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鬆滋縣受三公支譜

中華龔氏網2020年03月18日重慶電(龔義龍)

湖北省松滋縣受三公支譜

大清光緒十六年庚寅歲《龔氏族譜》

松邑雙和堂 陳定和鄭和軒同鐫

目錄

宋明兩朝修譜聖諭

創修族譜 房戶名目

修譜志

創修族譜序

創修祠宇記

始祖受三公序

龔氏源流序

陸公贈序

唐謙齋贈序

唐華亭贈序

李春軒贈序

李達卿序

傳世宗派

祖祠圖

始祖圖

祠宇基址記

廟灣基址記

歇馬殿遺址記

十六條規

賓甫獻和四祖志

賓房分支世系記

甫房分支世系記

獻房分支世系記

和房分支世系記

受一房、受二房分支隸松世系

受一公房經松經栢二公施約

傳常公合傳

傳悅公傳

傳信公傳

經樑公傳

贈經樑公傳

經龍公合傳

紹華公傳

紹陛公傳

席儒公合傳

子元公傳

節婦唐孺人傳

贈海門詩

海門自記

賓房吊圖世系

甫房吊圖世系

獻房吊圖世系

和房吊圖世系

受一房吊圖世系

受二房吊圖世系

服制圖

清明祭祀儀注

祠中對聯

纂修族譜名目

總領主修戶首海門氏紹顏

戶正 寶山氏紹珍

採訪推吊戶正子元氏祖惠

督理常修房長紀臣氏祖綱 竹庵氏芳林

斂費協修首士照亭氏紹亮 和亭氏祖貴 美亭氏祖全 贊臣氏祖易 鶴亭氏芳松 瑞廷氏芳麒

廩膳生員謙山陳立墉拜贈

千秋品詣重端方,翹首諸公志迥常;做到和平皆世法,養成忠厚見文章。敦宗睦族光前烈,究委窮源裕後昌;盛德成功名並著,生生不息永流芳。

宋寧宗皇帝修譜聖諭

朕聞唐人重姓氏而譜牒具,後世非文儒貴戚之家,浸以淪湮而難考,然起自犁鋤之卿相,降為隸卒之世家,亦視子孫自立何如耳!誠能自立,雖微而浸著;不能自立,雖著而浸微人家子孫,百世之下,各宜自立,庶幾無忝厥祖也。此朕之所以致望於天歟!

明太祖皇帝修譜詔頒行天下

朕承天底定,撫輯烝民,宵盱戰兢,恐艱保乂,諮爾億兆,各具天良,務立矩度之防,快覩維新之命,溯芳規於乃祖,考厥行於前賢,敦厚本原,茂昭上理,雖禮樂俟諸必世,而孝弟本諸人心,苟能自克振拔,則何治之不淳,如或即此奮興,亦何風之不古,率土欽哉,毋辜朕意。

修譜志

餘三人總理公事,閱三十餘年矣,置祀田、修祠宇,進祖牌,敏勉從事,不辭勞瘁,庶幾告無罪於先人乎!然家乘未敘,支派未明,餘等仍滋愧矣。癸酉冬,設局家祠,乃出逐年之所採訪,平昔之所搜尋者,細心查吊,釐定編輯成篇,筆不知其幾禿,稿不知其幾易,而後先祖之昭穆有條不紊,子孫之房分一定無疑,俾後之人,按圖瞭如指掌者,亦可諒餘等數十年之苦心焉。然則斯譜之修,謂為承先也可即,謂為啟後也亦無不可。

——癸酉冬月紹顏、紹珍、祖惠同撰

創修族譜序

從來國有史,所以記政事;邑有志,所以載風土;族有譜,所以稽世系。制雖不同,而其義則一也。近世繁衍之家,祖功宗德,湮沒無聞,支分派別,紊亂失序者,比比而是。我祖受三公,自元至正間遷居楚北樂鄉,歷今四百餘年,相傳二十餘代,雖閥閱不及公邑之族,簪纓差遜澧南之宗,而孫子承承繼繼,日浸熾昌。殆我祖忠厚傳家,積德累仁之所致歟!第代遠年湮,譜牒未修,先世名諱,詳不可考,生卒年月,多無所據,使弗譜而敘之。不惟先人之昭穆混淆,而後世之支派錯亂,且將孫眛祖諱,子忘父字,視至親如路人,待同宗若秦越,甚非紹隆之子孫也。我祖原隸江右吉安,舊有老譜。自受三公遷松,謹從“別子為祖,繼別為宗”之義,故家譜斷自受三始,兄則受一、受二亦可連類而知也。孫以蠡見,聊溯淵源,以昭茲來許雲。——後裔孫守渤海門氏撰。

創修祠宇序

渤束髮時,從先祖父楚勝公春秋省墓,常與族祖傳悅、族伯經樑公、家相往還,言及先人祠宇事,彼此蓋不勝其太息。謂我受三公偕唐、李二姓由江西遷松,落基茲土,歷傳四百餘年,唐、李均建有家祠,而吾族獨無所創立者何?蓋緣前人之功德錢糧,盡佈施於靈鷲寺上殿,幾若以廟即可作祠也。迨己丑春,悅祖與樑伯率族人邀先祖父抽取厘金,構修宗祠。幸天誘其衷,人心奮起,一年已積三十餘金。遲之數年,不幾可集腋成裘乎!無如世道不古,人情變詐,前此所放之錢將歸烏有,不得已而以八折十,七折十,又不得已而退還原釐,餘者僅存四十餘串之譜,回憶己丑以至庚戌,二十餘載之蓄積,何艱難如斯之甚也!後賴華公、珍公、陛公與子元輩同心生放,稍可藉手。壬子歲置九龍山莊田七石,癸亥冬買祠宇房屋一所,修整補葺,越一載而告竣,甲子冬乃奉神主崇祀,典差妥(安)先靈矣,而試思十數年間,以數十之錢而買祀田,置祠宇,前後費貲共計八百餘金,不知幾勞精神,幾費心血,而後得聿觀厥成!則餘等諸人之苦,較前此不更甚哉!然草創雖具,而修飾多端,次第舉行,尚以俟諸後日。茲初修譜牒,爰據顛末,抒數語以弁其首,俾後世知餘等數十年之辛勤,可質諸先靈而無愧矣。是為敘。——海門氏謹撰

始祖受三公敘

我祖受三公,江右吉安人也。隨伯、仲二兄偕唐、李兩姓,自元至正年間來楚,適值干戈擾攘之秋,道路壅塞,因相與暫寓公邑谷昇寺。越數載,明太祖削平禍亂,天下劃一,乃各謀所適。受一公則擇居江陵,受二公則仍居公安,惟我祖受三公與唐、李二公攜家來此,覩流水之瀠廻,瞻高山之蒼翠,遂心契而居焉。因名其地曰歇馬殿,寺曰天子廟。披荊棘,闢草萊。唐公居下坪,李公居後坪,我祖則居上坪及河側,軍民兩隸,流傳子孫,歷百餘年而愈熾愈昌。不料明季忽遭兵燹,逃散四方,以致家乘為灰燼,而此地子姓之存者,亦寥寥已。幸一線之脈未絕,已顛之木復萌,迄今子孫繩繩,綿如瓜瓞。則我祖貽謀之善,不猶可想見也哉!是為序。——後裔孫守渤海門氏謹撰

龔氏源流敘

餘嘗考姓氏族譜,龔之受姓也,原於水官共工氏,其源遠其流長也。然虞夏商周史闕其文。迄乎漢世,乃有渤海太守龔遂,以善政特聞。嗣後,晉唐及宋,代有偉人,或以功名顯,或以才猷著,至於明及本朝,簪纓累累,人材眾多,龔氏之族始遍天下。今欲纂修家乘,或援賢達為祖,扯縉紳為宗,詎不足增一族光,然沒其實,其將何以封先靈乎!考稽我祖,系出江右,昆季三人共來楚北,其棲於江陵者則受一公一支也,其萃於公安谷昇寺者,則受二公一支也,我祖受三公卜居鳩茲,繼繼承承,迄今二十餘世,則分流之嫡派者矣,再世、三世、四、五、六世均失其祥,七世而賓、甫、獻、和四公始分為三房,子孫廣多,丁戶繁衍,祠宇建矣,祀田置矣,獨惜譜牒不明,上無以溯先人之源,下無以別九族之序,百世而後,愈傳愈失,勢必數典忘祖,視同宗若秦越。然餘恐貽籍談嗤也。幸賴族眾同心創舉,由今所睹記,證諸傳聞,考之蠧簡殘碣,孰昭孰穆,孰親孰疏,並其名號、生卒、墳墓山向,猶能因源溯流,簡易詳明,確而有徵,庶可法可傳,歷千百世而無疑矣。如欲自作聰明,收族輯譜,遂詡為祖宗功臣也,烏乎敢?——後裔孫守渤海門謹撰,大清光緒十六年孟秋月吉日鐫

譜敘

儒者,從事聖賢致知格物,固欲臻一己於純全,而正本清源尤貴,敦一姓於雍睦,故九族之親莫外於譜,而譜牒之修貴得其人。予宰高城,戊申秋月,考試闔邑文童,場事畢,有龔生名守渤者,執譜牒一冊,丐敘於予,以弁其首,予雖簿書鞅掌,案牘勞神,而意欲成美,遂唯唯不敢辭。夫一代人文之盛,必百年培植之力。今龔氏以代遠年湮,而不忍聽其無傳,繼志述事,而必欲成其盛舉,使數百年未竟之願,一旦輯而成之。則崇德報本之功,諒不至數典而忘也,後之繼起者,庶幾孝弟克敦,雍睦永協也夫。是為序。——道光二十七年季秋月吉 旦,署松滋縣事龍川陸錫璞拜撰,大清光緒十六年孟秋月吉日鐫。

譜敘

龔氏譜既成,伻來問序於餘,予覽其圖繪,考其世系,觀其傳記,喟然曰:善哉,譜也!其餘舊友海門之力乎?昔海門從餘先君子游,品性學術為同堂最,奈數奇連,不得志於有司。既而居闤闠,授生徒,簞瓢自奉,數十年不改所樂,其蘊蓄深也。區區一譜,烏足以窺海門之品之高,之學之純者!然而譜之修也,聚宗族,序昭穆,載生卒,紀年月,立傳者表其賢,作記者錄其實,祠宇、祀田繪焉,陰陽二宅圖焉,行派世次演焉,提綱挈要,體例兼備。人苟無愛親敬祖之心,往往數典而忘祖,其能身任鉅艱,以成善舉者,未之有也。而海門否,否則所學不誠,加人一等哉。噫!餘之有愧於海門者亦多矣!歲戊寅,族人修譜,予適司鐸梅邑,未獲躬與其事,蓋有志而未之逮也。抑聞之吾鄉有廟灣遺址,相傳龔、李、唐三姓同遷,立廟以為社會所。今觀譜中所載,龔氏有嫁於唐者,有娶於唐者,有聘於唐、字於唐者,繼繼承承,相親相睦,益信三姓立廟之說不誣矣!唯海門品學兼優,本聞見之博洽,以隆尊祖敬宗收族之義,固龔氏盛事也。即唐氏亦與有榮施焉。然則海門斯譜之修也,功何偉哉!試持此以覆之海門,當不以予言為河漢。是為序。——庚午科副舉人、欽加內閣中書銜、前任黃州府黃梅縣教諭愚硯弟謙齊唐久恭拜撰。

