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步芳獨子,年僅22歲當軍長,晚年為汶川災區捐款5000美元

前言

在中華漫長的歷史中,湧現出過無數的愛國人士,比如在《示兒》中寫“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再比如在《從軍行》中寫“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王昌齡,他們都是對國家有著深厚感情的人。

當然在這漫長的歷史中,也有過一些專門欺壓百姓的惡霸,比如在軍閥割據的混戰時非常出名的馬家軍,在馬家軍之中,馬步芳更是被當時的人稱作“土皇帝”。當時的他惡名遠揚,可謂是罪孽深重,那時候的老百姓對他也是厭惡到了極點。

馬步芳獨子,年僅22歲當軍長,晚年為汶川災區捐款5000美元

馬步芳

01

馬步芳一生無惡不作,但膝下只有卻只有一個兒子,馬步芳的獨子,年僅22歲便當上了軍長,晚年竟然還為汶川災區捐款5000美元。馬步芳的整個家族曾經統治青海地區多達40年,因為他本人很是兇殘,曾經有無數的戰士死在他的刀下。

馬步芳的這個獨兒子名字叫馬繼援,從中也能看出來他對兒子的厚望希望能夠在將來的日子裡兒子繼承他的家業。但馬繼援長大後並沒能如願,他的性格一點都不像自己的父親,也不希望重蹈覆轍,只不過還是繼承了母親的姣好面容。他在高中畢業後就到了中央的軍校進行深造,而他也成了這個家中文化最高的一位。

馬步芳獨子,年僅22歲當軍長,晚年為汶川災區捐款5000美元

02

馬繼援最終在父親馬步芳的"引薦"之下,年紀輕輕的就被當上了上校參謀長,並在後面成功當上少將旅長。1941年,年僅二十歲的他更是在自己父親的關照下,被任命成了少副軍長。可以說這樣快的晉升之路在當時是很少見的。

雖然有父親的提攜,但馬繼援本身的才華也是非常了得的,並不是我們常說的官二代中扶不起的阿斗,相反他很有軍事才能,在很早就出過一本書名叫《我的軍事思考》,其中可以看見他對軍事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除此之外,他還真正走上戰場,立過相當多的功勞,可以說還是為戰爭做出了一些貢獻。

馬步芳獨子,年僅22歲當軍長,晚年為汶川災區捐款5000美元

馬繼援與蔣的合影

1949年的時候馬繼援十分的風光,年紀輕輕的他就一步步的走上高臺,但在一次交火中,因為攻勢相當兇猛,馬繼援也開始變得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出現了節節敗退的現象,最終他們父子倆失去了對青海幾十年的統治,而這父子倆的西北王國也就此完全破滅。

03

後來兩父子順利的逃到了臺灣,但是他們在臺灣並沒受到多大的重視,不僅如此,還處處受到冷落。最終出於無奈兩人到了沙特阿拉伯麥加,並在那裡開始過上了自己的嶄新生活,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真正的離開了祖國。

馬步芳獨子,年僅22歲當軍長,晚年為汶川災區捐款5000美元

幾十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經過,現在的馬繼援已經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但即使這樣,身在異國飄蕩的他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中國,也沒有忘記自己身上流的是黃種人的血液,在2008年中國汶川發生重大地震的時候,馬繼援還捐贈了5000美元給災區,表達自己的慰問。

馬步芳獨子,年僅22歲當軍長,晚年為汶川災區捐款5000美元

馬繼援在阿拉伯

馬繼援在聽到災區的消息時也是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因為在外國生活太久自己對祖國的土地很是想念。但自己的父親曾經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過很深的罪孽,如今的他也算是幡然醒悟了,可以說他和他的父親還是不同的。或許他也是想用這樣的方式替自己的父親贖罪吧!早在很久以前,在阿拉伯的大使館上舉行宴會的時候,馬繼援就出席了這場活動,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的心情更是久久不能平復。當問到他的時候,他只是說自己太想念了。

馬步芳獨子,年僅22歲當軍長,晚年為汶川災區捐款5000美元

結語

其實馬繼援在異國他鄉待的這麼多年內,幾乎每時每刻都是在思念著這片故土。但因為父親的罪惡,自己也難以面對自己曾經的同胞們,最終馬繼援在2012年的時候逝世。

其實我們作為後來人也能分得清好壞,雖然馬家父子的手上曾經沾染過無數人的鮮血,但是不管怎樣,歷史和現在我們也應當分清。所以我們也應當銘記馬繼援對汶川的一種情分。當然銘記歷史和忘記歷史不是一件事,我們只是應該辯證的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麼對於這件事情,你又是怎麼想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和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哦!


陸游:《示兒》

王昌齡:《從軍行》

馬繼援:《我的軍事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