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經開區:攻堅克難 突破“5個100”

2019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貫徹“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系列部署,認真落實“工業強市”戰略,引導園區企業以科技創新增強內生動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的有機協調發展,順利完成“5個100”的攻堅目標。

科技創新 激發內生動力

天時新能源是一家集鋰離子儲能和動力電池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公司投入800餘萬元進行技術研發,成功開發了超低溫鋰電池等產品,讓企業在行業中穩佔一席之地。這款自主研發的超低溫電池填補了國內低溫型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空白,一舉獲得了2019高工金球獎年度創新技術產品獎電池類獎項,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生產此類產品的企業。

新產品的問世,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安徽天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 王興:“2019年,我們的利潤提升了將近20%”。

貼心服務 優化外部環境

安徽豐豪冷卻系統有限公司是從浙江溫州引進的招商引資企業,總投資2億元,分三期進行建設,目前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產,主要生產汽車空調產品、汽車散熱器等零配件,年訂單量約150萬套,產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地區。

自落戶宣城經開區以來,園區管委會為企業提供了“保姆式”貼心服務,並於2019年成功引導豐豪公司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前公司正計劃在今年10月份投資建設二期項目,將經開區的熱忱服務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聚焦創新 蓄積轉型升級發展後勁

2019年,宣城經開區重點圍繞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企業培育,鼓勵扶持成長型企業走創新發展道路,共指導園區16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新增高企數創歷史新高。此外,經開區還積極組織企業與高校對接產學研合作項目,扶持科技人才團隊,實施“雙創”人才工作計劃,讓企業在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走上高質量發展的階梯。

近年來,宣城經開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G60科創走廊建設的歷史機遇,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工業經濟為主導、產業壯大為根本,奮力打造全市高效對接的先鋒隊、深度融入的主力軍、創新合作的主陣地,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2019年,園區攻堅克難,突破了“5個100”,實現規上企業達到103家;規上工業總產值107億;新開工項目102個;招商引資協議資金103億;建設標準化廠房100萬平方米;財政收入達到12.8億,增幅全市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