自古閥閱世家,素封子姓,類皆收族敬宗,輯譜牒以流傳後世,煌煌乎盛舉也。而寵錫御派,丕振宗風,歷千百世而不易者,其惟吾鄉龔氏一族乎!貴潭僑居鳩茲,源遠流長,西市龔家河名大噪焉。今雖世系昭然,數典莫忘,而丁戶星分,文獻缺如,遂致先人名諱不少狐疑,祖塋碑碣漸成烏有,以及族姓生齒,亦老死而不相往來,仁人孝子,其何以堪?吾內兄海門先生,天質純粹,立雪時久,為吾叔祖禮亭公家嚴潤齊公所器重,而文筆深穩,院試屢薦,未售士林,以數奇惜之。嗣後,捷就終南馬帳,宏開卓然,為一鄉望。夙偕族中名公,置祀田於龍山之麓,建祠宇於鷲寺之前,提綱挈領,無少旁貸,心力瘁矣!近復鳩眾醵金,搜舊聞、採旁支,克俾昭穆親疏,丘墓爵秩無憂墜緒,茫茫厥功,豈不偉哉!抑吾思嶽翁玉庵公,仁厚朴誠,雲礽繁衍,食報固應無窮,而海門善承先志,研心宗譜,洵足動族人愛敬之心,雍睦之忱!後有興者,黼黻皇猷,保世滋大,將卜其家乘與國史並傳不朽雲。——邑廩膳生員甫華亭唐祝三拜撰,大清光緒十六年仲秋八月榖旦。

今夫水得其源,可以知其流之遠焉;木培其本,可以知其枝之榮焉。況夫人有一本,分為九族。世易時移,不無支派淆混;左昭右穆,務宜譜牒分明。龔君海門者,吾邑宿儒,貴潭巨擘,雖數奇不遇,已遐齡攸屆。慨譜系之就湮,懼族姓之莫考,爰分其支,並別其派。自始祖以後,書諸冊;庶裔孫以前,得所宗。無以牛易馬之誚,朗若列眉;去以氏為民之誣,瞭如指掌。茲惟遐稽往籍,景彼前賢,屢昭閥閱於勝朝,爰修譜牒於望族。由今溯昔,始自遷松之人;序穆分昭,庶見本支之出。無疏遠隔絕之嫌,世系可考;有親近隆殺之等,條例甚嚴。彼夫籍氏忘祖,異姓混宗,顏標錯認;魯公林士妄稱,逋後所由,龍種鶴種,迭相斥譏;瓜皮李皮,共致嗤笑。曷若茲始祖以後,書之譜;諸父以前,別為宗,為不愧百世之支,一族之望也哉!——欽加清軍府前任河南唐縣、四川省南部縣李葆芳春軒氏拜撰。

日前,偕友消暑於集賢茶館,尋沈李浮瓜之樂。友人龔君瑞廷曰:餘祖受三公自江西遷松,支派繁衍,堪歌椒聊之章。然四百餘年來,宗譜蔑如,族人幾與途人等,戶首海門數典心傷,爰稽其支分,考其派別,准以遷松之祖為始。序昭穆,判親疏,悉載之於譜,庶幾得識本幹之所自來矣!予嚮往者久之,竊惟龔氏系出武陵,自漢宣帝時,遂以太守而加都尉,其族益大,迄今蔓延各省,尚有蜚聲藝苑,攬轡皇路,而繼其家風者。海門以為,遷松一支,凡夫世代閥閱、宗族光寵俱少確徵也!惟考始祖以後者,書之於譜顯,以徵親親之道有所統隱,以見發祥之澤有所基詎不休哉!夫海門年已七十餘,壯歲限於數,未能得志有司,以慰讀書之望。今以宗譜為己任,誠不愧家修之君子矣。予幸獲一衿,常自恨宗譜廢墜,雖族兄春軒歸裡,時倡修宗祠,繼葺族譜,乃僅成一支,而眾支待修。私衷猶耿耿矣。因友人瑞廷言龔氏收譜,丐餘作敘,餘愧之慕之,益嘆海門先生之有功於先祖雲。是為序。——邑庠生李葆鑫達卿氏拜撰,大清光緒十六年秋八月上浣吉日。

傳世宗派

受梓必福,有永如銘。

國玉明知仁,傳經紹祖芳;

人文光道德,師濟翼元良;

善政昭齊渤,英賢煥楚湘;

儒門敦孝友,裕後詠平康。

共四十八派。但老譜“如”字派下系“大,仲世承家學”六字,而譜內錯誤不同者,或因兵燹譜亡,隨意取名,以至此耳。自今以後,須依派行,倘紊亂次序,不遵譜派者,聽族長處罰。

嗣後取名恭避聖諱、廟諱,及三代之諱亦不可用,又有以一名佔二派者,如“紹祖、祖芳”等類亦易混派,今已改正,慎勿再蹈舊習。

《龔氏祠宇圖》

《始祖受三公墓圖》

祠宇基址記

我族宗祠,坐落西市佛踏仙山靈鷲寺右側前數十餘武,同治癸亥年,賓、甫、獻、和四房抽釐捐資創置,前臨大河之濱,形如玉帶,後枕龜蛇之山,勢若游龍,左則有高山廟,右則有七里山,兩峰屹立,山水環抱,誠佳地也。前為鋪房,中為住宅,大殿一重則為祠堂,始祖居中,昭穆並列左右,後則學宮、廚房,皆連綴焉,四圍高廣,廟貌巍峨,固屬人力之所為,抑亦列祖在天之靈默佑所致歟!——守渤海門謹志

始祖墓圖志

公諱受三,吾族繼世始祖也,壽終扦葬於廟山之上,艮坤兼醜未向,覩其峰環水聚,源遠流長,的屬封同馬鬣、吉葉牛眠,都人士豔稱龔氏老墓者久之。迄今三房鼎立,子孫繁衍,星羅宿錯,煙火不勝屈指,或經史,或務農商,人才蔚興,家聲丕振,知始祖公培植之厚,與此地鍾毓之靈,洵足垂千秋,而大發光華也。因輯譜繪圖,以志不朽雲。——裔孫守渤海門謹志。

廟灣遺址志

廟灣者,龔、李、唐之遺址也。其地在後坪北,左連牛角山,右鄰沙子坡,我祖受三公與李景耀、唐輓二公由江右吉安之公邑,復自公邑來松歇馬,於此山築室同居,共食數載。至正統時分煙,各受軍民糧冊。因同建東嶽廟于山麓,而陸地山場,遂付為香火之資,且扦葬墳冢不一,歲時伏臘,三姓子孫往來祭掃,直若家祠。越二百餘年,倏遭吳藩兵燹之災,而廟宇倒塌,田地荒蕪。我三姓競無有從而振興者,然其遺址至今猶存也,是不能不有望於後之人。

歇馬店遺址記

歇馬店距北山廟灣僅一二里許,自唐輓二公受下坪糧冊,我祖受三公與李景耀公居址邇甚,耕耘收穫之時,常憩息於殿後棠梨樹下。因創修天子廟,以為棲止之所。其後,龔、李兩姓生人,遂多載歇馬殿棠梨樹土地。越二百餘年,而此廟亦廢。至國朝同治年間,二姓房戶約同商議,書立字據,將遺址暫為園圃,招人耕種,每歲完納稞錢八百文,兩姓房戶各分其半,存留公項,以為異日修復之資。

祀田基址記

我族祀田一形,咸豐壬子歲所置也。其地在九龍山後,共計水田七石,陸地數段。周圍山形如圈椅,然山中多植松樹,蔚然蒼翠。其房屋一所,共二重,左右俱有偏屋,佃戶居住修整,每年完納稞榖二十六石,挑送祠宇上倉。至於山界抵址,溝堰水分,子孫須當照契管業,毋令他人強佔侵奪。契據由單券票存戶首家。——守渤海門氏記,大清光緒十六年秋八月吉日梓。

聖諭十六條

《聖諭十六條》頒行天下,道一風同,誠鉅典也。今仰體朝廷垂教深心,輯為家規十六條,言簡意切,謹陳如左:

第一條,遵祖制以重家規。蓋聞奉先原貴思孝,數典不可忘祖,況吾祖自江右遷茲,數百餘年。創祠宇,置祀田,敦孝弟,重耕讀,意美法良,洵歷千秋而不朽乎!願我宗人各宜遵行舊規,罔敢妄自更改。如有不遵者,從重處治,決不姑貸。

第二條,修祠宇以妥先靈。春秋修其祖廟,此天子事也。而此典下逮於士庶,恩何渥焉。吾族自始祖肇基家宅,雖已早卜,而祖祠尚未創修。迨本朝道光己丑年,傳常、傳悅、經樑公抽收厘金;延至咸豐初年,紹珍、紹華、紹陞、紹顏、祖惠諸人,協力同心,掌理其事;越同治癸亥,乃建祠宇,而廟貌於是巍然可觀,然廟雖告成,而為首領者務宜逐年補葺,方無頹壞之虞,更由是閈閎大啟,自足光前烈而裕後昆也,至祠內宜潔淨嚴肅,凡什物棺木,不許收貯,所置用物,外人亦不得擅行借討,違者住持受罰。

第三條,崇祀典以申愛敬。祖祠未立,則先靈無依;祀典莫修,則鬼神亦恫。今議定,每年春月清明,凡我宗族人等均宜來祠祭祀。小祭,各捐資五十文;大祭,加倍;餘者,公項賠補。臨祭之時,均要衣帽整齊,誠心祭奠,至於燕寢,序少長,別昭穆,言言油油,無及於亂,違者罰處。

第四條,睦宗族以敦孝弟。明峻德者,先親九族,唐虞之舊典昭昭也。乃自人心不古,族中子孫,有老死不相往來者矣,即往來,亦如秦越人之視肥瘠,甚至同室操戈,子姓縱斧,刻薄寡恩,如之何其可也。願我族人,無蹈此習。

第五條,嚴宗祧以維世系。子為親後,非外人所得與也。不幸熊羆未兆,螟蛉可紹,則愛立序立,諸法具在。乃或立異姓以瀆宗,又或抱血盆以欺人,貽祖宗之餒,而昧朝廷之大律,悖孰甚焉。況今日以為子孫,異日即奉為宗祖,一入族譜,百世不易,慎勿輕玩。

第六條,定派序以昭劃一。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而昭穆之辨,實由於正派序。吾族先人敘定宗派,勒石祠中,以傳後世,曷敢有紊派亂宗之漸哉!

第七條,正婚姻以謹倫常。昔在唐虞世,近洪荒而釐降,觀型已重婚姻,豈我龔氏而敢或忘乎!凡我宗人,無論吳孟之諱不敢蹈,新臺之詩不敢犯,即嫌貧愛富,始盟終寒,種種不法,均不可幹,惟顧名思義,亦一言九鼎,斯婚姻正而家道興矣。

第八條,旌節義以敦風化。夫婦之間所樂者,偕老之祝,齊眉之頌耳,不幸夫主夭折,婦守節義。皇恩旌表,由來尚矣。我族內有青年破鏡,而獨能義方教子,勤儉持家,披肝瀝膽,爭光日月者。首領須酌量請旌立坊,以昭淑德,庶節女喜食其報,而諸婦亦知所珍何,莫非家庭之美舉哉!

