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依山傍水,白鶴棲息。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在深圳龍崗區龍崗街道羅瑞合居民小組,一座坐西南朝東北,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客家圍屋靜謐佇立。它擁有一個極具詩意的名字——鶴湖新居。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鶴湖新居所處之地原來依山傍水,自然環境良好,據說曾吸引大批白鶴前來棲息,因此水名鶴湖,山名鶴湖小山。
  當年,龍崗羅氏家族在此聚族而居。歷經200多年滄桑,鶴湖新居愈顯古樸,盤坐在龍崗城市的一隅,見證著勤勞善作的客家兒女們代代繁衍生息。
  鶴湖新居總佔地面積約25000平方,包括月池、禾坪、圍屋三部分。1996年被原龍崗鎮政府闢為深圳市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2002年被列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它由廣東興寧客家人羅瑞鳳在清代乾隆年間開始興建,是集生產、生活、防禦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客家圍堡。整座建築由內外兩圍環套而成,中心為府第式三堂二橫。圍屋以祠堂為中心,閣、樓、廳、堂、房、井、廊、院、天井、過道等建築互相關聯,隔而不斷,守望相應,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作為深港地區城堡式圍樓的典型代表,鶴湖新居集閩、贛、粵客家圍屋的精華,綜合了粵東北地區堂橫屋、圍龍屋和四角樓的要素,並雜糅許多廣府建築元素,體現了客家文化與廣府文化的交融,是深港地區客家人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開發深圳東部的歷史見證。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1996年,原龍崗鎮政府將鶴湖新居闢為客家民俗博物館。館內收藏各類客家傢俱、勞動工具、生活用品及族譜等文物400餘件。基本陳列《客家生活起居室陳列》、《客家勞動工具展示》、《客家民俗風情展》等,較為生動地展示了客家先民勞動、飲食、婚嫁等諸多生產、生活場景。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客家民俗博物館還收藏了1835年清道光皇帝賜羅兆雄(瑞鳳長孫)的大夫第匾等重要文物。該匾為木質,長201釐米、寬75.5釐米、高3釐米,正楷“大夫第”三字凸出平面。是客家民俗博物館鎮館之寶,1999年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廊 | 被這座鬧市裡的客家圍屋驚豔到了!

  青翠綠竹、參天古榕映襯,灰黃的老圍屋古樸中透出生機,莊重處閃現靈動。鶴湖新居為現代都市人提供的不僅僅是一處休憩之所,更是一座豐盈的精神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