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前一段时间《肖申克的救赎》在台湾重映,纪念电影上映25周年,我也把它翻出来,又看了一遍。

《肖申克的救赎》是为数不多,未能斩获任何奥斯卡大奖,却依然好评如潮,被众多影迷视作经典的电影。

你要是问我为什么喜欢这部影片,我还真答不上来,因为能解读的角度太多了。

第一次看你会觉得它像越狱片,第二次看像是教育片,第三次看你又会觉得这是一部成长片。

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经典就是经典吧,这次我想从职场的角度来聊一聊这部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在修缮的屋顶上,安迪答应帮海利省下遗产税时,提了个要求:给我的同事,每人三瓶冰啤酒。

对,同事,他用的是同事这个词。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个美国法律下的监狱,像极了我们的职场

监狱长是大领导,这里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二把手海利是执行层,他所带领的狱警是这个公司最特殊的部门。

底下“干活”的人也是分上下层级的,像瑞德这样的人,就是下层的小领导,他们是狱警管理下面人的一个枢纽。

有人也许会问,把监狱比作职场会不会太牵强?不会的。

雷德福德(R.A.Radford)是一名曾参加过二战的英国军官,1943年被德军俘虏,关入了集中营。

两年后解放回国,并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经济学文章《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他的观察成果说明,监狱里的人虽然被剥夺了自由,但是社会规律在里面依然是凑效的。

《肖生克的救赎》展现了在一个森严的职场中,极端的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是怎样的,这对我们依然有着启示意义。

其中最明朗的一个问题,就是职场中的欺凌问题,现在我就结合电影细节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01

3个原因,拆解职场欺凌的原因


1.自我选择效应:欺凌者会越来越投入

安迪进肖申克一个月之后,第一次跟瑞德谈话,请他帮忙购买鹤嘴槌时两人聊到姐妹花。

瑞德说,他们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是这个环境让他们这样。

姐妹花们在欺凌弱者中尝到了甜头,而一旦他们选择了那个角色,就有种魔力推着他们,在那个角色上越走越远。

这种魔力是,自我选择效应,一种心理学家们研究出来的心理定式。

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一旦一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

实际上,不仅是人生道路,一个职业、一个理想或者一个人设,一旦产生,都会在一个人身上产生自我强化效应,不断增强,使其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

电影中的监狱长有两个人设,一个是拿着圣经,四处宣扬心灵净化的正义形象,另一个是,压榨下层人,并且愈演愈烈的职场欺凌者。

他对安迪的支配,一开始仅是试探性的使用,让他填填税单,做做报表,后来让他做自己的私人报账员,帮他洗钱敛财。

最后甚至扼杀掉安迪唯一的希望,想要压榨他一辈子,让他为自己服务。

人一旦成为职场欺凌者,自我选择效应会不断的强化他的角色,职场欺凌的事件也就从不会停止。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2.讨好型人格:被欺凌者从不反抗

现实中的很多职场欺凌,都是因为被欺凌者的软弱。

一个朋友,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遭遇了职场欺凌。

因为长得胖,她天天被同事叫“肥肥”,有时是的确是开玩笑,有时却是嘲笑。

团队里有个女生更过分,经常仗着跟领导关系好,就“软硬兼施”的让朋友做她的工作,朋友不服气,她就冷言冷语的数落人,朋友被气得一度抑郁。

朋友的软弱不是没有原因的,我觉得她害怕冲突全然是因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她被人欺负,我们都建议她反抗,她却非常害怕和压榨她的人争吵,怕同事们因为这件事以后不认可自己,而把所有的怨恨都吞在肚子里。

讨好型人格的人,对人际冲突有很多不合理的认识,在这些不合理的认识中,他们把和别人冲突和自己好不好进行了关联。

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和别人有冲突,一个人如果表达相反的意见或不同的看法,即代表着一种敌意,代表着对别人的攻击。

这些不正确的关联导致了一个人会害怕冲突,遭遇职场欺凌也敢恨不敢言,最后默默沉受一切。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3.权力差,职场欺凌的底色

什么是权力?

