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關於批評與讚美》

《關於批評與讚美》

——劉長鋒

現實中,總是有這麼一種現象:有人以批評者自居,批評這個、批評那個,批評國家、批評社會。但是扭過頭來,一旦別人批評他們,他們就急了,言必稱什麼“無批評則讚美無意義。”言必稱什麼“你們這些唱‘讚歌’的人”。甚至刻薄點的,還直接開口把批評自己的人稱之為“跪舔”。

這麼一種現象,是現實的,但是客觀麼?未必。至少在邏輯上說不通。

其一,批評與讚美並不是二元的、對立的。批評與讚美之間至少還有沉默、還有“只做不說”,還有純理論的探討,等等。

其二,假設以他們的觀點來看,批評與讚美是“二元的對立”,那麼如有批評,則讚美也絕無不可。

其三,批評是不是專有的特權?也即是我可以批評你,但是你不能批評我。如果我批評你了,你反過來批評我,那你就是跪舔,那就是唱讚歌。這種邏輯,似乎是有點誤解或者冤枉了讚美這個詞。

其四,批評作為一種姿態或者實踐,如同其他萬物一樣,並非絕對的,更絕非是真理。所以任何批評都可以接受質疑或者反駁、反批,這才是批評的價值和精神所在。反駁、反批和讚美、讚歌劃上等號,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對“批評”本身的誤解?讚歌背這個鍋背不背得動?

批評與讚美,同樣作為一種態度或者實踐,與其他態度一樣,從來是並且會一直是並存的。國家、社會和人,都需要接受批評,接受批評才能虛心進步。而同樣,讚美也是。我們可以讚美山川大地,可以讚美人心良善,也同樣可以讚美國家、社會中一些正面的、積極的物事,這沒什麼不可,反而很有必要。

讚美的必要和批評的必要一樣,二者都不可或缺。但是批評歸批評,批評者首先得學會接受批評。如果批評者無法接受批評,則他的批評本身是存疑的,或者是偏執的、虛偽的。

批評者一聽到對自己的批評就過敏,第一反應就是“讚歌”、“跪舔”之類的,其實是不理智的、不客觀的。至少會在論據上有“王顧左右而言他”對意思。甚至不免淪為雞同鴨講、自說自話。這樣的批評,嚴格來講,估計不叫批評,而很可能只是胡扯。

2020.03.28凌晨手機草於三一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