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劉永坦、錢七虎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致敬!劉永坦、錢七虎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合計285項(人),其中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技合作獎5人,授獎總數比2017年增加5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錢七虎院士。

劉永坦,82歲,自力更生研製了我國首部全天時、全天候、超視距、海空兼容的海防預警裝備,創建了我國新體制超視距探測理論體系,實現了國家海防預警科技的重大原始創新;錢七虎,81歲,系統建立了從淺埋到深埋、從單體到體系、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的工程防護體系,解決了核武器空中、觸地、鑽地爆炸以及新型鑽地彈侵徹爆炸等關鍵工程防護技術難題。

致敬!劉永坦、錢七虎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致敬!劉永坦、錢七虎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衡量科技創新和重大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之一。2018年度本市共有47項牽頭及合作完成的重 大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全國獲獎總數的16.5%,連續第17年獲獎比例超過10%。47項獲獎項目中,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佔全國38項國家自然科學獎的7.9%;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7項, 佔全國6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的10.4%;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7項,佔全國17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21.4%。在高等級獎項中,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中,上海參與1項;20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上海牽頭 完成1項。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上海科技為國家國防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上海獲獎項目呈現以下特點:

1、基礎研究是高新技術的源泉,為技術進步開闢新的方向,促進新興產業的形成。上海聚焦重大科學問題,組織實施基礎研究計劃,形成穩定的研究隊伍,一批優秀的中青年科學家在關係長遠發展的化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基礎前沿領域取得突破,逐步實現從跟蹤向原始性創新、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的轉變。據悉,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率為14%,“七取一”,競爭異常激烈。今年上海獲獎的三個項目第一完成 人均同時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科技創新必須把國家重大需求放在首位,堅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變革趨勢,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 發展和事關國家安全的“卡脖子”問題,切實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打破西方技術封鎖,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戰略產品。比如,大尺寸激光薄膜元件製備技術一直是制約強激光技術發展的瓶頸,美國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並禁運。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邵建達教授團隊發明了缺陷探測與抑制、全頻域波前控制、納米精度膜厚控制及敏感層應力調控等原創、核心、關鍵技術,在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激光損傷會議組織的激光損傷閾值國際競賽中取得最好結果,為國家重大專項激光裝置的技術路線選擇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撐。

讓我們向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致敬!!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