百度百科的定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影响力,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造成他所希望和预定影响的能力。

简单点说,我们有多大能影响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力量,我们就对别人有多大的权力。

每个人在职场中的权力大小不同,这个差值就叫做权力差,它是职场欺凌的一种凭仗。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被姐妹花欺负,是因为姐妹花的权力比安迪大,他们靠暴力实现这点。

监狱长可以压榨安迪帮他继续干活,也是因为监狱长的权力值比他高,监狱长靠威胁实现这一点。

现实职场中,权力差产生的职场欺凌,大多发生在上下级之间。

我叔在一家国企上班,工作了二十余年,依然在底层混日子,他自己不求上进,只图安稳小日子。

新来的部门领导是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控制狂,他不懂任何业务,所有的工作全推给了我叔。

奇葩的是,工作要我叔做,决定权却在他手里握着,他说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就算最后决策失误了,锅还是得我叔来背。

我叔被欺负得鼻窍生烟,想要调走,他却仗着关系不放人,其他部门也不敢要,辞职出去又什么都不会。

职场欺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权力差导致的,他对你有权力,他才能欺凌你,当然如果有人对他有权力,也就能制住他。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02

该如何应对职场欺凌?


1.三招识别出欺凌者

欺凌者有什么特征?是否只要不友好就算是?

不是的。

如果把职场上的不友善行为都视作欺凌的话,我们会收到很多不必要的敌意。

一般来说,同时具备以下3个特征的一定是职场欺凌:

  • 1、地点是工作场所,主角是职场人员
  • 2、同样的欺凌者或欺凌事件,长期、反复发生
  • 3、不合法理,给人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三个同性恋,其中的老大伯克斯,在安迪刚进来没多久,便看上了他,一直想要找机会戏弄安迪。

安迪始终小心翼翼,一年多一直没有被姐妹花逮着机会。

直到一天在洗衣房工作时,一个被姐妹花收买的工友让安迪去库房拿漂白剂,他没想到姐妹花早已埋伏在那里,一去就中计。

安迪第二次被姐妹花欺凌,是在电影放映室。

监狱中每周都会组织看电影,一次安迪在看电影时去了趟放映室,结果遭遇了姐妹花的堵截,最后在医院躺了一个月。

破窗效应说明,职场欺凌一定是反复、长期的。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有了第一次职场欺凌,绝对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因为第一次欺凌的既定事实,促使了后继行为的发生。

如果不是后来海利出手惩戒姐妹花三姐妹,安迪遭遇的欺凌一定不止两次。

总之,工作场地的同事、反复、生理或心理的伤害,是职场欺凌的3个显著特征

不过有时,欺凌者不一定这么棱角分明,如果你不能正面判断出对方是不是欺凌者,可以用这三招检测。

求一事;赞一次;提一案。

电影中安迪进肖生克监狱前一个月几乎没跟人说话,他只知道姐妹花很坏,不清楚包括瑞德在内的哪些人是好人,因为他们对新人都不友好。

而瑞德也比较傲慢,安迪刚进入肖生克的时候,他还跟同伴打赌,安迪第一晚会哭。

直到安迪找到他帮忙购买鹤嘴槌,才知道瑞德不是欺凌弱者的人。

所以,判断对方是不是欺凌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求他帮忙办事,如果他愿意,那就大概率不是欺凌者。

还可以试试赞一次的方法,欺凌者绝不会因为你的赞赏而给你好脸色;

也可以试试提一案,给对方一个友善的建议,如果对方会感激你,也能证明他不是欺凌者。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2.弱势结盟法则:同事结盟,抱团生存

如果我们考察历史上不同政权或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存在一个最强者的情况下,相对来说弱势的一方会倾向于和更弱的联合,来对抗强者。

比如战国时期的六国合纵,还有三国时期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弱者结盟往往是最有利的,反之,弱者可能很快就被逐一击破,比如北宋末年联金灭辽的悲剧。

