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人民教師,地震中丟棄學生的範跑跑,如今怎麼樣了?

北大才子,人民教師,地震中丟棄學生的範跑跑,如今怎麼樣了?

題記:

今年的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世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但是還是有很多利己主義者出現在公眾面前,不顧他人安危。

所以人性是兩面的,世界有好人,就會有壞人,“精緻利己主義者”也會在災難面前暴露本性。

這不禁讓人想起來了12年前在地震中丟棄學生的範跑跑。

01 寒窗苦讀終成人民教師

範美忠,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隆昌市。

小時候,範美忠家境貧寒,兄弟姐們共5人,父母都是種莊稼的。上學的費用也是家裡省吃儉用攢出來的。

這種生活條件似乎早早地將利己主義刻在了範美忠的性格里。從小的艱辛,讓他深知只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2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

北京大學歷史系

大學畢業後,他決定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就職於四川都江堰市光亞學校。那時他的心理路程我們不得而知,也許是想回饋社會,也許是想教書育人流芳百世。

北大才子,人民教師,地震中丟棄學生的範跑跑,如今怎麼樣了?

正如在範美忠曾經供職的《教師之友》雜誌的同事李玉龍所說:

“從為人來看,美忠是一個很單純的人。言行合一、文行合一。同事、朋友和他交流,完全可以坦誠相見,沒有任何障礙和阻力。據我們所知,他也是一個很孝順的兒子。”

02 道德與義務

汶川地震發生後,範美忠在網上刊登了《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歷記》一文。

細緻地描述自己在地震時所做的一切以及過後的心路歷程,稱“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女兒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

此文一經發表,迅速在網上發酵,被網友譏諷為“範跑跑”。

北大才子,人民教師,地震中丟棄學生的範跑跑,如今怎麼樣了?

“我從來不是一個勇於犧牲自己而去拯救別人的人”

範跑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表達對人性的反思,包括對自己在那一瞬間表現的深度思考。逃跑並非來自於自由主義,逃跑就是一種本能。

留下救人是英雄,跑了是普通人,是正常的。那麼範跑跑錯了嗎?

關於道德的標準,一直存在兩種聲音。

其中一種就是,人類被一種名叫道德的東西壓抑了本性,因為一旦違背了道德,就會被一股更強的群眾力量制裁,所以壓抑了自己的貪婪、慾望,他們被這股力量壓得喘不過氣之後卻自願成為這股力量的幫兇,再將仁義道德束縛在其他人身上。也就是所謂的道德綁架

範跑跑就是這種觀點的堅持擁護者,以犧牲生命來成就一種道德崇高感,這樣的價值觀他並不認同。

北大才子,人民教師,地震中丟棄學生的範跑跑,如今怎麼樣了?

然而他卻不知,在道德之上,還存在著義務與責任,這才是人類立足之本。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為人師表,他有義務有責任對他的學生負責,有義務去救助和組織學生疏散。

立德樹人,敬業愛生,作為老師,更不應該在網上炫耀自己的逃跑,強調所謂的追求自我的精神,

並且把自己抬升到“實踐自由主義的人”的高度,另外他還去詆譭所謂的豆腐渣工程。

他口口聲聲吶喊自由包容解脫束縛,但是自由二字,從來不意味著拋棄廉恥和對崇高者的敬意。有人遭遇搶劫,其他人可以視若無睹,但是當看到有見義勇為的人,人們會用仰視的目光送去敬意,而不是反咬一口,說你們都是被仁義綁架了的,你們都是偽善。

所以,逃跑本身沒錯,是人性的弱點。他的錯在於跑了之後還高調發文,將自保行為上升到追求自由和公正的高度,試圖得到公眾的理解。

倘若他的觀點得到認可,是否說明救人的老師變成了“對家庭不負責任,拋棄妻女去救學生”。

這顯然是不對的。

03 如今的範跑跑

後來的範跑跑怎麼樣了?

北大才子,人民教師,地震中丟棄學生的範跑跑,如今怎麼樣了?

因為發生了範跑跑事件後,學校裡高度重視這個問題,於是無限期推遲他的教學工作。

然而範跑跑畢竟是北大畢業的,還是有真才實學的,至今仍然從事教育行業,近期還有出書的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