第九條,省墳墓以培命脈。俗語云:四鄰孤墳,亦當看守,況吾祖墳墓,尤為命脈所關乎?今議各省各墓,墓前各豎一碑,山向邏城、子孫名目備載,以便查核且培築,不惜其費。祭奠不疏其時,斯先靈無憂血食之斬,而後人長蒙庇覆之恩矣。

第十條,練首領以端表率。族師之職,著於《周禮》,此一族所以立首領也。然要必人品端方,乃足為合族表率。我族戶首、戶正賓、甫、獻、和四房輪流充當,各房立房長二名,不論長幼尊卑,俱受戶首督率。如族內不法之徒有所挾,而忤首領者,宜同心究懲,而首領亦不可懷私忿,而擅行公罰。但更換之時,務宜各房紳耆,全集家祠,大眾練選,方可換牒。不稱職者,指名稟斥,毋容情,毋徇私,庶乎家紀明,家禮正,而家道亦於是乎昌矣。

第十一條,敬公事以杜私弊。事以公名者,不可以私廢公也。然又必視公如私,乃真為公也。今公議,祠中水旱田地,左、右鋪房,悉佃異姓,所以便收租,防吞噬,泯口實也。住祠舍者,須公議忠直老實之人,囑其暮鼓晨鐘,焚香掃室,無間而已。不可貪私利而納之,亦不可挾私忿而逐之。又議,每年值年房長鬚將一年所收稞榖、佃錢暨一切應用之費,開賬明白,至清明節憑眾清算。凡祠內什物、公田、樹木均宜查核,不可聽人侵蝕,庶明可以對族人,暗可以對祖宗矣。

第十二條,慎名字以別異同。《大禮》重諱名,《春秋》重書字,名字之可忽也久矣!我族內取名、取字,凡古聖帝王、歷代祖宗名諱,宜敬避,以存忠孝之義。凡有爵暨有齒德者,宜特諱,以昭鄭重之心。即數人而一名者,後取者亦宜另改,以免混同之弊,凜之慎之。

第十三條,獎功名以重詩書。祖宗之名,子孫且賴之,而子孫之名,祖宗詎不期之,況功名之事,祖宗有光寵,族人亦有榮施焉。以祖宗之餘資,獎勵士人,雖甘自棄而不前進乎?今議定,族中有游泮者給錢三十串,補廩者給錢二十串,拔優歲貢者給錢三十串,登賢書者給錢四十串,中進士者給錢四十串,點翰林者給錢五十串,附監貢生聽鄉試者給錢二串,會試者給錢十串,縣府終場取首者給錢四串,取前十名者給錢二串,納眾奏名無論大小給錢十串,以作旗傘費。以上諸項,無論家之厚薄,俱照此規施行,是亦鼓勵人才之雅意也。

第十四世,濟孤貧以廣德惠。《書》雲:不虐無告,不廢困窮,治國之大道也!治家者何獨不宜然乎?我族內人品不一,莫非先祖子孫。公項資財猶是。先祖餘積,今公議各房倘有貧無嫡親,實難完婚者,助錢五串。又有殘疾困苦、老邁孤貧等眾,須於每年臘月下浣時,各量公項一年所餘費錢數串,驗人分給,稍慰困苦。所以廣祖惠也。又何莫非同種福田也哉!

第十五世,戒邪僻以體祖德。聞之為善則貽,祖宗令名為不善則貽。祖宗羞辱,理有固然,勢所必至,今願我族人均由正路,秀者宜重筆墨,樸者宜安本分,毋酗酒以亂性,毋遊蕩以敗家,毋好賭以傷財,無好嫖以捐德,無行兇作盜自罹罪殃,勿拈香結盟致幹例禁,即吃齋持素,亦聖朝所忌。人惟心善便是,切勿誤人迷途。斯人品端,而祖宗亦增光矣。

第十六條,禁濫費以足公需。節儉之風,古人所尚,治家治國,在在皆然。況祖宗之餘積尤無幾乎?凡祠中田房所收租稞、佃錢,務宜互相愛惜,除修整補葺、獎功名、旌節義、恤孤□、憐老貧、送懲無賴等事,概不許妄用公項,斯公積日豐,而尊祖敬宗之道,亦不外是矣。

賓、甫、獻、和四祖志

賓公、甫公,永昌公之子也。賓居長,甫次之,一支分為二房;獻公則永利公之子,和公則永添公之子,二支仍為二房。合而計之,是三支分為四房矣。故家譜之敘,若者為賓公後,若者為甫公裔,若者為獻公、和公族,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則世系之流傳,誠燦然其可觀也。所可惜者,四公暨諸妣生卒詳不可考,墳墓悉失,其傳為孫子者所不能無,遺憾也,因合為之志耳。

賓祖長房分支世系記

賓祖,繼別大宗子也。一傳而生銘悅、銘俊;再傳而悅公生國佐、俊公生國榜;三傳而佐公生玉舉、墳均、玉忠,榜公生玉芳,惜均公乏嗣,忠公詳不可考;惟舉公二子,長德明、次輔明,芳公一子曰月明,而輔明出亡,亦杳不可知;獨德明生子有四,長知禮,次知樂,而知性、知情又次之,月明生知龍、知鳳二人,禮公無嗣,樂公則有子三焉,長子仁選,次子仁安,又其次曰仁會,性公亦三子,而仁志居長,仁聲、仁宏皆其弟也,情公子二,首仁聰,次仁敏,知龍公生二子,曰仁杰、仁義,知鳳公生四子,仁倫、仁元、仁泰、仁宣,自是而後,南北兩處人文蔚起,列傳之派者數十餘人,居經、之輩者指不勝屈,若紹、若祖,則濟濟林林,以綿大宗之澤於無窮矣。

甫祖二房分支世系紀

甫祖,永昌公之次子也。公生子銘祥,字廷吉;祥公生國愷,字近元;俱屬單傳。愷公生二子,玉魁居長,玉節次之,而愧公之後,詳不可考,惟節公有子四,伯則知明,仲則登明,而陞明、時明皆其叔季也,無如三公之後,及生卒墳墓悉不可知,惟登明公有二子,長則知文,次則知臣,而知文公遷枝江尖巖河,歷四傳而至紹緒,絕矣,獨知臣公生子三,仁典居長,仁謨次之,而仁訓則其麼子也,自茲以後,柝為三房,傳之後有四人焉,經之輩有七八人焉,而典公之後,至是亦亡矣,幸二房、麼房子孫隆盛,居紹與祖芳之派者,迄今屈指計之,殆將滿百男之數,可不謂盛歟!

獻祖三房分支世系記

獻祖,永利公之嗣,公生銘道,道生國聖,聖生玉篆,篆生二子,長佳玉、次佳臣,玉公生一子,曰知前,臣公生子四,長知先,次知典,又其次曰知恆、知書,前公生仁太,典公生仁和,恆公生仁譽,書公生仁明,而先公無子,厥後,仁譽公亦乏嗣也,今其子孫蕃衍,惟仁太一脈而已,然亦多遷居他鄉,逃散四方者,安知其數典不忘祖乎!

和公麼房分支世系

和祖,永添公所生也。和生銘金,金生國選、國欽、國君、國通昆季四人,選公生三子,長玉祖,次玉祥,玉祚則居末焉,而欽公、通公、君公之後,俱不可知,玉祖子三,聖明居首,而賢明、欽明皆其季也,聖明生知遜,而賢明、欽明之後亦不可考,獨遜有四子,一曰仁龍,二曰仁鳳,三曰仁麟,四曰仁臣,迄乎傳、經之輩,子孫極其廣多,而不謂今竟寥寥兩三家也,不勝可慨嘆也哉!

受一、受二分支遷松邑世系記

受一祖古居江陵,世代簪纓,門庭閥閱。其來松居住者,前十數派詳不可考,而其確然有據者,則自承俊公始,俊公一傳而生家文、家武,再傳而生學楷、學成、學儒、學治,降而傳、經、紹三派,丁口繁盛。然率多遷江陵雙冢之地,故其後世亦難稽查也。若受二祖之裔居於此地者,其先世概不可知,自經龍公捐釐入祠,即以龍公起,龍生二子,長曰紹唐,次曰紹先,唐生祖興、祖謙,先生祖典、祖訓,從茲以後而式微堪嗟矣!——海門謹志

江陵受一房經松、經柏施約

立永施陸地房屋園圃約人龔經松、經柏。情因兄弟二人年邁六旬,膝下無嗣,異日身故,祖塋無人祭掃,是以請憑在間人唐秉臣、吳業朗、永其鎮、元翠鎮、元才、元休等在內,願將自己居住房屋一杆、陸地二塊,計數一畝五分,隨載麥糧銀二分九釐在庚生戶完納當差,異日兄弟二人身故,共施祠宇管業,招人稞種,每年秋收稞錢串正。但每年清明年節,支香紙費錢四百文,付種田人代為上墳。前後左右祖墳,共計十八冢,有碑十一,全歸種田人看守,毋令牛馬踐踏,牧芻毀傷,其陸地二塊,北抵雷姓界為界,西抵陳姓田為界,南抵雷姓田為界,東抵雷姓水田為界,又抵下堰。又東首小田一塊,東抵雷姓水田為界,北抵下堰,西抵本人田,南抵雷姓田為界,四界抵清,並無提留,施入公祠,永無異說。恐口難憑,立施約為據。

再者,嘉慶元年丙辰歲,十三世又分支學愷公遷江陵縣雙冢子,後輩人興,每逢清明佳節,倘有後裔來祭祀祠宇墳墓者,祈戶首證給盤費錢二百文,以勵後世,庶公私兩便,存沒霑恩矣!

當年 戶首紹顏,戶證紹珍,房長祖綱、祖高、芳林、紹亮

代筆人:鎮元林

大清光緒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立

傳常公暨妣吳劉孺人合傳

祖諱傳常字全五號楚勝者,仁訓公之子也,屬甫祖後。祖生而聰慧,秉性剛直,少從梓園鄧林先生遊,文章高華,尤工字法,先生嘗以大器目之曰“龔生”。聲若洪鐘,鼾如巨雷,異日成就未可量也,繼因屢試不第,科甲無緣,兼以曾祖支持,門戶外侮多端,遂絕意書史而經理家政。遇事極有擔當,鄉黨有爭兢者,是非曲直悉據理以柝之,片言所以重九鼎也。晚年酷嗜詩書,以為功名不得於己者,或可冀於後人,故於孫尤屬望焉。至於宗族間,恩誼更盡。道光己丑春,族伯經樑公等倡首抽釐,以建宗祠,我祖實總理其事,後樑伯生放虧折,拊膺太息者久之,臨終之時,諄諄囑孫父,謂“先人祠宇未建,長孫功名未成,吾終難瞑目於泉下也”。言猶在耳,今豈忘諸。祖妣吳孺人溫良淑慎,近世巾幗中,洵不數數覯。繼祖妣劉,賢淑可紀,撫孫父與兩姑如己出,而其愛憐孫等者,尤有加無已焉。茲因家祠已建,譜牒甫修,因合為之傳,以志不忘雲。——嫡孫守渤海門氏謹撰。

傳悅公傳

族祖傳悅公者,知遜公之孫,仁臣公之子也。生平賦性忠耿,立心慈祥,雖少肄經史業,而持身治家,處事接物,在在能識大體。而於宗族間,尤見篤厚焉。我族於道光己丑歲抽取厘金以修祠,不辭辛勤。厥後掌放虧折,公甘賠出濟公,毋令後世為口,實則公之有功於厥初者,豈淺鮮哉!茲者修撰家譜,不忘首事,特抒數語於簡端,以志不朽雲。——侄孫海門氏謹撰。

傳信公傳

公諱傳信,字嗣遠,祖知情,父仁聰,居邑西南隅,予生也晚,不獲親公遺範。嘗憶從先君子游靈鷲寺中,閱七級浮屠,厝而示予曰,“此吾外祖龔傳信公法號磨緣脫化處也。生平在俗任俠,擇友而友,總角時,遂與吾祖為莫逆交。德配陳孺人,生女一男三。女即汝祖母也。男經美配李氏,亦生五子:紹義、紹智、紹光、紹佐、紹先其名也。遭家不造,數年間,子媳及三孫相繼而逝,惟佐、先二人尚未成立。公因此仗智慧劍,破煩惱城,屏塵情而皈依桑門。凡主持寺中,修葺傾圮者,不可勝紀,佛田六石五斗。強豪時多鯨食,公悉心紀理,俾皆珠還。廟貌為之重興焉。吾素荷雅重,每歲餘讀書寺中,薪水膏火實賴之。公嘗語人曰,‘此吾家魏舒也’。惜吾能薄,不克為外家成此宅相,為可愧耳。厥後,迎二表弟而家焉,為佐娶婦柳氏,先尚待贅,奈俱不獲承先人祧。公俗家之血食,自此斬矣。公滅度於年,住世 十有 年”。先父言及此,不禁欷噓流涕曰,“吾負於外祖多矣”。予時尚幼。謹志之不敢忘。今年春,龔海門先生將修家乘,以予之得備彌甥也,囑為公傳。予不敢以不文辭,因述其所聞於先父者如此。欲知公者,庶可於斯而得其概也乎!

