故意的陷阱。如果不吃你的白象,也許我不會輸。”

我心想,這盤你本來就贏不了。黑方看似子力強,但白方勝在布子太絕妙,如果你不吃白象,照樣逃不掉的。只不過你現在棋力尚淺,猛一下沒看出來而已,正好我教你的不是這個。

我對他說:“你看,剛才你吃掉我一個白象,你得多少分?”

他說:“3分。”

我說:“好,得了這3分,你卻輸了這盤棋,那你是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了?”

他大聲說:“我虧大了!不該佔這芝麻小的利益,去丟那西瓜大的棋。”

我被他的形容逗的直樂。這小子的形容詞功夫突飛猛進,很多大人無法形容出來的詞,他倒是說的很貼切。

我說:“你現在看來,‘老師誇你’這件事很大,‘別人得了小紅花而你沒有’這件事很重要,但這只是一個棋局的區區3分而已。”

毛豆點點頭:“是,你們從來不在意。接我放學的時候,別的父母都問孩子今天表現好不好,得了幾朵小紅花。你連問都不問一句,直接帶我去書店。”

我笑出聲來,說:“是呀,那你知道什麼是整個棋局?”

毛豆搖搖頭。他太小了,還想象不出來。

我說:“你們這一代都早熟,估計過幾年就能明白,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媽媽現在先不告訴你答案,但是要你知道,不要為了3分棋子,而忘記了整個棋局。你眼中有樹木,但心中應該有整個森林。”

第二天,毛豆又拿回來10張描紅作業。但是他想了想,甩在一邊不再寫。而是自顧自的閱讀起來。

後來他得小紅花了嗎?我真的不知道,我沒問過他,不在意,心裡也暗暗希望沒有。

我只知道,這個一年級的小孩子拿起一本莎士比亞簡縮版的《皆大歡喜》,能自己朗聲讀出:“弗萊德里克決定歸還自己篡奪的王國,隱退到修道院度過餘生,而公爵終於有機會獎賞那些一直追隨他的忠誠將領了。所有的人都回到了公國,跟隨公爵過著安寧太平、豐衣足食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