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文丨孕育树

《三块广告牌》因为延续了之前琐碎、暴力和黑色幽默的制作风格,所以一经上映过后就吸引了大批观众的追捧,在之后很多的盛典上更是接连拿到各种奖项。

案例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母亲米尔德丽德的女儿被奸杀后烧焦,虽然警方追查了好几个月,但是一直都没有结果,但想要追查到女儿的真凶。

为此,米尔德丽德租来三块广告牌,想要以控诉警察办案无能的方式,来让女儿的案件得到重视,找回真凶,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不过我们发现,随着三块广告牌内容的公布,这件案子又重新回到人们视线。

《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不得不说,这部影片对于叙事方面、人物塑形、人性复杂等角度的展现是相当的完美,不过我们感受最深的却是他们面对这些突发的困境,对于自身的心理创伤的处事方式。

分析

今天我就结合这部影片解析什么是心理创伤,沉迷于创伤的后果是什么,如何走出创伤,让大家从影片中学到如何自我救赎,达到治愈创伤从而收获美好人生。

说起心理创伤,相信很多人会想到战争、洪水、地震等很多认为不可控制的灾难,但心理创伤远不止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很多,比如忽视、暴力等,都会产生心理创伤。

《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而心理创伤很多时候,都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者深深地无助感。单纯说概念,很多人没有办法体会到,那么我们就从准备影片的广告牌,来给大家讲述。

影片中,自己的女儿惨遭不测,母亲走进女儿房间回忆起从前,想起女儿想要借车她却决绝了,还嫌弃女儿整天抽大麻。

互相争吵中,女儿安吉拉直接摔门而出,甚至诅咒自己希望在路上被强奸,没想到母亲随口也附和。谁也不会知道这件事会一语成谶,而母亲此刻只能抱着无尽的悔恨哭泣。

《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此时我们才发现米尔德丽德长期被前夫家暴,前夫还婚内出轨,因而米尔德丽德长期都有心理和身体上的创伤,离婚后她对待孩子也延续了夫妻间的相处模式。

孩子也长期经历在愤怒和相互咒骂之中,久而久之也产生了心理阴影,最终的悲剧肉眼可见。

随着影片的清洁的发展,我们明显看到很多人都沉迷于自己的心理创伤,任自己心中的愤怒随意发泄,这就像是走近了一个怪圈,愤怒会无限膨胀,伤害也会加深,却无解。

《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如何走出这个三块广告牌带来的怪圈,威洛比这个警长的存在就很特殊了。

影片中,他工作认真,家庭幸福,深受小镇人民的爱戴,而他对迪克森和米尔德丽德二人心态的转变,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推动作用。

那么,对待心理创伤的治疗,一旦认识到它的本质的话,那么杀伤力就很大程度的削减了。

《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如何认清心理创伤的本质,削减它的杀伤力

1、 恢复理智与情绪之间的平衡

影片中迪克森和米尔德丽德就是在威洛比警长的帮助下,才开始慢慢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理智逐渐回归到正常。

这样一来,情绪和理智在身后是哪个各尽其职,也就是找回了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力。

《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 寻求人机帮助与良好的社会支持

影片中迪克森烧伤后,在病房里面遇到了广告商瑞德,他不仅原谅了迪克森,还给他亲手地上了一杯橙汁,想要达成和解,从此他们结伴寻找凶手。

而这两点总结来说,就是教导人们回归理智、心中有爱、学会宽恕。而这一点我们在影片的最后,我们发现米尔德丽德不仅放下了自己内心的仇恨,还不再对周围的意见对抗。

而迪克森在放下自己心中仇恨的时候,不仅在离开警察局之后开始回归理智,还快开始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直面罪恶,甚至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

而这时候的他们不仅能够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经历,其实已经说明他们的心理创伤开始慢慢愈合了。尽管他们曾经走过很多的弯路,但此刻的他们已经开始接纳当下的自己。

《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而他们也能够将自己这些仇恨的情绪中抽离,放下之前的恩怨,完成自我救赎。

不得不说这部影片将人性的暴力和温柔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物的极致性格下的不同人生,从而进行反思,跟随他们的脚步学会自我救赎。

而影片的最后,他们两个人也决定要一起去寻找杀害安吉拉的凶手,而这一点也让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亮点,而这也成为影片最后的升华。

不过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两个人物通过爱与宽恕,在经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他们终于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理智,也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三块广告牌》:愤怒的源于何处?和解和救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妈妈寄语

而这部影片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启示:生活虽说不容易,但是如果遇到伤害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得到答案的。

今日话题:家庭教育中,心灵创伤该如何救赎?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