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女婿,春節該回父母家過年嗎?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如果條件允許,都會不遠千里回到家裡和父母團聚。

過年,對中國人來說更有著有著特殊的意義。過年,意味著辭舊迎新,新的一年要重新出發;意味著家人團圓,在外的遊子無論怎樣,總要回家;意味著成長一歲,要變得更加成熟,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而子孫春節團圓,更是億萬中國父母美好的心願。

上門女婿,春節該回父母家過年嗎?


一般過年大年初一都是在自家過的,這一天,兒孫齊聚一堂,熱熱鬧鬧,就是好兆頭

快中午了,婆婆早早在準備午飯。我和妯娌在打下手,幾個孩子在院子裡玩鞭炮,真正雞飛狗跳,公婆卻不允許批評一聲,說孩子一年才能回來幾天,見不得孩子哭。

老人辛苦一年了,是該休息一下了。我和妯娌下廚,婆婆卻不肯,說我們都上一年班了,都辛苦,她會動,不勞動我們,只好給她打打下手。

廚房裡,婆媳幾個開開心心的聊一年到頭在外所見所聞,客廳裡,爺幾個也在圍著火爐侃大山,爽朗的笑聲洋溢在小院上空

上門女婿,春節該回父母家過年嗎?


“奶奶,奶奶,二爺和二奶回來了!”我們趕緊迎了出來。

沒想到在市裡的二伯和二伯母今天會回來。

二伯看見幾個孫輩趕緊發壓歲錢,面上高興,眼裡卻是無盡落寞。

一邊看他們熱鬧玩耍,一邊感慨:“還是自家孩子好啊,說什麼初一都不會去別人家過年。”

知道二伯家事,趕緊安慰,在哪裡過年都是一樣的,都是形式,只要平時親就好。

二伯也算家族裡的驕傲,退休前在電業局上班,並有著不錯的職位。

只有一個女兒,招了上門女婿(堂姐夫是因為當初弟兄多,兩個哥哥都已成親,輪到他時,父母已經無力給他成親),費心給女婿找了好的工作,並有了兩個孫子。家裡是二層別墅,自己住一層,女兒住一層。

按說,一切都挺好,但樹講枝葉為源

改變在伯父退休後,女婿在職位上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先是要求給兒子改回本姓,如果不改,就要離婚,堂姐這些年也沒有上班,根本沒有話語權。為了女兒,答應了,我們也勸·,凡事想開些,只是一個姓,誰帶大誰親。

沒料今年,女婿一家直接帶孩子回家過年了,而六歲的孫子居然很開心的說,回家看爺爺了,親爺爺在老家。

老小孩老小孩子,七十多歲的二伯二伯母居然因為孩子一句話氣哭了。

初一,別人家熱熱鬧鬧的,老兩口就租車回老家和侄孫們團聚了。

怎麼說,在親情上,覺得堂姐夫不地道,但作為個男人,一個四十多歲功成名就的男人,誰不願意衣錦還鄉?如非情況特殊,誰不願意孩子冠上己姓?

上門女婿,春節該回父母家過年嗎?


入贅也可以說是招婿,並且入贅在古代也是一代代的流傳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即使被那麼多古代所不齒,卻仍然成為一種習俗,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古代時有少數是有獨生女,並且家中產業比較大,沒有男子繼承。所以女方家中需要勞動力,需要養老接代。第二個,是總有一些男子家境貧寒,並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他。所以,即使被別人鄙視,他們也只有妥協。

其實,入贅在現代依然存在,早就大不同於傳統,所謂的入贅多半有名無實。在城市裡基本上不存在了,就是男方婚後住女方父母家,大家最多開玩笑說是入贅。在部分農村尚有殘留,只是也不完全如傳統。

上門女婿,春節該回父母家過年嗎?


在知乎裡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出生於農村,在一線城市工作,女友是當地人,我和女友是真心相愛打算結婚,但獨生女友家裡要求我做上門女婿。如果做上門女婿,我估計親戚朋友會暗地裡瞧不起我,而且爸媽也不太同意。如此糾結不下,內心彷徨無計,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當時群裡主要有兩種類型回覆:

A:這都什麼年代了還糾結上門不上門的問題?只要有利於你們倆的感情和生活,你儘管大膽地做上門女婿,自己怎麼開心怎麼來,過自己的日子讓別人說去吧!

B:你可以試著說服你的準岳父岳母,表示將他們當做親生父母對待,但讓他們放棄上門女婿的想法,否則你作為男人的尊嚴何在?

這個問題看似庸俗,實際上反映中國人的價值取向的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

對這個男生而言,外界評價是當了上門女婿之後來自親朋的背後的眼光和言論,而他自己真實的感受就是:如果因為雙方父母的反對而取消了這門親事,那麼失去的便是和愛人長相廝守的機會;或者雖然結婚了,但這個問題沒有完全解決,裂痕和矛盾一直橫亙在自己和兩方家長心裡;而最理想的,便是採取一些辦法讓自己以及各自的父母都滿意。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且看10年以後,20年以後,人生終究不能完美,總得有所取捨。

上門女婿,春節該回父母家過年嗎?


理想的家庭生活有兩種:

一種是戰友,妻子和自己同堅守共進退,一同抵抗狂風暴雨,一起分享幸福的果實,也會在寒冬的時候抱著取暖。

另外一種是港灣,自己一個人在外奮鬥,妻子是家裡永遠守候的暖燈、熱湯、避風港。

如果家不是精神交流與內心的踏實安放處,要這豪宅豪車又有什麼用?

上門女婿,春節該回父母家過年嗎?


現在家裡子女都少,家裡最多兩個孩子,兒子女兒對於父母養老來說基本上一樣了。如果女方家在城市,男方家在農村,為了以後生活更方便,選擇住女方的城市,也可以理解。

而社會的發展,最好的還是夫妻組建現代模式小家庭,如果經濟條件不夠需要跟父母同住,以方便為標準而不是按照性別決定住哪;不存在清晰的嫁娶關係,雙方老人都來一起過年或輪流:共同贍養雙方父母,沒有誰家優先或為主的習俗;男女雙方都要參與社會工作,夫妻分擔共同家務。

凡不是真正為子女的幸福快樂著想,而是固守傳統觀念固執一些愚蠢做法的父母,都是自私而短視的。

人只需對自己負責,一個人不可能也不需要迎合所有人的期待。

在人類目前的進化階段,做決定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真實的感受。每個成年人都需要、也只能為自己負責。

(部分資料來之直呼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