弱者合则两利,分则皆亡的现象,被称之为“结盟定律”。

如果是同事之间的职场欺凌,我们可以采取同弱者结盟的方式来御敌。

《肖申克的救赎》中,以瑞德为首的团队,几乎没有人敢欺负他们,因为他们是一个团结的联盟。

谁来找麻烦都将面临一群人的反击,因此在肖申克里除了狱警,瑞德等人基本无所畏惧。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3.共生效应:和领导结盟,找到保护伞

安迪一开始是个弱者,姐妹花时刻想欺负他,吃瓜群众一直想看他笑话,当他在屋顶上要求喝啤酒时,许多狱警嘲讽他。

后来谁见了都尊敬他,狱警对他也完全放松了警惕,让他有机会在肖生克广播《费加罗的婚礼》。

前后的转变,都是因为安迪傍和监狱长的共生关系。

植物界中有种共生效应。

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甚至枯萎衰败,而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却能郁郁葱葱,挺拔茂盛。

人们把这种植物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其本质是互相利用、成全。

安迪与监狱长之间就是这种关系,安迪为监狱长洗钱敛财,监狱长给他做保护伞,驱逐职场中的欺凌者。

当然不是说,在真实的职场中,我们要帮领导干“脏活”,而是强调当你对领导有价值的时候,他自然会主动保护你。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4.黑暗森林法则:把对手暴露在枪口之下

黑暗森林法则是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的概念。

指的是,在黑暗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我们可以将这招用来应对职场欺凌,尤其是被权力值比咱们高的领导欺凌的时候。

对付无德领导的职场欺凌,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的这些恶行曝光在他的对手面前,他的对手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安迪在逃出肖生克之后,其中一件事就是把监狱长的罪证全部递交到有关部门,让他们来处理监狱里的独裁者。

如果我们遭遇职场欺凌,就努力收集证据,然后把证据呈报给能制裁他的人,比如他的竞争对手,或者一直想要撸掉他的领导,或者一直盯着他的位置想要上位的人。

只要他在职场的黑暗森林中,露出一点光,一定会有人找上门来,面壁者罗辑就是这样制裁三体人的。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5.救生舱法则:留一条退路,随时可以走

最后一个法则是救生舱法则,指的是一定要给自己留条退路。

安迪在墙壁上凿了十多年的洞,就是他一直在给自己准备的退路,在监狱长扼杀了安迪最后的希望之后,他登上了自己的“救生舱”。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长期的职场欺凌,可能导致严重的抑郁、人格扭曲,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利益,2019年7月16日,韩国甚至颁发了《禁止职场欺凌法》。

所以,对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留条后路尤其重要,人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比什么工作都重要。

总之,应对职场欺凌的终极原则是,始终记得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比如存一笔钱、学一门过硬技能。

等到实在受不了或者有更好选择时,能够果断舍弃这块破地,逃出生天。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拆解职场欺凌的3个原因,5种“救赎”方法

03

总结

职场欺凌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

它和欺凌者的自我选择效应、被欺凌者的讨好型人格,以及职场人的权力差有密切联系。

结合电影与现实职场,我给出了5种应对欺凌行为的措施:

  • 三招识别出欺凌者

求一事;赞一次;提一案。这三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识别出欺凌者。

  • 弱势结盟法则:同事结盟,抱团生存

面对同事的欺凌,可以找其他人一起结盟抵抗,就像古代各帝国之间结盟抗战一样。

  • 共生效应:和领导结盟,找到保护伞

傍上领导的大腿,借助他的影响力来保护自己,是最好的方法,但前提是你能为领导提供价值。

  • 黑暗森林法则:把对手暴露在枪口之下

把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的把柄,暴露给那些一直想要打压他的人,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 救生舱法则:留一条退路,随时可以走

一定要自己存一笔钱,或者发展一门硬核技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是职场的终极法则,因为绝境时刻有得选,真的太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