論曰:佛稱五蘊皆空,傳信公修真空法,證無上果,其於嗣續之有,無一絲之不掛矣。然吾家自吾父昆季以來,蕃衍數十人者,龔之所自出,未始非公一線之延也。其忍,使公之姓字湮沒而無傳耶!今因海門先生尊祖之心重,遂使公之行事著於家乘,殆不幸中一幸雲。——曾外孫職員儒庵湯揚休拜撰。

經樑公傳

蓋聞莫為之先,雖盛弗傳;莫為之後,雖美弗彰。我族修建祠宇,固屬後人之力,而首倡其事,抽取厘金,實自經樑公始。公字克用,傳誥公之麼子,賓祖十五世裔孫也。生平賦性謙和,宅心仁厚,處鄉黨以寬宏,待宗族以親睦。特念先世功德,盡施佛殿,而祠宇尚未創修。因於道光己丑春,約族人沿門逐戶酌量捐寫,逾年清算,已積五十餘串。公之前功可謂盛矣。惜後積蓄被人虧折,公每受族眾挫辱,乃推其事於傳悅公,而以醫藥濟世,活人□多,何天不假年,竟與德李孺人同日而卒,良可慨已!其生卒年月、墳墓山向,悉注譜中。本名下何庸贅,為茲特表首事之難焉耳。是為傳。——侄海門氏謹撰。

恭惟

外祖諱經樑公,號克用者,秉性忠直,立品端方,膝下丈夫子三,列女行者,惟孫母一人而已。孫遭家不造,早失所怙,年甫成立,慈捐幃以故。孫家事大小鉅細,外祖父以身肩之,而卒能使孫家一線長延,後嗣奮興,知非外祖維持之力不及此。今雖人往風微,而大德深恩,沒齒難忘。爰書數語,寄諸簡編,聊以表孫之情於萬一,而外祖公之行誼,遂流傳百世於不朽雲。——愚外孫楊泰魁佔鰲氏拜撰。

紹華公傳

獻祖裔孫諱紹華,字舜天者,經禮公之麼子也。少年不事詩書,惟以服田力穡為急務,以故家道昌熾,積金數千。持身涉世,能識大體,而孝友姻睦,尤無間,然豈世之不學無術者,所可同日語哉!我族修祠,賴公掌理厘金,毫無僨事。後闔族舉為戶證。秉公直正,不侮鰥寡,不畏強禦,使族內子孫鹹知遵王法者,公之力居多焉。不謂祠宇草創甫畢,而譜牒未修,公遽作古人想也。今弟創修家乘,不忘首事之苦,特為公傳,以志不朽雲。——族弟海門氏謹志。

外祖考龔公諱經龍暨羅孺人合傳

昔人詠竇鈞有句雲,“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此一門樂事,亦千古美談也。若近世適與相埒者,其在我外祖經龍公乎?公為楚勝太翁哲嗣,亭亭獨立,容貌魁偉,心性和平,一種樸直肫誠氣象,洵不愧古人風。舅父五,環侍森然,公時以義方教之,業縑緗者,卓異莫儷,而力穡事、懋化居者,靡弗崇儉敦勤,挹先人餘芬焉。外祖母羅孺人,孝敬成性,溫惠淑身,一切婦道母儀,胥從君子做出。則信乎徽音之雅,堪流芳銀管也。世居樂鄉仙洞之側,潛德幽光,齊眉衍慶,孫曾不下數十人,俱能昌熾門庭,永恢先緒,知兩大人垂餘之力,燕翼之謀,有方興未艾者。今海門大舅父領袖輯譜,各公鉅筆題贊者,璀璨天章,孫才窘矣。惟夙隨母氏歸省,深悉兩大人懿行,備貽謀藏,即其沾丐我者,光遠而自他,有耀欲片羽以紀之,敢為河漢言乎哉!爰敘此以當燕山實錄。——愚外孫邑庠生香齋氏唐瑞章頓首拜撰。

紹陞公傳

族兄紹陞公,忠厚長者也,勤儉起家,累金數千,而慷慨樂施,不屑與世之慳吝者伍。咸豐初,族兄紹華以掌公限滿,推其事於兄,兄欣然承受。未幾,而約同族眾,置九龍山莊田七石。斯時,公項恰符百串之數,兄為極力措辦,且墊出百串資,而其事乃濟。越四五載,租稞所積,方如數補還。兄不作德色,而亦不自伐其功。迨事務清楚,即卸仔肩,兄之雅量卓識,不誠加人一等哉!茲者譜敘首事之功,兄其功之最著者,故約舉之,以流傳後世焉。——族弟海門氏謹撰。

席儒公傳

公諱紹珍,字席儒,別號寶山,吾族之領袖,亦西市之奇人也。少年賦性聰敏,智略才能,絕不與庸流伍,脫令從事詩書,取青紫應如拾芥。無如境遇多窘,天奪父算,僅存孀母羅孺人,既無伯叔,亦寡兄弟,於是改業貿易,以便奉事萱親。舉一切孝養之事,無不極盡其誠。厥後母終,而哀毀骨立,人所難及,公之孝,可謂純且篤矣。尤喜公弱冠時即以家祠為念,族內人鯨吞厘金,公攘肩而爭者屢屢。自咸豐初置公田、修祠宇,並創前後鋪房,出入錢財,賴其支掌,磚瓦木石,待其經營,公之盡心竭力。其殆公爾忘私者歟,更難忘者。光緒甲申歲,蛟水倐至,祠宇前後倒塌,僅存大殿、學舍兩處尚可棲止,而公之私宅、佃房悉歸烏有。在他人必先私而後公,而公則謂祖靈未妥,吾己宅尚可緩圖,而祠宇則宜急急也。爰鳩工整理,出費資錢五十串,修補如舊。迄今年已七十,無日不以公事為懇切,族內如公者幾人哉?德配魏孺人,孝敬天生,慈祥性出,以公之心為心,即以公之事為事,內助之賢亦彰彰矣!獨惜天道無知,難免伯道之悲。而一線未泯,尚翼後裔之盛。今值譜牒將成,弟不忍沒其實,略敘始終顛末,以志公之生平雲。是為傳。——族弟守渤海門氏撰。

子元公傳

吾族號子元者,篆祖惠經文公之長孫,紹友兄之冢子也。賦性忠直,持身勤儉。生而穎異,少年讀書,過目即能成誦,惜為家計窘,不克置身於文壇中。而至孝天生,友愛性成,並推此孝友,以待伯叔父母、同宗兄弟,罔有間然。目其才智,先人議論出眾,匪惟吾族大小事,體仰若泰山,即鄰里鄉黨,造廬請謁者,無不為之排難解紛,化大而小而無焉。所以咸豐年間土匪滋事,賊盜蜂起,憲尊擢為團總,屢辭不就,後迫於公議,不得已而受命理事,四境肅然。迄今數年,猶相安於無事,則其大有造於里黨者,豈淺鮮哉!而於宗祠一事,尤見其盡心無已也。憶我族抽取厘金,以修祠宇,自道光己丑以來,二十餘年止積九十餘串之譜,於是挺身獨出,約餘與華公、珍公協力同心,先請戶牒而立房戶,則族之強悍者斂跡。繼置祀田,而生放利息,則財之積聚者漸多。歲癸亥,創置祠宇,力尚未足,而多方措辦,逾年補葺修整,不憚沐雨櫛風之苦,接踵進主奉祀,勞心力者不知幾許,且其間跋山涉水,採訪清查,又不知幾歷寒暑也!癸酉冬,設局修譜,編輯篇次、吊圖、匯稿,皆一人之手所成,餘不過總理而已。茲家乘粗就,其勤勞不容泯沒,因抒數語,以旌其生平之實焉。是為傳。——癸酉冬愚族叔海門氏謹撰。

節婦龔母唐孺人傳

節婦唐孺人者,唐盛傳公之女,祖德之髮妻也。孺人質秉巽順,德葉坤貞,夙嫻女箴之戒,素習內則之書。甫十六而賦于歸,越七載而悲破鏡。乃夫亡之日,即子生之時,膝下孤子,誰為扶持?堂上二親,孰奉甘旨?孺人訓子以義方,事親以孝養。且經理家政,日漸隆興。卒之撫子成立,受室完婚,事親終身,生順死樂,邇來孺人年近花甲,蘭堦聯芳,而身體健康,精神強固久矣。武陵婦式,誠哉,楚北女宗。倘後登諸國史,遠追鍾郝之賢,即今載在家乘,永作閨中之範。——愚戚弟國學張選青撰。

龔海門先生七秩榮慶兼修牒告成致賀

壯志猶存自發新,純儒風貌老來身;宅雖近市居何陋,家有藏書業不貧。名比浮雲心早澹,友懷舊雨誼偏親;古稀不僅年稀少,論德還教邁古人。

竊比人人仰老彭,執經我亦添門生;鯉庭趨對情如昨,鶴笄頻添歲屢更。桃李新蔭三世滿,松筠高節四時榮;年來罷振尼山鐸,舊德先疇子細評。

后土功成媲夏王,萬年祖德尚流芳;此邦蕃衍同三姓(貴族初與唐、李二姓自江右遷楚,今同為吾鄉望族),四海分支共一堂(龔姓天下無二派)。政績猶傳渤海盛,家聲不墜武陵長;遺編殘碣憑搜討,爼豆香流翰墨香。

一編風雨自披吟,閉戶書成歲月深;昭穆分明如指掌,歐蘇異代儼同心。身型可備鄉文獻,家訓堪為俗砭針;但許遭逢佔渭獵,霜華何惜鬢邊侵。——廩膳生員門生陳立墉謙山甫頓首拜贈。

海門自記

餘少承祖命習縹緗業,愧質棑魯,未傳一衿以養正歲。身為業者數十年於茲矣。咸豐初,館榖西市萬壽宮,謬承族眾舉為戶首,奈餘才疏學淺,稱匪其任。而自歷事以來,兢業自凜,事無論大小,人無論親疏,罔不惟理是親,而處之以小心謹慎。迄今三十餘年,無一僨事,且無一字入公門,則吾族之醇良,與吾心之清白,胥於此可想見矣。至祠宇肇修,田房創置,則有華兄、珍兄與子元諸人同任其勞,而餘所獨任者,敘譜一事而已。癸酉冬,餘邀子元於祠內共董其責,甫一月,粗有可觀。奈功未竣而歲暮,遂寢其事。厥後,屢邀子元來祠,以卒其業,而子元亦以蝟務不果。且因年不順成,庚辰夏,大小倐至,祠宇稍有捐壞,至甲申七月,蛟水泛漲,前後房廊悉為烏有,大殿亦傾其半,修理補葺諸務未遑。況是年冬,子元亦遽作古,而譜牒何暇計焉。然是譜也,固子元所清查採訪,而推吊次序者,餘為慕修謄繕,總理大綱,已有始基之可觀。今子元亡,而譜牒竟廢,子元必不瞑目於九泉,餘又安能對宗族,而告無辜於先祖耶。爰因前與子元所同訂者,細加修飾,以付剞劂。是為記。——海門氏自志,大清光緒十六年庚寅歲秋八月下浣榖旦記。

