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未絕:最是少年不可欺(中)


陳情未絕:最是少年不可欺(中)

這些少年 ,以淺曦之光,給原本險惡冷酷的仙門江湖帶來一抹微芒的亮色和暖意。如果說藍湛的寵溺和情深是魏無羨歷經萬千的救贖,那這點亮色和暖意,則是魏無羨肆意未來的希望。——題記

思追,天使一般的少年,16年後這個世界最美好的存在。他斯文秀雅、乖巧聰慧、行事有大家之風,卻不失少年心性。他原名阿苑,幼年不幸,家族罹難,被魏無羨所救在亂葬崗避難偷生,但魏無羨、溫情姐弟、婆婆、四叔,包括藍湛都對他悉心愛護,盡全力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在魏無羨為了心中的正義和執念,憑一腔孤勇在亂葬崗苦苦堅持時,阿苑的存在更像一個象徵,是魏無羨鋤奸扶弱理念裡“弱”的代名詞,他是魏無羨再苦再難也要堅持的守護,是哪怕一無所有也無法放棄的責任。亂葬崗的日子,魏無羨常與阿苑一起,與其面對溫氏其他人的感激和內疚,他更喜歡阿苑的天真和純淨,阿苑的弱、阿苑的真、阿苑的善良美好是魏無羨堅持的理由和堅守的動力。

陳情未絕:最是少年不可欺(中)

溫情姐弟金陵臺請罪被挫骨揚灰,魏無羨跳崖,悲痛欲絕的藍湛在眾人圍剿亂葬崗時惹出不少亂子,打傷家族長老,被罰以戒鞭,囚於後山三年,在藍湛這徒勞而絕望的抗爭中,唯一有效的結果是他發現了發燒昏迷的阿苑,將其收為藍氏弟子,親自撫養長大。思君不可追,藍湛待思追如兄如父,給他取名、教他問靈,在藍湛16年孤寂難耐、苦苦等待的日子裡,思追是他唯一的慰藉,是魏無羨留給他唯一的紀念,喝你喝過的酒、走你走過的路、受你受過的傷、養你養過的娃,思追,是藍湛情感的寄託,更是忘羨間跨越生死的情感見證。

思追在藍湛的精心呵護下,不出意外地長得很好,過得很好。他有著溫寧的善良知恩,有著魏無羨的通透慧敏,但端方雅正、寬厚溫柔的樣子更像藍曦臣,不過沒有那麼“傻白甜”,他以近乎本能的驚人直覺和殘存的熟悉記憶,接納了以瘋子形象出現的莫玄羽和傳說中殺人如麻的“鬼將軍”。他敏銳的感覺到了魏無羨與藍湛之間的相似之處,只要有他們任何一個人在,就不必害怕擔心任何事情,他全然信任著藍湛和魏無羨,溫寧沒有告訴他身世,怕他知道了沒有現在這麼好,可他自己記起後,沒有仇恨、沒有怨念,有的只是感激和幸福。

陳情未絕:最是少年不可欺(中)

思追的性格和情感構建都很完整,沒有缺陷,他有著“逢亂必出”的俠義之心,也有悲憫眾生的慈善之懷,有易感易愧疚的細膩,又有不糾結於此的灑脫,有不語人惡的良好修養,也有敢於直言的銳利鋒芒。他對這個世界沒有惡意,沒有對抗,也沒有偏見、沒有執念。他是個在愛裡長大的孩子,溫柔而堅定,無私又無懼。

思追的好,驗證的是藍湛的一往情深。劇中有個有趣的情節,思追告訴溫寧他被含光君放在免子堆裡養過。對比魏無羨把思追種在蘿蔔地裡的場景就知道,這個情境並沒有想象的嚴重,但卻可讓人腦補出許多畫面:雲深不知處的後山,層巒疊翠,一清冷絕塵的白衣公子牽著個粉琢玉雕的孩童,在做著一件與其氣質全然不符的事情,喂兔子。一群雪白的兔子三三兩兩簇擁在一大一小兩人衣角邊,像雲朵、像雪球,煞是好看。白衣公子俯身鞠一隻入懷,看著懷中乖巧溫順的兔子,公子臉上波瀾不驚,一雙星眸卻微微閃動,那眸光似甜蜜、似追憶,最後卻匯成濃得化不開的哀傷,一時間,山河失色,彷彿其他都已不在,天地間唯有這抹哀傷……白衣公子似是痴了,久久不動,沒發現身邊的孩童正從兔子手裡搶過一隻胡蘿蔔,放在嘴邊胡亂的啃起來……

