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秦嶺,綿延不絕,被尊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大小山峰數不勝數,終南山、太白山、華山、代王山、玉皇山、鰲山、武當山……不僅從地質風貌上構建了莽莽秦嶺的主體骨架,而且成為道教文化的聖地、中國隱士文化的發源地,成為芸芸眾生追尋自我真諦的一片淨地。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莽莽秦嶺

走進秦嶺,道教始祖老子的身影無處不在。八百里秦嶺似乎是中國大地一座專門為道家文化而誕生的聖地。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懸崖邊上的道家道觀

千年之前,白頭皓首的老子辭官西行,騎上一頭青牛,走上了尋找心靈淨土的歸隱之路。就在老子即將到達函谷關的前幾天,函谷關令尹喜登上關樓,舉目遠望,天地之間,紫氣東來,尹喜頓覺,不日之內將有聖人經過,於是更衣沐浴,靜候老子到來。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仙氣十足的秦嶺風情

尹喜的誠心打動了多年來述而不著的老子,於是這位洞穿天地的大哲學家,在秦嶺山脈東首寫下了《道德經》。700年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本土宗教,以《道德經》為教義經典讀本的教派——道教,在秦嶺破土而生。老子也被推上了道教聖壇,成為道教最高尊神——太上老君。自此,秦嶺山脈就一直籠罩在道教文化的神秘氣息之中,成為中國大地仙氣飄逸的文化聖山


道教第一洞天 皇室御用的湯峪溫泉

秦嶺山脈東西綿延1600多公里,就在莽莽秦嶺集結千山萬嶺跨入關中大地之際,一座舉世矚目的高峰在秦嶺山脈中段的陝西省太白、眉縣、周至三縣交界處橫空出世,這就是中國大陸中東部第一高峰、大秦嶺主峰太白山。

太白山海拔3771.2米,拔仙台一帶孤峰刺天,終年積雪不化,是我國青藏高原以東唯一可以看到雪山景觀的地方,也是華夏第一奇觀——“太白積雪”觀賞地。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眉縣湯峪溫泉

作為終南仙境的起點,太白山自古就是眾多修行者、隱士和歷史締造者心嚮往之的精神聖地。最早與太白山結緣的神仙,是那位神通廣大、友善和藹的太乙真人。太白山之所以又叫太乙山,就是因為太乙真人曾在此修煉。所以在民間,人們至今相信太白金星是太白山主神。西漢成帝時期,太白山就建起神祠,祭祀谷春神。道教誕生後,太白山被封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一洞天,於是,遊仙隱士、高道真人往來穿行於太白山,隱居修行。太白山也從秦嶺眾多山峰中脫穎而出,成為凝聚道教文化的高峰。

在太白山北麓的湯峪口,有一處太白山湯峪溫泉,那裡山環水繞,古木蔥鬱,景色如畫,是享受“溫泉水滑洗凝脂”的休閒勝地。太白山湯峪溫泉有大泉三口,日湧水量400多噸,水溫經常保持在60℃左右,水中含有鉀、鈉、鐵、碘等多種礦物元素。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太白山湯峪泉

從西周開始,被酈道元盛讚“沸湧如湯,可醫百病”的太白山湯峪溫泉,就是帝王后妃的御用洗浴之地。公元前220年,秦始皇西巡,從咸陽城出發,最先到達的地方就是太白山。秦始皇在湯峪溫泉沐浴淨身後,派盧生上太白山向隱士討教了長生不老之術,才起駕踏上漫漫西巡之路。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美輪美奐的湯峪泉

在漢代,雖然先後有包括漢武帝在內的四位皇帝到太白山洗浴、避暑、祭祀,但與唐朝皇帝對太白山溫泉的痴愛相比,還是略有遜色。長安近郊本來就有華清池供皇室享用,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還是捨近求遠,頻頻來到太白山洗浴休閒。據記載,隋文帝楊堅曾在此建“鳳泉宮”作為避暑洗浴之地,唐玄宗曾三臨其地,賜名“鳳泉湯”。太白山是神仙居住的神山,神山流出的溫泉,自然就是神泉了,尋常人也會生出“不是神仙勝似神仙”的奇妙感覺來。


太白山草醫的信仰 猴子行走的採藥路

在太白山行走,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太白山上無閒草,遍地都是寶。”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太白山中藥材

有人統計過,太白山漫山遍野的植物中,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草藥有1415種之多,居全國八大藥山之首,遊一次太白山,就等於讀了半本《本草綱目》。公元7世紀中期,孫思邈兩次隱居太白山長達數十年,完成了傳世醫藥學經典《千金要方》,巍峨神秘的太白山也成就了他的“藥王”形象。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忘記名字的名貴中藥材

上山採藥,下山治病,是古代生活在太白山的人擺脫病魔的唯一途徑。在漫山遍野中草藥的支撐下,“太白山草醫”也就自然而然地傳承了下來。在秦嶺許多村落的集市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老人蹲踞於街市一角,身旁五顏六色的布袋上擺放著從太白山採來的太白參、太白米、祖師麻、靈芝等草藥,以望聞問切的方式給人治病。這些人,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太白山草醫。他們既擁有識別太白山優良草藥的本領,又從太白山道士那裡學來一些道醫知識。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太白山藥材