始祖受三公遷松邑繁衍支系

世次

排行

名字

生平事蹟

第一世

始遷祖

受三

生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大慄樹土地,歲不可考。卒葬廟灣上左邊,艮坤兼醜未向。自元末同二兄受一、受二至公安谷升寺居住,明洪武二年,受一公適江陵,受二公仍居公安,惟我受三公同唐、李二公來松,落基此地北山,後修東嶽廟,因改為廟灣。三公同居數年,各受軍民糧冊,故至今龔、李、唐姓稱為一家。妣萬氏,生於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大慄樹土地人氏,生卒失傳,葬廟灣,與夫同葬同向。

第二世

受三公子

梓興

生於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大慄樹土地人氏,生歿年月日時失傳,卒葬父墳右,同向。妣趙氏,生卒失傳,葬夫墳右,同向,生子一:必顯。

第三世

梓興公子

必顯

生卒詳不可考,葬廟灣廟跡下右,子午兼壬丙三分。妣黃氏,生卒詳不可考,葬與夫同墳,間二尺,同向。生子一:福元。

第四世

必顯公子

福元

生卒失傳,葬龔家河大墳山東首。艮坤兼醜未。妣胡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一:有善。

第五世

福元公子

有善

生卒失傳,葬龔家河大路傍廟頂山,醜向未向。文氏,生卒失傳,葬廟頂山,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三:永昌、永利、永添。

第六世

有善公長子

永昌

生卒失傳,葬龔家河河邊杉林子,巽山乾向。妣陳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二:如賓、如甫。

第六世

有善公次子

永利

生卒失傳,葬大墳山,艮坤兼醜未向。妣張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一:如獻。

第六世

有善公三子

永添

生卒失傳,葬廟灣左邊下,艮坤兼醜未向。妣許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一:如和。

第七世

永昌公長子

如賓

生卒失傳,葬廟頂山西首,醜山未向。妣鄷氏,生卒失傳,葬大墳右,同向。生子二:銘悅、銘俊。妣杜氏,生卒失傳,葬龔鄷氏墳右,間三冢同向。

第七世

永昌公次子

如甫

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妣劉氏,生卒失傳,葬大墳山西首,艮坤兼醜未向,生子一:銘祥。

第七世

永利公子

如獻

生卒失傳,葬廟頂山大路上,醜山未向。妣梅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一:銘道。

第七世

永添公子

如和

生卒失傳,葬蕭家壋戌山辰向。妣楊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一:銘金。

第八世

如賓公長子

銘悅

字星朗,生卒失傳,葬龔家大地中間,艮坤兼醜未。妣陳氏,卒葬廟頂山,醜山未向,生子一:國佐。

第八世

如賓公次子

銘俊

字世傑,分七丘觀瓦窯岡龔家灣,生卒失傳,葬宅後。妣張氏,生卒失傳,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一:國榜。

第八世

如甫公子

銘祥

字廷吉,生歿未詳,不可考,葬王家河大楸樹下。生子一:國愷。

第八世

如獻公子

銘道

生卒失傳,葬廟頂山大路上,醜山未向。妣杜氏,失傳。姚氏,失傳,俱葬與夫同塋,生子一:國聖。

第八世

如和公子

銘金

生歿失傳,葬大墳山西首,艮坤兼醜未。妣金氏,生歿失傳,葬與夫同塋,生子四:國選、國欽、國君、國通。

第九世

銘悅公子

國佐

字良相,生卒本莊土地,葬龔家河大墳山,艮坤兼醜未。妣蕭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三:玉舉、玉均、玉忠。

第九世

銘俊公子

國榜

字文魁,分居七求觀瓦窯岡,葬於老宅後右首龔家。妣劉氏,生子一:玉芳。

第九世

銘祥公子

國愷


第九世

銘道公子

國聖


第九世

銘金公長子

國選


第九世

銘金公次子

國欽


第九世

銘金公三子

國君


第九世

銘金公四子

國通


第十世

國佐公長子

玉舉

字朝選,生卒失傳,葬杉林地,巽山乾向。妣王氏,生歿失傳,葬與夫同塋,生子二:輔明、德明。

第十世

國佐公次子

玉均

字秉衡,葬大墳山東首,艮坤兼醜未。妣趙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

第十世

國佐公三子

玉忠

字誨廷,葬廟頂山東首,醜山未向。妣張氏,生歿失傳,葬廟頂山夫墳右,同向。

第十世

國榜公子

玉芳

字遠香,葬於宅後右山。妣萬氏,生子一:曰明。

第十一世

玉舉公長子

輔明

字克顯,生於康熙十八年己未歲,督修靈鷲寺土殿,有碑。卒葬禁潭山,巽山乾兼辰戌向。妣鎮氏,生歿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

第十一世

玉舉公次子

德明

字克俊,卒葬禁潭山,巽山乾兼辰戌向。妣陳氏,生於崇禎二年,自德明公去世,以義方教子,更換糧冊,持齋茹素,改名善緣,修上殿佛像,並妝金身,以垂不朽。卒葬楊家河大地東首第四冢,醜未兼癸丁向。生子四:知禮、知樂、知性、知情。

第十一世

玉芳公子

曰明

字照宇,葬南山宅前。妣唐氏,生卒失傳,生子二:知龍、知鳳。

第十二世

德明公長子

知禮

字大節,卒葬龔家河小蔡園,申山寅向。妣陳氏,乏嗣,葬與夫同塋。

第十二世

德明公次子

知樂

字大和,卒葬廟頂山,醜山未向。妣黃氏,卒葬廟頂山,醜山未向,生子三:仁選、仁安、仁會。

第十二世

德明公三子

知性

字大統,卒葬廟頂山,醜山未向。妣張氏,卒葬廟頂山,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三:仁志、仁聲、仁宏。

第十二世

德明公四子

知情

卒葬廟灣宅後,艮坤兼醜未向。妣唐氏,生歿未詳,生子二:仁聰、仁敏。

第十二世

日明公長子

知龍

字飛舞,生卒失傳。妣唐氏,生子二:仁節、仁義。

第十二世

日明公次子

知鳳

字繡舞。妣曾氏,生子四:仁倫、仁元、仁太、仁宣。

第十三世

知樂公長子

仁選

字重祿,葬廟灣,醜山未向。妣文氏,生卒失傳,俱葬廟頂山,有碑可考,生子三:傳祿、傳龍、傳虎。

第十三世

知樂公次子

仁安

生歿未詳。葬大墳山,艮坤兼醜未。妣陳氏,生卒失傳,生子二:傳壽、傳忠。

第十三世

知樂公三子

仁會

生卒未詳,葬大墳山,艮坤兼醜未。妣唐氏,生歿失傳,葬與夫同塋。生子二:傳名、傳位。

第十三世

知性公長子

仁志

生歿失傳。葬楊家河大地,醜未兼癸丁向。妣蕭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三:傳典、傳訓、傳誥。

第十三世

知性公次子

仁聲

生卒失傳。葬牛角山羅姓宅後,乾山巽向。妣趙氏,生卒失傳。葬杉林子,巽山乾向,生子六:傳錦、傳玉、傳獻、傳照、傳趾、傳本。

第十三世

知性公三子

仁宏

生卒失傳。葬楊家河大地,醜山未向。妣胡氏,生卒失傳,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五:傳榮、傳華、傳臚、傳拔、傳學。

第十三世

知情公長子

仁聰

生卒失傳。妣唐氏,生於乾隆元年丙辰歲九月十四日子時,歿於嘉慶十三年戊辰歲四月初二日亥時,葬廟灣山頂,有碑,子午兼癸丁三分,生子一:傳信。

第十三世

知情公次子

仁敏

字帝欽。妣高氏,生卒未詳,生子二:傳炳、傳恆。

第十三世

知龍公長子

仁節

生卒失傳。妣蕭氏,生子一:傳遠。

第十三世

知鳳公次子

仁義

妣李氏,生子一:傳德。

第十三世

知鳳公長子

仁倫

字萬帝,生子三:傳興、傳文、傳華。

第十三世

知鳳公二子

仁元

字萬邦,生子二:傳典、傳謨。

第十三世

知鳳公三子

仁泰

字萬平。妣唐氏,生子二:傳堯、傳舜。

第十三世

知鳳公四子

仁宣

字萬章,生於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歲正月初十日亥時,葬於磨嘴子傳禹塋下。妣向氏,生於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歲臘月初二日吉時,歿於道光五年乙酉歲十月二十六日,葬於磨嘴子傳禹墳右,生子一:傳禹。

第十四世

仁選公長子

傳祿

生歿失傳。妣趙氏,生歿失傳。

第十四世

仁選公次子

傳龍

生卒失傳。葬胡椒坑右山嘴上,與子經詩、經書同塋,亥山巳向。妣文氏,生卒失傳,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二:經詩、經書。

第十四世

仁選公三子

傳虎

生歿未詳。妣劉氏,俱失傳。

第十四世

仁安公長子

傳壽

生卒失傳。妣傅氏,生卒失傳。

第十四世

仁安公次子

傳忠

生歿失傳。妣劉氏,生歿失傳。

第十四世

仁會公長子

傳名

生歿失傳。妣鎮氏,生歿未詳。

第十四世

仁會公次子

傳位

生歿未詳。妣文氏,生歿未詳。

第十四世

仁志公長子

傳典

字虞書,葬楊家河大地,與傳訓同塋右首,醜未兼癸丁。妣陳氏,卒葬龔家河岸,艮坤兼寅申向,生子四:經會、經燦、經煥、經文。

第十四世

仁志公次子

傳訓

字商書,生於庚申年四月十八日吉時,享壽四十一歲,卒於臘月十八日,葬楊家河大地,傳典公墳左,醜未兼癸丁。妣汪氏,繼傳典公子經文為嗣。庶王氏,葬牛角山,生子二:經鼎、經德。

第十四世

仁志公三子

傳誥

字周書,卒於嘉慶二十二年丁丑歲吉月吉日吉時,葬牛角山羅姓宅後,乾巽兼亥巳。妣文氏,生歿未詳,葬夫墳右乾山巽兼亥巳,有碑。生子二:經柱、經樑。

第十四世

仁聲長子

傳錦

葬大墳山艮坤兼醜未向。妣劉氏。

第十四世

仁聲次子

傳玉

字國瑞,葬杉林子,巽山乾向。妣張氏,生子二:經綸、經官。

第十四世

仁聲三子

傳獻

葬大墳山,巽山乾向。

第十四世

仁聲四子

傳照

葬大墳山,巽山乾向。

第十四世

仁聲五子

傳趾

葬大墳山,向同前。

第十四世

仁聲六子

傳本

葬大墳山,向同前。

第十四世

仁宏長子

傳榮

字君祿,卒葬龔家河坤山艮向,在左。妣楊氏。

第十四世

仁宏次子

傳華

卒葬大墳山,乾山巽向。妣徐氏,生女一:適熊。

第十四世

仁宏三子

傳臚

卒葬陳氏墳右,壬山丙向。

第十四世

仁宏四子

傳拔

卒葬龍洞嘴求雨臺,亥山巳向。妣周氏,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歲三月初五日戌時,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三:經龍、經鳳、經麒。

