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常見疾病


 水質惡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餌過量所引起的水汙染以及過濾器汙穢所引起的有害質的積存。只要每日的投餌適量,以及適當掃除過濾器與水質調整都可以防止發生。雖然適當的換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換水,這樣對孔雀魚會有傷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如果過度清潔過濾器,也同時洗掉繁殖的有益菌,從而導水質惡化。 2. 水溫的變化孔雀魚是屬於變溫動物,會隨著周圍環境的水溫度變換體溫的。水溫不論高或低都有礙魚體機能正常的運作,尤其水溫的上升或低下,對孔雀魚是最大的致命傷。結果體內的代謝不順,食慾也低下而會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節早晚過度落差很多。 3.粗魯的接觸魚身孔雀魚的身體表面是特別纖細而易損傷,所以利用魚網撈起時,要特別小心,否則體表一但損傷,細菌會從傷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魚網而用手撈起時,也不要用指甲損傷魚體。請特別留意。 4.帶進病症孔雀魚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計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魚的感染,若將新購入的孔雀魚放於水族箱內時,一定要先行確認,是否有病症或先養於檢疫缸觀察三、五天,確定無病症再放入。


  一般常見的病症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白點病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白點病

1.白點病症狀:魚體全面會出現直徑1mm以下的白色細點,並且一定會從各鰭發病之後再擴散至全身,如不予處置時,將會漸次衰弱不久就會死亡。這是淡水魚典型病症。儘管孔雀魚發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說完全不會發病,所以大意不得。原因:白點蟲等纖毛蟲所寄生引發的病症,其體表的白點即是寄生蟲的本體。寄生蟲的外圍的表皮呈白色狀者也有,白點愈多則表示寄生狀態愈為嚴重。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燒尾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爛身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爛身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針尾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爛尾

2.針尾,燒尾,爛尾症症狀:是從尾鰭開始附著黃白色粘著物。不久,再蔓延至各鰭,並漸次糜爛。尤其病情進行時,鰭部會呈爛腐狀,甚或斷落尾鰭都有。因食慾大減,不久連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療,發病雄魚較多,是其特徵。原因:遭受卡拉姆那裡斯細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徑為傷口,而受傷大部份由於魚只之間的爭鬥,粗魯的接觸所引起的居多。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水黴病

3.水黴病症狀:棉花病,但正名為水黴病,多在春冬秋溫度較低的三季出現。水黴寄生於體表棉花狀,先期寄生部位在尾鰭邊緣和背鰭的邊緣,不久蔓延至全身而腐爛皮膚,尤其病情進行時水黴繁茂部份會腐爛掉落都有可能。而到了患病中期以後就會失去食慾,游水也欠活潑,不久將會死去。原因:除了水溫過低外,體表的傷口或錨蟲,魚蝨等寄生所引起的傷口,由水黴科的真菌著生引發二次病症者。真菌大都是飼餵活餌帶進來的居多。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鬆球病(立鱗病,炸鱗病)

4.松球病症狀:又名立鱗病。全身的鱗片豎起魚體,全面也會鼓滿,病名是因為看似松球般乃有此名。如病情進行則魚鱗會剝落,於是不能再游水而導致死亡。原因:遭受野羅孟那斯細菌感染所引發。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棉口病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棉口病

5.口腐病症狀:口部外圍或頰部附近呈白棉花狀而不能再進食,不久,蔓延至腮部將會導致窒息而死。原因:與爛尾病一樣,卡拉姆那裡斯細菌感染為原因。輸入孔雀魚帶來的新感染症狀:鰓部腫脹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強呼吸,並且合閉尾鰭而不時在搖頭,做不自然的游水動作,不久,魚體呈白濁狀而衰弱致死。原因:由輸入孔雀魚帶進來的細菌為感染因素。而一旦發現感染的魚只時,必須隨即隔離於其它魚缸。初期者,只有換水可改善。治療: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殺菌劑來進行藥浴,大部份的情況都會有所改善。若仍然無法痊癒,原因可能在於一些導致細菌性的感染的因素,並未消除,如水溫過低,死魚未撈出等。


孔雀魚常見疾病

孔雀魚腸炎症狀

6.腸炎​:病魚往往是吃了腐敗變質的食物造成的​。這個病的病因太清楚不過了,都是飼養者餵了過多的食物造成的​。病魚症狀為不愛吃食,魚體消瘦,腹部收縮​。​


患水黴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質,應撈除死魚或殘餌,並趕快換水,而松球病可能要優先改善水質,藥浴除去水中的病原,待魚較有食慾後,用細菌治療的藥餌餵食。至於爛鰭、爛尾等外表症狀的魚只,換水並佐以藥浴,情況也能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