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农疾苦的古诗,第一首妇孺皆知,第三首当下写照,最后一首

关于三农疾苦的古诗,第一首妇孺皆知,第三首当下写照,最后一首说出了所有农民的愿望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古老国家。自古以来,农民都是统治阶级的基础,统治阶级称雄争霸,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受苦的还是农民。古代有很多诗人写了一些反映农民疾苦的古诗,哪首让你觉得最有感触呢?下面来跟随小编一起来看解读一下。

描写三农疾苦的古诗,第一首妇孺皆知,第三首当下写照,最后一首

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唐 ·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李绅写的,第一首几乎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被父母老师教过,农民种地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汗水换来的。第二首虽然没有第一首那么普及,但是也流传甚广。小编也觉得这一首对于农民的悲惨命运刻画的更加深入,到处都是农民种的地,粮食大丰收,但是还是有种地的农民被饿死,这对农民来说实在太不公了!

描写三农疾苦的古诗,第一首妇孺皆知,第三首当下写照,最后一首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做陶器的农民,虽然每天日日夜夜干活,把门口的土都挖光来做陶器,但是家里缺穷的连一片瓦片都买不起,反观那些养尊处优的城里人,一点泥土都不碰,却能住豪宅大厦,这简直就是当下的真实写照,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凑不齐一套房子的首付,而那些城里的富人,很容易就能买起很多套房子。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令人心酸!

描写三农疾苦的古诗,第一首妇孺皆知,第三首当下写照,最后一首

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写一首诗写的也很生动形象,天不亮父子俩就赶着牛去耕田。到最后人和牛都累到没有力气了。农民如此辛苦,而有些不识五谷的达官贵人还以为粮食是自己从天里长出来的。这种人真是无知,不了解农民疾苦,简直令人气愤!

描写三农疾苦的古诗,第一首妇孺皆知,第三首当下写照,最后一首

田上

[作者] 崔道融[朝代] 唐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这首诗恐怕会勾起很多农村人的回忆,描写了农民趁着下雨天不亮就到田里干活,可以说很形象了。记得小编的爷爷奶奶有时候也会趁着下雨,天不亮就去地里插红薯苗,等到他们插完回家的时候小编还在打呼噜。为了生活农民有些时候要从老天爷口里夺食,可以说是非常常不容易的。

描写三农疾苦的古诗,第一首妇孺皆知,第三首当下写照,最后一首

伤田家

唐.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这首诗写于晚唐,当时政治腐败,昏庸当道,加上连年战乱,农民生活苦不堪言,而朝廷还要征收繁重的赋税,导致农民青黄不接,只能饮鸩止渴,把新丝新户卖掉来活命。农民多么希望当权者能够看到民间疾苦,听听农民的呼声,来解救农民于水火之中,可惜只是一个幻想,历朝历代真正了解民意,为农民着想君王太少了。

描写三农疾苦的古诗,第一首妇孺皆知,第三首当下写照,最后一首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古诗了,如果你还知道有什么描写农民疾苦的古诗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