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筆硯峰


蓮花山筆硯峰


蓮花山筆硯峰


蓮花山筆硯峰

筆硯峰

米蘭

巍峨鐵印側成峰,奇石諸娘哀慟容。

翰逸神飛留古蹟,蓮花聖水綴芳蹤。

蓮花山中的聖水寺是羅源縣境內最負盛名的古寺佛土淨地。"蓮峰月色"被一致推為"羅川八景"之首,"筆硯生花"的筆硯峰則被冠以"蓮花山八景"之首。筆硯峰危聳在高高的蓮花山腰間,由二塊巨石對峙比鄰坐望而聞名:一石似筆端仰首空中,另一石似硯臺橫臥陽崖。兩旁樟榕筆挺華茂,四圍竹林清幽逸雅。山間鳥鳴低迴、泉聲叮咚,景緻優美的生態環境令人心馳神往。

話說文房四寶,筆墨為"文",紙硯為"質",相輔相成,情理會通。毛筆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書寫繪畫工具,硯臺則是中國極富特色的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自古以來,墨客騷人無不為之傾情,為之頌詠。在古代中國,文人對筆墨紙硯十分珍重,不僅生前治學朝夕相伴,更有甚者死後還用之殉葬。

筆硯峰上的"筆"石,恰如一支生花妙筆,在世代更迭中它都忠實扮演著如史官一般的角色,周到詳盡的描繪著羅川大地歷史風貌、風土人情;見證了羅源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大變化過程,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進程。它日夜不息地記載著羅源城裡所發生的點點滴滴的發展變化。筆和硯是中國文房四寶中的二個重要元素,歷朝歷代莘莘學子、高人雅士皆窮極一生對其鍾愛無比。

初次聽聞蓮花山上藏有座筆硯峰,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是日懷揣著激越之情,踩著輕盈的步伐,緣著厚實的臺階,緩緩地磴道而行。早晨從蓮花山麓入口處沿著文昌宮和崇福宮拾階而上,嬌陽柔光倚著紅牆,雙手摩挲著晨光輝照著的厚實的院牆,莊重之情湧上心頭。廟宇屋頂上琉璃黛瓦在晨光的映射下,光波相互交織,五彩紛呈,煞是壯觀。

俯瞰腳底,石階兩旁芳草叢生,青石板與青石板之間微微探露著的野草野花青澀而稚嫩,卻不乏堅強。正值仲秋時節,金色的陽光抑制不住雀躍,向四周柔和鋪開,夾雜著稀疏的薄霧在山間繚繞穿行,而筆直的影光柱縱橫交錯地穿透過竹林,照耀出滿山遍野動人的霞光,可謂雲蒸霞蔚,生機盎然。

蒼翠的樟樹與蔥鬱的榕樹穩重而高大,千百年來風雨無摧的站立於蓮花山上、石階路旁,沉默地望著遠處被曉色裡挾的層層山巒。那些被悠悠歲月洗濯了千年的故事,彷彿細碎的光點清爽而寂靜地舒展在石階之上。峰迴路轉,仄徑通幽。從棲雲洞邊上往眠鶴亭方向走去,穿過一片茂密的樹叢,沿著聽泉亭旁邊的石階盤旋而上百多米,再轉過二道彎,只見兩塊巨石一白一黑、如筆似硯,已然躍入眼簾。

據史書記載:筆硯峰由似筆似硯兩塊花崗石組成。在龍虎巖上100米處。筆石直聳、白色,頂部形如筆端,硯石平臥呈長方形,酷似硯形、故合稱為筆硯峰。曾有人把筆石稱為“石諸娘”、硯石稱為“石棺材”,兩石謔稱“孝婦哭棺”。明弘治十八年(1506年),羅源縣令徐珪認為俗稱欠佳,便刻“鐵印”二字於硯石上,此硯石又稱“鐵印石”。筆石、硯石均屬花崗岩,呈半裸露。筆石高11.85米,圍12.7米;硯石高8.45米,圍14米,兩石最近處為3.3米。

恰才抬頭望眼時,見如硯巨石上隱隱約約浮現出丈許般大小的摩崖篆刻筆畫字樣,被掩映在石面上的隨風飄蕩的樹枝葉幹遮擋了部分視線,看不清是啥字。待臨近巨石,撥開荊棘,奪路閃進雜林荒坡,雙手掰開桔杆草叢,躋身探首去認真端詳辨識時,只見巨石正面篆刻:貌似"印"字,左邊旁部首完好無損,右邊旁卻已糊成一片;另外一個字"釒"字旁清晰可見,右邊部分也已模糊不清,無可奈何只得加以綜合分析,按字型走向來判斷應該是‘鐵’字了。待踱回石階,走到離巨石三米開外的呈白色的花崗岩石塊周圍,來回上下觀察打量了幾遍,真的發現該石頭頂部形如一把未開鋒的筆端,直聳擎天,而旁邊刻有“鐵印”字樣的巨石,體積較"筆石"大約超出十來倍,呈長方形橫躺平臥在峭崖邊上,其黝灰的質地膚色在白色‘筆石’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岸然。

在‘硯石’的犄角邊下之東南一隅處,目側二塊巨石間最近距離只有三米,遂手提相機斜對著筆硯石,按動快門給二石來了張合影照,然後端平相機看了看視鏡效果圖,須臾之間神奇立馬顯現,只見一幀栩栩如生的“孝婦哭棺”的畫面,赫然展現在眼前:"硯石"恰如一具墨灰色的大棺材似的,而白色的花崗岩"筆石"儼然一位披麻帶孝、身著白衣頂戴白帽的嬌小婦人,她神色淒厲地俯首跪在棺前,哀婉悸慟,如泣如訴。

清風弄竹影,彤雲映蒼松。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在通往蓮花山聖水寺筆硯峰的石階山路上,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鱗次櫛比,一批又一批的往來穿梭。騷人雅士更是一群又一群地往筆硯峰上跑。眾人紛紛徜徉在泉林幽壑與嶙峋怪石中而流連忘返。橫斜定格在樹與坡之間光怪陸離的情景故事仍在不斷地演繹。

悠悠歲月,往來沉浮有數;渺渺紅塵,滄海幾度桑田。"石諸娘"的故事還有待好事者遣來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