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又稱"鬼節",掃墓踏青的習俗怎麼來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一度吟誦杜牧這首詩的時候了,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節還沒到,昨天路上就已經有了清明淒涼清冷的氣氛了。

清明節,又被稱之為"鬼節",是我國三大鬼節之一,也是大家最為重視的一個鬼節。大家都知道清明節這天是要掃墓的,儘管各地關於清明節的習俗不一,但是清明節掃墓的習俗,幾乎各地都有,也是清明節最為重要的一個習俗。那麼大家知道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如何來的嗎?今天小編就簡單來和大家聊一聊。

清明節掃墓的習俗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該習俗是由古代帝王春天祭祖(即春祭)的習俗演變而來的。這一習俗在古代,在西周時期只流行於宮廷帝王之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變遷,這些習俗開始慢慢慢慢流行於民間。並且在大家的腦海中根深蒂固,開始深深紮根於一代一代人的觀念之中。因此每到清明節祭祀掃墓就成了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之一。

清明節除了掃墓這一習俗外,還有一習俗比較流行,那就是清明節踏青。清明節踏青的習俗起源於古代的遊春習俗。在儒家經典《論語》中有關於這麼一段記載,話說當孔子老先生問自己的學生曾皙的志向的時候。

曾皙回答先生孔子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相信大家很多人對這一句話並不陌生,這篇文章大家上學的時候都學過,想現在小編還會背誦出其中的部分句子呢。

從孔子和弟子的這段對話中,我們能夠看得出來,踏青這個習俗古已有之,當然這是踏青;那麼清明踏青又是源於什麼呢?這清明踏青則是源於上古而又繼承古上已節祓禊遺風的結果。

又是一年清明節,關於清明節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大家的家鄉關於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