第十四世

仁宏五子

傳學

卒葬大墳山,戌山辰向,在右。妣汪氏,卒葬大墳山,其向在左。

第十四世

仁聰公子

傳信

字嗣遠,號小山,晚年好禪,寄居叢林,領修廟宇,粧佛金身,壽逾八十,無疾而終,靈鷲寺右園內有塔,即其墓也,生子三:經天、經開、經美,生女一,適湯。

第十四世

仁敏公長子

傳炳

字培元,卒葬廟頂山,挨趕溝經秀墳左,醜山未向。妣高氏。

第十四世

仁敏公次子

傳恆

字垣元,卒葬劉氏墳左。妣劉氏,葬廟頂山艮山坤向,生子一:經秀。

第十四世

仁節公子

傳遠


第十四世

仁義公子

傳德


第十四世

仁倫公長子

傳興

字昌盛。妣 氏。

第十四世

仁倫公次子

傳文

字定周。妣胡氏,生子二:經善、經學。

第十四世

仁倫公三子

傳華

妣 氏。無嗣。

第十四世

仁元公長子

傳典

字首書。妣柳氏,無後。

第十四世

仁元公次子

傳謨

字虞臣。妣梅氏,無嗣。

第十四世

仁太公長子

傳堯

字如天,生於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歲五月初四日 時,系瓦窯岡土地人氏,歿於道光二十年庚子歲九月二十日 時,葬於沙市茶庵子, 山 向。妣楊氏,生於甲寅歲四月十六日,系中九都茶雞廟土地人氏,歿於 年 歲 月 日 時,葬於鎮家店, 山 向,生子一:經萬。

第十四世

仁泰公次子

傳舜

字光華。妣李氏。

第十四世

仁宣公子

傳禹

字執中,生於嘉慶九年甲子歲正月二十日亥時,歿於道光十三年癸巳歲八月十五日巳時,葬於磨嘴子, 山 向。妣周氏,生於嘉慶十六年辛未歲三月十二日戌時,系楊家河查家廟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十年甲申歲 月 日 時,葬於 ,山 向。

第十五世

傳龍公長子

經詩

生卒失傳,葬胡椒坑右山嘴上,與傳龍公同塋,子午兼癸丁向。妣文氏,生卒失傳,葬梅家土地後慄林子山上,申山寅向,生子二:紹昱、次子幼出家禮佛。

第十五世

傳龍公次子

經書

生卒失傳,葬胡椒坑右山嘴上,傳龍公右首,子午兼癸丁向。妣 氏。

第十五世

傳興公長子

經會

字集賢,生卒本莊歇馬店棠梨樹土地,葬宅後杉林子,坤山艮向兼未醜。妣楊氏,生歿未詳,葬杉林子紹麟墳左,坤山艮向兼未醜,生子四:紹廷、紹昌、紹麟、紹趾,生女二:長適楊,次適李。

第十五世

傳興公次子

經燦

字淑賢,卒葬大墳山東首,亥山巳向。妣蕭氏,生卒失傳,生子五:紹祖、紹德、紹悅、紹武、紹緒。

第十五世

傳興公三子

經煥

字文賢,卒葬邵家溶。妣邵氏,失查葬與同塋同向。

第十五世

傳訓公長子

經文

字群賢,本莊土地生於乾隆二十七年壬辰歲正月二十二日吉時,卒於道光十六年丙申二月初六日亥時,葬宅後蕭孺人墳右,未醜兼坤艮向。妣蕭氏,生於下四都馬瑙山花土地,生於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歲正月初六亥時,卒於咸豐三年癸丑歲九月初六日未時,葬老宅後經文公墳左,未醜兼坤艮,生子二:紹有、紹進,生女一適向。

第十五世

傳訓公次子

經鼎

字國寶,卒葬牛角山,乾山巽向,與文氏墳相聯。妣嚴氏,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壬寅歲十二月十三日丑時,繫上九都,葬牛角山羅姓宅後祖塋,生子二:紹榮、紹華。

第十五世

傳訓公三子

經德

字化千,卒葬孫家溪。妣唐氏,無嗣,生女一,適陳。

第十五世

傳誥公長子

經柱

字邦棟,生於乾隆五十一年丙午歲四月二十五亥時,系本莊土地人氏,享壽 年卒 年 月 日 時,葬紅土地二坤堂羅姓塋內,坤山艮向兼申寅。妣羅氏,生於乾隆五十年乙巳歲冬月二十六日亥時,歿於同治八年己巳歲冬月初一日亥時,葬宅後老塋,坤艮兼申寅,生子一:紹奇。

第十五世

傳誥公次子

經樑

字克用,生於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歲九月二十七日亥時,卒於道光三十年庚戌歲五月二十六日未時,葬宅後老塋松林地,未醜兼坤艮向。妣李氏,生於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歲八月二十七日辰時,卒於道光三十年庚戌歲五月二十七日巳時,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四:紹海、紹河、紹瀛、紹洲,生女一,適楊。

第十五世

傳玉長子

經綸

生卒失傳,葬廟頂山。

第十五世

傳玉次子

經官

葬龍洲嘴祖塋。妣陳氏,出亡在外,葬紙廠河,生子一:紹俊。

第十五世

傳榮子

經地

字配天,生於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歲九月二十一日亥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歿於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歲二月二十二日戌時,葬於龍洲嘴求雨臺,亥山巳向。妣羅氏,生於乾隆五十一年丙午歲冬月初十日亥時,繫上四都馬家灣土地人氏,歿於道光三十年庚戌歲正月二十七日亥時,葬於龔家河,生子一:紹珍。

第十五世

傳拔長子

經龍

字在天,生於乾隆五年庚申歲九月二十四日亥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歿於咸豐 年 月 日 時,葬於老塋,壬山丙向。妣陳氏,生於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歲七月十三日酉時,葬於老塋,壬山丙向,生子二:紹玉、紹愷。

第十五世

傳拔次子

經鳳

字士昌,生於嘉慶八年癸亥歲冬月初十日丑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歿於同治十二年癸酉歲冬月十一日寅時,葬於老塋,未山醜向。妣胡氏,卒葬老塋,同向。繼經龍公子紹玉為嗣。

第十五世

傳拔三子

經麒

生於嘉慶二十年乙丑歲七月十二日亥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卒於光緒四年戊寅歲九月十二日巳時,葬於沙市小寶塔。

第十五世

傳信公長子

經天

妣陳氏,無嗣,卒葬廟頂山知性公傍後,丁山癸向。

第十五世

傳信公次子

經開


第十五世

傳信公三子

經美

卒葬廟頂山經明墳右,醜山未向。妣李氏,卒葬杉林子,醜山兼未丁向。

第十五世

傳炳公長子

經國

卒葬廟頂山,醜山兼坤艮。

第十五世

傳炳公次子

經明

卒葬廟頂山經美墳左,癸丑兼未丁向。

第十五世

傳恆公子

經秀

卒葬廟頂山,醜山未向,挨傳炳墳右。妣任氏,生於嘉慶九年甲子歲冬月初十日,葬於廟頂山,艮坤兼寅申向,生子一:紹興。

第十五世

傳文長子

經善

字體元。妣趙氏。

第十五世

傳文次子

經學

字博文。妣柳氏。

第十五世

傳堯公子

經萬

字象新,生於嘉慶二十五年庚辰歲正月二十五日巳時,系王家灣大樟樹土地人氏。妣張氏,生於道光十年庚寅歲三月二十一日子時,繫上四都土地人氏,生子一:紹成。

第十五世

傳禹公子

經喜

字盡悅,生於道光十年庚寅歲四月十九日亥時,系瓦窯崗龔家灣土地人氏,歿於光緒三年丁丑歲 月 日 時,卒葬彌陀寺。妣劉氏,生於道光十一年辛卯歲六月 日辰時,系七丘觀上坡堰土地人氏,歿於 年 月 日 時,葬於 ,山 向。

第十六世

經詩公長子

紹昱

字爽南,生於嘉慶八年癸亥歲冬月初九日午時,系中九都團山口李家灣王家莊土地人氏,享壽五十六歲,卒於咸豐九年己未歲六月十五日午時告終,葬於團山口內楊姓山上,左右有楊姓墳,系大路畔酉山卯向。妣楊氏,生於嘉慶十一年丙寅歲四月初十日寅時,與夫同土地,享年八十一歲,卒於光緒十二年丙戌歲四月二十四日巳時告終,葬於傅家口梅姓土地後慄林子山上,丁山癸兼未醜向,生子一:祖鼎,生女一適楊。

第十六世

經會公長子

紹廷

生卒失傳,葬于禁潭山杉林子,與德明公同向。妣劉氏,生卒失傳,葬于禁潭山,卯山酉向兼乙辛,生子三:祖寬、祖德、祖宜。

第十六世

經會公次子

紹昌

字隆遠,生於乾隆五十四年己酉歲十月十二日丑時,系本莊棠梨樹土地人氏,卒於咸豐二年壬子歲四月二十日子時告終,葬於紹洲公墳外,亥山巳向。妣雷氏,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一:祖宏,生女一,適雷。

第十六世

經會公三子

紹麟

紹麟,乏嗣,卒葬杉林子楊氏墳右,艮坤兼醜未向。

第十六世

經會公四子

紹趾

字呈祥,生於嘉慶三年戊午歲正月十八日未時,系中九都歇馬店張家業棠梨樹土地人氏,卒於道光三十年庚戌歲四月十八日巳時告終,葬于禁潭山德明公墳右,乙山辛向。妣錢氏,生於嘉慶十三年戊辰歲二月十二日亥時,系枝江縣百里洲錢家臺花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四年戊寅歲五月十七日亥時,葬於夫墳左邊,同向,生子二:祖發、祖芝,生女一適唐。

第十六世

經燦公長子

紹祖

字 。生於乾隆五十一年丙午歲冬月十六日辰時,系本莊土地人氏,卒於道光十三年癸巳歲,葬於汪家木料新興莊土地。妣汪氏,生於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臘月二十日戌時,繫上四都汪家堰土地人氏,生子二:祖春、祖興,生女二,長適陳,次適伊。

第十六世

經燦公次子

紹德

出外。

第十六世

經燦公三子

紹悅

乏嗣。

第十六世

經燦公四子

紹武


第十六世

經燦公五子

紹緒


第十六世

經煥公子

紹美

妣程氏,生子一:祖春。

第十六世

經文公長子

紹有

字方來,生於嘉慶三年戊午歲十月二十三日午時,系牛角山三元土地人氏,歿於咸豐二年壬子歲四月二十三日未時,葬於宅後父墳右,未醜兼坤艮。妣鎮氏,生於嘉慶二年丁巳歲七月二十日丑時,系本都李家莊土地人氏,卒於咸豐 年三月初四日寅時,葬於麻家灘向姓山嘴,四圍有界,生子二:祖惠、祖恩。

第十六世

經文公次子

紹敬

字遠來,生於嘉慶十二年丁卯歲九月初四日寅時,系本都金花堰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六年庚辰歲十月二十日 時,葬於廟頂山申艮兼寅申向。妣張氏,生於嘉慶十三年戊辰歲七月十五日亥時,系公安縣董田保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十年甲申歲九月二十三日戌時,葬於松林地前,癸丁兼醜未向,生子一:祖陛。

第十六世

經鼎公長子

紹榮

字輝祖,生於嘉慶六年辛酉歲臘月二十二日未時,系本都牛角山劉家業土地人氏,歿於同治九年庚午歲四月十二日戌時,葬於牛角山老宅。妣劉氏,生於嘉慶七年壬戌歲四月十六日丑時,繫上九都二梁保四口堰土地人氏,歿於咸豐八年戊午歲 月 日 時,葬於牛角山,生子二:祖文、祖武。

