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品讀《圍城》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對於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其出處自然也都知曉,就是錢鍾書先生所作的《圍城》。其實,仔細想想,不單是婚姻,生活處處是圍城。錢鍾書夫人楊絳曾寫道“圍城的主要內涵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於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一個並不和平,並不美好的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出身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不料周氏患病早亡,準岳父周先生被方鴻漸所寫的唁電感動,決定用給女兒準備的嫁妝錢資助他出國求學,方鴻漸在歐洲遊學期間,學業懈怠,收穫甚微。但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他在畢業前辦了假證“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一同回國,在船上他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同時也遇到大學同學蘇文紈,到達上海後,方鴻漸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大學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鍾情,於是方整日周旋於蘇唐兩姐妹之間,期間他還結識了蘇文紈的追求者趙辛楣,後來蘇文紈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辛楣也明白方鴻漸並非真正情敵,從此倆人成為好朋友。慢慢的,方鴻漸逐漸與準岳父周家不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方前往來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但是由於方鴻漸不善處理人際關係,很快被排擠出局,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趙辛楣得知後,又幫他在報館找了份工作,穩定下來後,方鴻漸與孫柔嘉舉辦了婚禮,但好景不長,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逐漸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倆人最後選擇了離婚。

小說在一陣老式自鳴鐘聲中結束,那隻著名的祖傳老鍾,每小時“只慢7分鐘”的“很準”的鐘,這回已經慢了5個鐘頭了,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含了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方鴻漸的桃花運很旺,幻想自己豔如桃李,冷如冰霜的蘇文紈,是典型的冰淇淋作風——又冷又甜,方鴻漸很享受被她追求的感覺,但卻不吃她這一套,最可恨可氣的是,在一個美好的夜晚,蘇方兩人相互親吻了對方,但第二天早上方卻立馬寫信拒絕了人家,並在電話裡對蘇澄清自己心中另有所愛。所謂自作孽不可活,蘇文紈心生怨念,向表妹唐曉芙爆出了方鴻漸種種不光彩的事情,方鴻漸卻因此痛失摯愛。局部真理的巧克力美人鮑小姐,身材火辣,天性開放,一句話就成功撩到方鴻漸,“你教我想起了我的fiance(未婚夫)你相貌和他像極了”,結果船剛到香港,鮑小姐就撲向她那黑胖子禿頭的未婚夫,此時可以計算一下方鴻漸的心理陰影面積。靈動可愛的唐曉芙,純淨而美好,是這個摩登世界裡的稀罕物,因誤會沒有和方鴻漸在一起後,她成了方鴻漸白月光,而方最後卻和會撒嬌會賣萌的孫柔嘉結了婚,值得一提的是方明明害怕走進孫的生活,卻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方鴻漸的感情線高開低走,像極了想買一樣東西,挑來挑去,幾經周折最後又累又急,倉促入手卻發現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錢鍾書《圍城》中寫道“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髮現你要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看來“戀愛之人,智商為零”這句話說的並不誇張,婚前,你是淑女,我是紳士,婚後迴歸真實,常常叫人懷疑自己被愛情矇蔽了雙眼。

錢鍾書在《圍城》中談旅行對婚姻的重要性是說,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錢鍾書在《圍城》中把私烤紅薯比作私情男女,烤山薯這東西本來像中國諺語裡的私情男女“偷著不如偷不著”,香味比滋味好,真實妙言妙語,精闢至極,就像陳奕迅的歌“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錢鍾書在《圍城》中談人生時說,“人生不過是居家,出門又回家,我們的一切情感,智慧以及意志上的追求和企圖,不過是靈魂上的思想病,想找一個人,一件事,一處位置,容許我們的身心在這茫茫世界上有個安頓之所”。如此一看,人生或許很簡單,只不過我們在滾滾紅塵中所欲太多,把生活過的複雜了,錢鍾書在《圍城》中挖苦醜人時這樣說,“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除非他是壞人,你要懲罰他”,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嚇死,人醜也需要被尊重,錢鍾書果然是嘲諷一流的選手,一針見血啊。

《圍城》被很多人譽為現代的《儒林外史》,是因為錢鍾書在這部小說中,淋漓盡致地諷刺了知識分子,這種諷刺基於時代的和人性的原因,也基於錢鍾書個體的原因,先說個體的原因,錢鍾書是個不世出的天才,學富五車,通古博今,記憶超群,對看過的書可以倒背如流,精通英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多國語言,同時也是最純粹的學者,在學術上他不能容忍一丁點兒的虛偽和取巧,在這種目光注視下,一般的所謂“學者”要不可笑也就很難了,所以諷刺和挖苦也是他的一大強項,在錢鍾書看來,讀書而沒裝在腦子裡融合貫通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圍城》中諷刺更多的是基於對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鴻漸的克萊登大學假博士文憑,集中提現了人性的欺詐、虛偽,軟弱,對環境的無奈;又如李梅亭偷吃烤地瓜,陸子瀟以國防部外交部信封唬人,范小姐用不通順的英文假冒作者贈書給自己等等,舉不勝舉。方鴻漸在經歷了教育,愛情,事業和婚姻的失敗後,曾經這樣感嘆到,在小鄉鎮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到覺得排擠還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條微生蟲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擱它在顯微鏡下放大了看的,擁擠裡的孤寂,熱鬧裡的淒涼,使他像許多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彷彿一個無奏畔的孤島,捫心自問,做過這些事的似乎不止這些人,有時也包括自己,就好像我們在阿Q的臉上看到自己的相貌特徵一樣,就想毛姆曾經說人性,“那時我還沒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做作,高貴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氣與大方,怨懟與仁慈,憎恨與熱愛,是可以並存於同一顆心中的”。所以在讀《圍城》的時候,你會笑,會心的笑,臉紅的笑,笑書上的人,笑身邊的人,也在笑自己,複雜的人性讓我們總是在不斷地糾結和迷茫,不斷地選擇和捨棄。所以不論你身處城內還是城外,想要衝進去或是走出來,緊要的是都不要忽略當下的生活,忽略美好的時光,畢竟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