陳情未絕:最是少年不可欺(中)

“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藍湛的苦等沒有白付,他的魏嬰終究是回來了,正如原作者墨香銅臭自己說過的那樣,她對滿身傷痕的人情有獨鍾,所以她給重生魏無羨的不僅只有藍湛,還有思追。思追是16年前魏無羨寧願拋棄一切也要抵死守護的人,是魏無羨匡扶正義初心不改的執著信念,是他的諾言他的理想他的別無選擇。前世魏無羨的理想體系無怪乎兩種,一是鋤奸扶弱兼濟天下的俠骨,一是把友情親情看得比命還重的柔腸。對於父母早亡、在野狗口裡搶食的他來說,蓮花塢給予了他人世最可貴的親情、友情,那是他棲身之所、心靈歸宿和精神家園。師姐的愛彌補了魏無羨童年母愛的缺失,除了怕狗,魏無羨的人格、性格、道德、價值觀都很完善,這與藍湛不同。雖然藍曦臣對弟弟百般愛護,但母性關愛的缺乏使得藍湛的性格是有很大缺陷的。魏無羨對親情的重視使得他甘願為江澄刨丹,寧願自己靈力盡失,從此做個普通人也不願看到江澄就此頹廢消沉。為了不連累雲夢江氏,他寧願揹負叛逃的罪名。在亂葬崗被人人喊打、被天下人唾罵的時候,他堅持“是非在己、譭譽由人、得失不論”,他不怕被人誤解,他在乎的只有親人和朋友。所以他面對亂葬崗那般惡劣的生存環境,依然能樂觀面對、苦中作樂,可當金子軒被溫寧誤殺後,他崩潰了,他毀了他最希望幸福的那個人的幸福,他無法面對師姐,也無法面對自己,他心中情感與價值觀的天平在衝擊中搖搖欲墜,他甚至可能有過瞬間的後悔,是不是沒有自己的一意孤行,就不會有如今不堪的局面?溫情懂他,她不願看到他自責痛悔,不願他自我懷疑和否定,她說“對不起”、說“謝謝你”,她帶溫氏一族去金陵臺請罪,以挫骨揚灰的代價,做了最慘烈、最絕然的毀滅。這種犧牲看似毫無意義,與事無補,卻是溫情能給予魏無羨精神世界最後的修復和維護。但可惜的是她的“謝謝你”抵不過魏無羨心裡的“對不起”,師姐死了,魏無羨的情感大廈轟然坍塌,他在世上聊以自慰的最後一絲溫暖不在了,他靈魂的寄託、歸宿沒有了,情感一端的天平一旦斷裂,另一端價值觀的存在則毫無價值。魏無羨終於生無可戀,他選擇了死亡。

陳情未絕:最是少年不可欺(中)

16年前魏無羨的死是他必然的選擇,16年後哪怕魂兮歸來,魏無羨在精神框架方面的自我建樹依然是薄弱的、是不自信的,他把自己放在很輕的位置,他甘願做個不復仇、不作祟、安份守己的鬼,如果不是莫玄羽強行用捨身咒,他怕是不願回來的。面對眾人的咒罵、江澄的指責、金陵的恨意,還有前世蒙受的冤屈,他都是淡然的、平靜的,他不願去辯解、不願尋求真相,他這種逆來順受的姿態與其說是灑脫、是超然,不如說是他自我否定後的自我判刑。重生之後,除了觀音廟的最後對決,他所有的動怒都不是為自己,他關心、呵護、照顧所有人,除了自己。他在江澄面前的委曲求全,他在關鍵時刻對藍湛的一把推開、他被眾人圍剿卻甘心以自己作靶讓他人得救,這一切讓人感動,更讓人心疼。幸好,這一世,有藍湛護他、寵他、信他,為他不惜一切、不顧一切。也幸好,阿苑沒死,他以人們夢想中完美少年郎的模樣出現在魏無羨身邊。我一直覺得與藍湛的不離不棄比,思追在回憶起一切後給魏無羨的擁抱更具治癒功能,因為是思追,讓魏無羨前世的所有堅持、所有付出有了意義,有了存在的價值。

這一刻,魏無羨的精神世界終於得以完好無損,在“對不起”與“謝謝你”的較量中找到平衡,最終實現了自我救贖。

陳情未絕:最是少年不可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