第十六世

經鼎公次子

紹華

字輝國,生於嘉慶十年乙丑歲正月二十日丑時,系本都牛欄岡三元土地人氏,歿於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午時,葬於清水慄樹嘴,申山寅向。妣周氏,生於嘉慶十五年庚午歲九月十三日卯時,繫上九都胡家蓬土地人氏,歿於同治三年甲子歲二月初三日 時,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三:祖高、祖明、祖亮,女一適蕭。

第十六世

經柱公子

紹奇

乏嗣。葬於紅石土地後二聖堂父墳右第二冢,未山醜向。

第十六世

經樑公長子

紹海

字彙川,生於嘉慶十三年戊辰歲五月初二日亥時,系本莊土地人氏,歿於同治八年己巳歲 月 日 時,葬於宅後,坤艮兼甲寅。妣易氏,生卒失傳,葬於宅後,未醜兼坤艮,生子一:祖福,女二:長適梅,次適吳。

第十六世

經樑公次子

紹河

字九州,生於嘉慶十七年壬申歲十月十三日子時,系本莊土地人氏,歿於咸豐十年庚申歲十二月十二日亥時,葬於宅後,未醜兼坤艮。妣陳氏,生於嘉慶十九年甲戌歲,歿於 年 月 日 時,葬於梅家梅姓山上,山向 。生女一適梅。繼黃氏,生於嘉慶十八年癸酉歲二月十七日子時羅底潭白楊樹土地人氏,歿於光緒五年己卯歲三月二十四日亥時,葬於祿家張姓宅後,生子二:祖連、祖科,生女一適陳。

第十六世

經樑公三子

紹瀛

字繩隆,生於嘉慶二十三年戊寅歲六月初四日午時,系本莊棠梨樹土地人氏,享壽四十六歲,歿於同治二年癸亥歲九月初二日巳時,葬於宅後紹海公墳右,坤艮兼申寅向。妣裴氏,生於道光元年辛巳歲正月初三日子時,系江陵縣普溪觀佗楊樹土地人氏,生子三:祖綱、祖常、祖倫,生女一,適陳榮祥。

第十六世

經樑公四子

紹洲

字滄然,生於道光十八年戊戌歲三月初三日 時,系本莊棠梨樹土地人氏,歿於咸豐九年己未歲四月 日 時,葬於宅後南首,未醜兼坤艮向,乏嗣。

第十六世

經官公子

紹俊

字在位,生於道光十八年戊戌歲冬月初三日午時,卒於光緒十六年庚寅歲六月初九日巳時,葬咼家墳山。

第十六世

經地公子

紹珍

字席儒,號寶山,創建宗祠,領修族譜。生於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歲三月十五日亥時,系西市下場新興坊土地人氏,歿於 年 月 日 時,葬於 ,山 向。配魏氏,生於道光三年癸未歲四月二十八日寅時,系公安縣魏家岡萬壽土地人氏,歿於 年 月 日 時,葬於 山 向。生子一:祖培。

第十六世

經龍公長子

紹愷

字超萬,生於道光十二年壬辰歲四月初四日 時,系本都龍洲嘴土地人氏,歿於 年 月 日 時,葬於 。妣傅氏,生於道光十二年壬辰歲九月二十五日 時,歿於光緒十二年丙戌歲冬月二十九日午時,葬於龔家河老塋,巽山乾向,生子:祖美。

第十六世

經龍公次子

紹玉

繼經鳳嗣,字懷瑾,生於道光八年戊子歲六月初六日亥時,系本莊龍洲嘴土地人氏,歿。

第十六世

經天公長子

紹義


第十六世

經天公次子

紹芝


第十六世

經天公三子

紹光


第十六世

經美公長子

紹佐

生於道光六年丙戌歲冬月初九日辰時,系本都藤蓬樹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十年甲申歲 月 日 時,葬於 。山 向。妣 李氏。

第十六世

經美公次子

紹先

生於道光九年己丑歲三月初二日子時,系本都歇馬店土地人氏。

第十六世

經秀公子

紹興

生於道光七年丁亥歲又五月初八日 時,系本都張家業棠梨樹土地人氏,歿於 。

第十六世

經善公子


第十六世

經禹公子

紹成

字孔集,生於咸豐十年庚申歲六月初二日巳時,系中九都土地人氏。配陳氏,生於同治七年戊辰歲七月二十一日巳時,系江陵縣彌陀寺趙王二莊土地人氏,生子一:祖茂,生女一:字 。

第十七世

紹昱公子

祖鼎

字輝宗,生於道光二十三年癸卯歲又七月二十一日寅時,繫上十都陶城保東堰土地人氏。配文氏,生於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歲十月二十二日亥時,系本都團山口李家灣、王家莊土地人氏,生子三:芳麒、芳麟、芳榮,生女三:長適向、次適喻、三字唐。

第十七世

紹廷公長子

祖寬

字克宏,生於嘉慶六年辛酉歲七月二十二日亥時,系本莊土地人氏,卒咸豐八年戊午歲冬月十六日辰時,葬廟頂山,艮坤兼寅申。妣艾氏,生於嘉慶二十年乙亥歲四月二十一日寅時,系公安縣觀音寺土地人氏,卒光緒四年戊寅歲正月十六日卯時,葬與夫同塋同向,生子二:芳員、芳全。

第十七世

紹廷公次子

祖德

乏嗣。

第十七世

紹廷公三子

祖宜

字克家,生於嘉慶十五年庚午歲十月二十日未時,系本莊土地人氏,卒於同治十二年癸酉歲六月二十三日未時,葬廟頂山祖寬墳上首,艮山坤兼醜未。妣黃氏,生於道光元年辛巳歲正月初十日卯時,系本都侯家壋土地人氏,歿於咸豐九年己未歲六月二十三日子時,葬經綸墳左,甲山庚向,生子二:芳富、芳貴。繼李氏,生卒失傳,葬艮坤兼寅甲。

第十七世

紹昌公子

祖宏

字德毅,生於道光元年辛巳歲五月初七日巳時,系下九都羅家業土地人氏,卒葬紹洲墳園外,與父母共三,亥山巳向。

第十七世

紹趾公長子

祖發

字茂春,生於道光十四年甲午歲六月十五日寅時,系本莊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十三年丁亥歲臘月二十日戌時,葬廟頂山下小菜園,醜山未向。妣張氏,生於道光十五年乙未歲九月二十六日巳時,公安縣董田保七里村土地人氏,歿於同治四年乙丑歲七月初九日寅時,葬小菜園,醜未向。生子三:芳林、芳材、芳槐。

第十七世

紹趾公次子

祖芝

字茂蘭,生於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歲六月初六日子時,系本莊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元年乙亥歲七月初十日午時,葬小菜園,艮坤兼醜未向。

第十七世

紹祖公子

祖春

生於嘉慶二十年乙亥歲五月初八日寅時,繫上四都汪家土地人氏,卒於 。

第十七世

紹美公子

祖椿

生於嘉慶二十五年庚辰歲,咸豐初年出外。

第十七世

紹有公長子

祖惠

字子元號、文軒、興祠、修譜、首領。生於道光元年辛巳歲九月二十八日辰時,系下四都馬瑙山花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十年甲申冬月十六日午時,葬野鵝堰東西,巽山乾向。妣陳氏,生於道光六年丙戌歲臘月十九日卯時,系公安縣榖一里□花庵趙田保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十三年丁亥歲冬月初一日吉時,葬龔家河老塋,艮坤兼寅甲,生子二:芳椿、芳桃,生女三:長適張、次適陳、三適唐。

第十七世

紹有公次子

祖恩

生於道光十年庚寅歲八月二十八日丑時,系本都棠梨樹土地人氏,歿於光緒七年辛巳歲正月初六日,葬老宅祖塋,艮坤向。

第十七世

紹敬(進)公子

祖陛

字位高,生於道光十三年癸巳歲八月二十六日亥時,系本莊土地人氏,歿於光緒三年丁丑歲六月二十日午時,葬老塋左首,癸丁兼午子。妣杜氏,生於道光十五年乙未歲八月十八日未時,歿於咸豐八年戊午歲七月十四日丑時,葬廟頂山,艮山坤兼子午向,生女一:適田。繼唐氏,生於道光十九年己亥歲七月二十二日申時,生子二:芳松、芳栢,生女一:適程。

第十七世

紹榮公長子

祖文

字煥章,生於道光元年辛巳歲九月初八日亥時,清水下花土地人氏,葬邵家碼頭。妣裴氏,生於道光元年辛巳歲五月十二日亥時,繫上九都曲爛濰東嶽廟土地人氏,葬牛角山老塋,生子二:芳來、芳成,生女一,適 。

第十七世

紹榮公次子

祖武

字煥彩,生於道光十二年壬辰歲六月初一日午時,繫上九都孫家溪菸袋橋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六年庚辰歲七月十九日巳時,葬牛角山祖塋。配陳氏,生於道光十一年辛卯歲八月二十八日巳時,系本都任家嶺土地人氏,生子一:芳寅。

第十七世

紹華公長子

祖高

字配天,生於道光九年己丑歲五月十七日亥時,繫上九都鄢家橋土地人氏。妣鄒氏,生於道光八年戊子歲五月十六日亥時,卒於同治四年乙丑歲九月二十六日寅時,葬與翁姑同塋同向,生子一:芳林,生女二:長適鄒,次適張。

第十七世

紹華公次子

祖明

字峻德,生於道光十二年壬辰歲八月初九日亥時,繫上九都鄢家橋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十年甲申歲十月十九日卯時,葬雙板橋青龍嘴,艮坤向。妣張氏,生於道光十年庚寅歲九月二十二日巳時獅子口黎家橋土地人氏,歿於光緒七年辛巳歲臘月十八日寅時,葬鄒氏墳左,山向同塋。

第十七世

紹華公三子

祖亮

字彩章,生於道光二十三年癸卯歲七月十八日戌時,系中九都陳大堰石擔橋土地人氏。配趙氏,生於道光二十三年癸卯歲正月初十日巳時,系澧州土地人氏,生女三:長適嚴、次適張、三適嚴。3040

第十七世

紹海公子

祖福

字洪九,生於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歲冬月初一日子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卒葬大山埡筲箕灣上首楊姓地。妣梅氏。

第十七世

紹河公長子

祖連

字登雲,生於咸豐元年辛亥歲七月十二日申時,系本都歇馬店土地人氏。妣梅氏,生於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歲四月二十五日 時,歿於光緒四年戊寅歲十月十六日亥時,葬於張家宅右 。生子一:芳盛。

第十七世

紹河公次子

祖科

字開甲,生於咸豐四年甲寅歲冬月二十八日寅時,系本都歇馬店土地人氏。妣陳氏,生於咸豐二年壬子歲二月初二日寅時,歿於同治十三年甲戌歲二月二十四日寅時,葬祿家梅姓宅左嘴,生子一:芳範。

第十七世

紹瀛公長子

祖綱

字明三,生於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歲八月十六日巳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整修祖祠、創建族譜。妣相道公女,梅氏,生於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歲八月二十五日亥時,系中九都祿家大山埡琵琶堰三元土地人氏,生子一:芳模。

第十七世

紹瀛公次子

祖常

字明五,生於咸豐二年壬子歲七月十六日巳時,系中九都歇馬店張家業棠梨樹土地人氏。妣,天華公女胡氏,生於咸豐四年甲寅歲九月二十日亥時,系本都金花堰土地人氏,歿於光緒九年癸未歲八月初五日亥時,葬於江陵縣虎地一都靈觀廟夏家莊大緒麼地,生子一:芳聲。

第十七世

紹瀛公三子

祖倫

字定紀,生於咸豐九年己未歲正月三十日午時,系本莊歇馬店張家業棠梨樹土地人氏。妣國雲公女餘氏,生於同治七年戊辰歲又四月二十一日子時,系西市上場永鎮坊土地人氏,生子二:芳香、芳椒。

