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

關於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說出了所有農民的願望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農耕文明的古老國家。自古以來,農民都是統治階級的基礎,統治階級稱雄爭霸,你方唱罷我登場,最受苦的還是農民。古代有很多詩人寫了一些反映農民疾苦的古詩,哪首讓你覺得最有感觸呢?下面來跟隨小編一起來看解讀一下。

描寫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

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唐 ·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兩首詩都是唐代李紳寫的,第一首幾乎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被父母老師教過,農民種地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汗水換來的。第二首雖然沒有第一首那麼普及,但是也流傳甚廣。小編也覺得這一首對於農民的悲慘命運刻畫的更加深入,到處都是農民種的地,糧食大豐收,但是還是有種地的農民被餓死,這對農民來說實在太不公了!

描寫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

陶者

宋.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做陶器的農民,雖然每天日日夜夜幹活,把門口的土都挖光來做陶器,但是家裡缺窮的連一片瓦片都買不起,反觀那些養尊處優的城裡人,一點泥土都不碰,卻能住豪宅大廈,這簡直就是當下的真實寫照,農民辛辛苦苦一輩子湊不齊一套房子的首付,而那些城裡的富人,很容易就能買起很多套房子。貧富差距如此之大,令人心酸!

描寫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

農家

唐.顏仁鬱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寫一首詩寫的也很生動形象,天不亮父子倆就趕著牛去耕田。到最後人和牛都累到沒有力氣了。農民如此辛苦,而有些不識五穀的達官貴人還以為糧食是自己從天里長出來的。這種人真是無知,不瞭解農民疾苦,簡直令人氣憤!

描寫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

田上

[作者] 崔道融[朝代] 唐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

這首詩恐怕會勾起很多農村人的回憶,描寫了農民趁著下雨天不亮就到田裡幹活,可以說很形象了。記得小編的爺爺奶奶有時候也會趁著下雨,天不亮就去地裡插紅薯苗,等到他們插完回家的時候小編還在打呼嚕。為了生活農民有些時候要從老天爺口裡奪食,可以說是非常常不容易的。

描寫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

傷田家

唐. 聶夷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這首詩寫於晚唐,當時政治腐敗,昏庸當道,加上連年戰亂,農民生活苦不堪言,而朝廷還要徵收繁重的賦稅,導致農民青黃不接,只能飲鴆止渴,把新絲新戶賣掉來活命。農民多麼希望當權者能夠看到民間疾苦,聽聽農民的呼聲,來解救農民於水火之中,可惜只是一個幻想,歷朝歷代真正瞭解民意,為農民著想君王太少了。

描寫三農疾苦的古詩,第一首婦孺皆知,第三首當下寫照,最後一首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古詩了,如果你還知道有什麼描寫農民疾苦的古詩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