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很常見的“趴地虎”,以前氾濫沒人要,如今大家都趨之若鶩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各行各業都慢慢地進入了復工復產期,和我們生活最密切的餐飲業也開始招兵買馬,從58同城發佈3月餐飲行業就業大數據就能看出,服務員求職需求3月環比增長最快,達到178.73%,餐飲行業迎來了一輪“爆發式增長”。

農村很常見的“趴地虎”,以前氾濫沒人要,如今大家都趨之若鶩

都說“民以食為天”,這話一點不錯,隨著人們的生活日益提高,大家對於美味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了,同時也更加重視飲食健康。魚是大家平常都很常見的一種食材了,說到魚,很多朋友都喜歡吃,魚也很有營養,無論是兒童或老年人,都比較適合。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農村常見的“趴地虎”魚。

農村很常見的“趴地虎”,以前氾濫沒人要,如今大家都趨之若鶩

說起趴地虎,農村娃想必很瞭解。我們俗稱趴地虎,虎頭鯊。學名,沙塘醴。這主要吃蚯蚓為食,這是一種喜愛貼在水底生活的小魚,個頭很小,身體呈現一種半透明的樣子,別看這小魚個頭不大,但喜歡吃肉,對於喜愛釣魚的朋友來說,對於這種趴在水底的小魚,是相當厭惡的,只要你使用蚯蚓或者其他葷腥的餌料進行垂釣,浮漂已經給你拉的變黑了,起竿之後拉開一看,上面掛著一條只有兩寸長的小魚。

農村很常見的“趴地虎”,以前氾濫沒人要,如今大家都趨之若鶩

不過趴地虎如今卻很是受到青睞,價格一直都在上漲。趴地虎看著相貌有些醜,沒有魚鱗,沒有光鮮的外表,土黃色的外形,跟沙子極為相似,趴在水底依靠外表就是一個很好的保護色。

趴地虎肉質鮮美,這種小魚吃的時候不用去除內臟,清洗之後裹面油炸即可。蔥姜爆鍋加水煮開,放進炸好的趴地虎,煮沸騰後淋蛋液燒成魚湯,喝的時候倒一點陳醋,特別鮮美可口。不過,現在趴地虎很少見了,想吃的話基本上是靠運氣的。

農村很常見的“趴地虎”,以前氾濫沒人要,如今大家都趨之若鶩

趴地虎的特點就是頭和嘴巴有點大,一般會趴在水中的岩石上,他們的性情比較猛,個頭不是太大,卻總是愛打架,哪些比他們小的魚蝦可能就要遭殃。

農村很常見的“趴地虎”,以前氾濫沒人要,如今大家都趨之若鶩

趴地虎的繁殖能力很強的,在十多年前的水塘裡到處都是,他們的行動比較快速,聽到人的腳步聲就會馬上驚走。但是隨著環境被破壞,農村的水塘水質也變得差了,趴地虎的生存空間也就受到了威脅,在很多的水溏裡,小河裡,已經消失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