第十七世

紹珍子

祖培

字秉南,生於道光二十年丁未歲冬月十一日亥時, 土地人氏,歿於同治十一年壬申歲九月初九日戌時,葬於二府廟後龔家大地姚姓墳左首, 山 向。妣李氏,生於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歲冬月初一日亥時,系藍家堰土地人氏,歿於同治 年 月 日 時,葬於龍洲嘴, 山 向,生子一:芳棟。

第十七世

紹愷子

祖美

字尊五,生於咸豐三年癸丑歲五月二十一日 時,系龍洲嘴土地人氏。妣李氏,生於咸豐六年丙辰歲冬月十四日 時,系左賢坊土地人氏,歿於光緒十二年丙戌歲二月二十九日亥時,葬於街河花橋廟。 山 向。生子一:芳山。

第十七世

紹愷子

祖成

字煥章,生於咸豐十年庚申歲八月初五日寅時,系街河子左賢坊土地人氏。配餘氏,生於同治七年戊辰歲正月初一日辰時, 土地人氏。生子一:芳庭。

第十七世

紹成公子

祖茂

字 。生於光緒十二年丙戌歲五月三十日亥時,系江陵縣彌陀寺趙王二莊土地人氏。

第十八世

祖鼎公長子

芳麒

字啟瑞,生於咸豐十一年辛酉歲冬月十二日辰時,系中九都西市後坪團山口李家灣王家莊土地人氏。妣培源公女,生於同治六年丁卯歲三月初三日亥時,系中九都西市上場永鎮坊土地人氏,時生一子:人統,生女一,長字雷。

第十八世

祖鼎公次子

芳麟

字鍾詳,生於同治六年丁卯歲九月初六日辰時團山口,土地與兄同。聘 氏,生於 年 月 日 時。

第十八世

祖鼎公三子

芳榮

字安尊,生於光緒四年戊寅歲十月初一日子時,土地同兄。聘 氏,生於 年 月 日 時。

第十八世

祖寬公長子

芳元

字維河,生於道光十四年甲午歲正月十六日子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卒於光緒十年甲申歲九月二十四日午時,葬廟頂山,與父同塋同向。妣周氏,生於道光十八年戊戌歲冬月初一日巳時,系西市下軍家場永清坊土地人氏,卒於同治元年壬戌歲臘月十四日 時,葬廟頂山,艮山坤向兼甲寅,生子四:人俊、人傑、人英、人豪,生女二:長適王,次適劉。

第十八世

祖寬公次子

芳全

字大才,生於咸豐元年辛亥歲九月初八日亥時,系本莊土地人氏。配劉氏,生於道光三十年庚戌歲六月二十三日戌時,系本都仙女洞泉水溶麥子岡土地人氏,生子四:人福、人材、人法、人瀛。

第十八世

祖宜公長子

芳富

字定天,生於咸豐五年乙卯歲三月十八日亥時,系本都歇馬店張家業棠梨樹土地人氏。配伊氏,生於咸豐六年丙辰歲四月初七日戌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生子二:人善、人性,生女二。

第十八世

祖宜公次子

芳貴

字月香,生於咸豐七年丁巳歲六月二十日酉時,系本莊土地人氏。配章氏,生於咸豐六年丙辰歲六月初一日丑時,系胡椒土地人氏,生子一:人山,生女三。

第十八世

祖發公長子

芳林

字 。生於咸豐四年甲寅歲八月十四日午時,系本莊土地人氏。整修祖祠,創立族譜。配王氏,生於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歲臘月初十日申時,牛欄岡金雞三元土地人氏,生子一:人豪。

第十八世

祖發公次子

芳材

生於咸豐七年丁巳歲六月十四日卯時,系本莊土地人氏,歿於光緒五年己卯歲三月二十七日未時,葬小墳塋,艮坤兼醜未。

第十八世

祖芝公子

芳槐

繼祖芝嗣,生於咸豐十一年辛酉歲臘月二十三日辰時,系本莊土地人氏。

第十八世

祖惠公子

芳椿

字茂亭,生於咸豐八年戊午歲八月十四日戌時,系本都麻家灘聶家堰土地人氏。配李氏,生於咸豐六年丙辰歲十月初六日寅時,系本都藤蓬樹土地人氏。

第十八世

祖恩公子

芳桃

繼祖恩嗣,字兆亭,生於同治元年壬戌歲二月初十日 時,系麻家灘土地人氏。配陳氏,生於同治二年癸亥歲七月 日 時,系公安縣谷一里凌花庵土地人氏。

第十八世

祖陛公長子

芳松

字鶴亭,生於同治元年壬戌歲冬月十九日亥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妣趙氏,生於咸豐十年庚申歲九月二十四日丑時,系下十都大慄林土地人氏,卒於光緒十四年戊子歲三月初八日亥時,葬廟頂山,與祖同塋同向,生子一:人堃。

第十八世

祖陛公次子

芳栢

字長亭,生於同治五年丙寅歲四月初七日申時,系本莊土地人氏。配楊氏,生於同治四年乙丑歲八月二十七日寅時,系西市上場永鎮坊土地人氏,生子二:人倫、人寅,生女一。

第十八世

祖文公長子

芳來

字自遠,生於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歲十月二十四日亥時,清水三盆溶土地人氏。妣謝氏,生於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歲冬月十二日戌時,系本都周家業藤蓬樹土地人氏。

第十八世

祖文公次子

芳成

字自美,生於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歲九月十二日丑時,系清水三盆溶土地人氏。配鄒氏,生於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歲二月初四日亥時,系九嶺岡土地人氏,生子一:人科。

第十八世

祖武公子

芳寅

生於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歲九月二十二日 時,系清水三盆溶土地人氏,卒於光緒十二年丙戌歲九月初八日,葬於邵家碼頭。

第十八世

祖高公子

芳林

字翰先,生於咸豐五年乙卯歲九月二十九日子時。妣蕭氏,生於咸豐九年己未歲八月十一日未時,卒於光緒四年戊寅歲八月十五日辰時,葬於清水株木嶺,巽山坤向,生子一:人桂。

第十八世

祖明公長子

芳盛

字茂春,生於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歲冬月二十三日寅時,系清水羅家業土地人氏。配章氏,生於道光三十年庚戌歲五月十四日子時,系羅家莊二聖三元土地人氏。

第十八世

祖亮公長子

芳輝


第十八世

祖亮公次子

芳耀


第十八世

祖連公子

芳盛

生於同治十一年壬申歲七月二十日卯時,生大山埡皮匠坡新興三元土地人氏。聘梅氏,生於同治十三年甲戌歲臘月二十六日巳時。

第十八世

祖科公子

芳範


第十八世

祖綱公子

芳模

生於同治十三年甲戌歲臘月初七日戌時,系中九都龍洞嘴牛頭灘土地人氏。配劉氏,生於光緒二年丙子歲臘月十二日亥時,下九都烏龜壋安裡山新興三元土地人氏。

第十八世

祖常公子

芳馨


第十八世

祖倫公長子

芳香


第十八世

祖培公子

芳棟

字永隆,生於同治六年丁卯歲十二月三十日午時,系西市下軍家場永清坊龔家業土地人氏。配劉氏,生於咸豐四年甲寅歲八月二十七日亥時,系 土地人氏,生子二:人初、人和。

第十八世

祖倫公次子

芳椒


第十八世

祖美公子

芳山

字 。生於光緒九年癸未歲二月初一日卯時,系下九都左賢坊土地人氏。聘 氏,生於 年 月 日 時,系 土地人氏,生子一 人。

第十八世

祖成公子

芳庭

字 。生於光緒十五年己丑歲九月二十四日酉時,系街河子左賢坊土地人氏。聘魏氏,生於光緒十四年戊子歲八月十一日亥時,系 土地人氏,生子一 人。

第十九世

芳麒公子

人統

字首寅,生於光緒十五年己丑歲六月二十八日 時,系下九都街河市左賢坊土地人氏。聘 氏。

第十九世

芳元公長子

人俊

字在官,生於同治十一年壬申歲臘月十七日午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配鎮氏,生於同治十年辛未歲七月十五日未時,朱家財秀才灘土地人氏。

第十九世

芳元公次子

人傑

字在朝,生於光緒二年丙子歲又五月初二日酉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周氏,生於同治十一年壬申歲七月二十五日 時,系本莊土地人氏。

第十九世

芳元公三子

人英

字在位,生於光緒四年戊寅歲六月十三日酉時,土地同兄。聘李氏,生於同治十二年癸酉歲九月二十六日亥時,系李家坪棠梨樹土地人氏。

第十九世

芳全公長子

人福

字東海,生於同治十二年癸酉歲正月初五日卯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李氏,生於同治九年庚午歲五月二十二日未時。

第十九世

芳全公次子

人才

字 。生於光緒元年乙亥歲七月十五日亥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劉氏,生於同治十三年甲戌歲八月十九日午時,系仙女洞泉水溶麥子岡土地人氏。

第十九世

芳全公三子

人法

字 。生於光緒四年戊寅歲九月初八日子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 氏。

第十九世

芳全公四子

人元

字 。生於光緒十五年己丑歲二月初九日子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 氏。

第十九世

芳富公長子

人善

字 。生於光緒五年己卯歲九月初三日午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 氏。

第十九世

芳富公次子

人性

生於光緒十二年丙戌歲臘月二十二日午時。聘張氏,生於光緒十五年己丑歲四月二十八日巳時。

第十九世

芳貴公子

人山

生於光緒十一年乙酉歲六月十九日辰時。聘鄭氏,生於光緒十五年己丑歲五月二十四日午時。

第十九世

芳林公子

人豪

字在職,生於光緒六年庚辰歲八月初二日丑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 氏。

第十九世

芳椿公子

人 □


第十九世

芳桃公子

人 □


第十九世

芳松公子

人堃

字 。生於光緒十年甲申歲五月初十日亥時,系本莊歇馬店土地人氏。聘李氏。

第十九世

芳相公長子

人倫

字 。生於光緒十一年乙酉歲十月十一日亥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羅氏,生於光緒十二年丙戌歲十月十五日酉時。

第十九世

芳相公次子

人寅

字 。生於光緒十三年丁亥歲四月二十一日戌時,系本莊土地人氏。聘 氏。

第十九世

芳成公子

和科

生於同治十一年壬申歲八月二十五日寅時,系西市下場永清坊土地人氏。配陳氏。

第十九世

芳林公子

人淮

生於光緒十五年丁亥歲五月十五日 時,繫上九都嚴家溪鄢莊橋土地人氏。聘鄒氏,生於光緒十三年丁亥歲七月十九日戌時,系中九都九嶺岡三元土地人氏。

第十九世

芳盛公長子

人松

生於光緒五年己卯歲正月二十四日丑時,繫上九都李家河巖堰口土地人氏。

第十九世

芳盛公次子

人栢

生於光緒十年甲申歲九月二十三日酉時,土地同兄。

第十九世

芳盛公三子

人彩

生於光緒十五年己丑歲臘月二十二日卯時,系中九都肖家灣土地人氏。

第十九世

芳棟公長子

人初

字 。生於光緒十年甲申歲十月二十三日巳時,系西市下場新興坊羅家業土地人氏。聘楊氏,生於光緒十一年乙酉歲三月二十二日酉時,系中九都仙女洞泉水峪新橋土地人氏。

第十九世

芳棟公次子

人和

字 ,生於光緒十三年丁亥歲冬月二十七日亥時,土地同兄。聘伍氏,生於光緒十三年丁亥歲十月二十一日子時,系西市關聖宮伽藍土地人氏。

湖北省松滋縣受三公支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