對每一位採藥工來說,上太白山,向神山索取所需之物,是一件極為莊重的事。莊大夫回憶到,上太白山採藥前幾個月,師傅就開始做準備。除了採藥所需的工具和乾糧外,選擇黃道吉日最為重要。臨行之前,還要舉行隆重的拜祭藥王和土地神儀式。朝著一座高峰或一片叢林燒香跪拜,祈求神靈保佑之後,他們尋找珍貴草藥的旅程才會順利安全。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懸崖邊上的採藥人

採藥人的一生,是在懸崖峭壁上度過的。莊大夫說,跟師父採藥那些年,他走了世界上最難走的路。“從漢中到關中的官道,本來就夠難走了,採藥人走的地方,只有猴子才行走!”

“我師父就是靠太白山的藥材看了一輩子病。現在太白山的藥材少了,到我這裡看病的人也少了。”我們離開的時候,莊大夫還坐在那一堆裝滿藥材的布袋中間,遠遠望去,就像坐在採藥人曾有過的黯淡的記憶裡。


終南山樓觀臺問道 神仙與隱士的修煉之地

不深入到秦嶺主脊,就不會理解終南仙境的真正含義。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仙都

漢代以前,秦嶺被稱作“南山”或“終南山”。而真正意義上的終南山,是指秦嶺北坡陝西周至、戶縣、長安、藍田一線的山嶺。終南山挺立在長安以南,莽莽蒼蒼,隔天絕地,超凡脫俗的神仙、功成身退的名士,都在這裡找到了歸宿。而這一切的緣起,都與老子落腳樓觀臺有關。老子離開函谷關之後,大致就是沿著渭河南岸與秦嶺北麓之間的谷地,經華山、驪山、長安,而後向南到達終南山麓的樓觀臺的。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終南山道觀

樓觀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老子時代。據樓觀臺現存的《樓觀先師傳碑》記載,這裡原本是精於易理八卦的尹喜結草為樓、觀察天象的地方。後來尹喜將老子帶到這裡講經傳道,看準的就是終南山遠塵囂、脫俗累、棄俗世的安謐幽靜。兩千多年來,以樓觀臺為中心的終南山,幾乎成了神仙出沒,道士修煉的絕佳之地。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道家氣息

樓觀臺現已被建成森林公園,沿著平坦曲折的山徑向上走,兩邊的竹海、松林和飄拂在蒼翠山嶺上的幾絲白雲,一下子就讓人有了超然塵世的感覺。在樹木蓊鬱的曲徑裡拐幾道彎,山林裡冒出一座古塔樓,那就是老子說經臺。尹喜陪伴老子到達樓觀臺之後,就在這座突兀的高崗築起說經臺,請老子講解《道德經》。戰國秦漢時期,圍繞著說經臺,樓觀臺裡住滿了隱士和方士。秦始皇還在公元前219年,親自到尹喜結樓處行祭祀之禮。到了隋唐,李淵追認老子為其遠祖,樓觀臺得到了執政者前所未有的風靡,朝廷賜米賞帛,擴建樓觀臺。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歷史的傳承

在說經臺入口處,有一座尊唐高宗武德年間歐陽詢隸書撰寫的《大唐宗聖觀記》碑,記述了樓觀臺的歷史和李淵修葺樓觀臺的史實。據說這是歐陽詢留給後世的唯一一通隸書石碑,碑文開首一句話就是:“夫至理虛寂,道非常道,妙門凝渺,無名可名。”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求仙問道

退避山林,遠離世俗,清風明月,閒雲野鶴,是中國曆代隱士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終南山南麓的紫柏山深處,有一座張良廟。一位曾經輔佐劉邦縱橫天下,叱吒風雲的謀士在功成名就之後突然隱居山林,吸風飲露,辟穀修煉,過起了逍遙的生活。在張良廟留存的碑刻中,從清代的于成龍,到民國時期的馮玉祥、於佑任,甚至連何應欽都對這位亂則進,成則退的“英雄神仙”充滿了敬意。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終南山隱士

真正的隱士其實已經與神仙境界近在咫尺。在道家看來,隱居修煉的根本目的是遠紅塵,棄雜念,悟天機,然後讓自己的靈魂從俗身肉體裡脫離出來。道教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在48歲時,遇上八仙中的呂洞賓和鍾漢離,受到點化,決意拋棄名門生活,到終南山掘洞穴居,就是在巖洞隱居的七年時間裡,他將禪宗、理學和道教的養生學結合起來,創立了自己的學說。

八百里秦川,仙氣飄逸的道教聖地

返璞歸真

“隱士是中國保存最好的秘密之一,他們象徵著這個國家很多最神秘的東西。”美國著名作家比爾·波特在談論中國古代隱士時說。那麼多的神仙、隱士、名士匯聚於終南山,在古道上、廟宇裡每行走一步,我的內心都會激起一陣神秘而清澈的喧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