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的猪——论郭璞之死

知天命的猪——论郭璞之死

郭璞

郭璞,鼎鼎大名,南北朝时人,被奉为风水始祖,传说占卜祸福没有不准的,还善诗歌,可以说是一代天才人物。

晋元帝时,司马氏皇权衰弱,世家门阀左右政局,这就是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敦企图起兵造反,找来郭璞占卜下能不能成功。

郭璞神神秘秘的搞了一会儿,说:“不能成功。”

王敦自然很生气,你小子在这节骨眼跟我唱反调,怪不得有人说你暗中和朝廷勾结。王敦又问:“你再算算我寿命几何?”

郭璞说:“根据前面的卦象,您如果起事,灾祸必然不远;如果安心住在武昌,寿命还不可测。”(璞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往武昌,寿不可测。”

王敦已经出离了愤怒,小子我给你两次机会,你都没有珍惜,不要怪我心狠。王敦凶相毕露:“那你算算你自己寿命几何?”(敦大怒曰:“卿寿几何?”

郭璞说:“我今天就死。”王敦毫不客气,回头就把郭璞斩了。(曰:“命尽今日。”日中,敦乃收璞,斩之。

知天命的猪——论郭璞之死

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件事,当时王敦造反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就是说王敦来找郭璞其实只想听到一种声音,那就是大吉大利,马到成功。王敦要利用郭璞这位鬼神专家为自己起兵制造舆论。

没想,郭璞不识相,接二连三说了恶心王敦的话。王敦最后要郭璞算算他自己的寿命。郭璞怎么答?

郭璞如果说,我的寿命还很长。那王敦乐了,立马就叫人宰了郭璞,立马就证明郭璞其实算的根本不准,所以前面说的造反不能成功也是狗屁。

郭璞如果说,我今天就死,从逻辑上说还有一线生机,因为王敦如果今天杀了他,就一定程度证明他算的很准,就一定程度证明自己造反不能成功,这是王敦不想进行的推理。

逻辑上有了生机,但王敦怎么咽得下这口气?所以综合考虑,不管郭璞怎么答,都是死路一条。事实也是如此,郭璞非常悲剧性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推倒前面的种种,假设郭璞一开始就说好话,说王敦您老人家肯定大吉大利,马到成功。这样一来,郭璞能逃过一劫,但也把自己和王敦捆在了一起,成了王敦造反是天命所向的倡导者。那么在王敦集团造反失败后,等待郭璞的还是被处理掉的命运。

也就是说,当王敦把造反这件事向郭璞咨询的时候,郭璞已经陷入一个天才也解不开的难题中,已经难逃厄运。

郭璞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他不是能掐会算,未卜先知吗?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郭璞这人的致命缺陷在于“揣摩天命而忘其性之中含者也”。

知天命的猪——论郭璞之死

王夫之

什么是性?王夫之秉承了宋代张载的气一元论,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世界是由气这种物质组成的,人也是由气凝聚而成。气在凝聚成人的时候当然不是随便凝聚的。

如果任何事物都是随便凝聚的,那么人为什么会是人,猪为什么会是猪?显然,当气凝聚成一样东西的时候,必然是根据一定的理。也就是说,人在成为人的时候,已经有人理蕴含其中了。而这人之所以为人的理就是人性。所以,王夫之说:“性者,生之理也。

王夫之的观点非常朴素。我们可以把这个人理理解为人的基因。我们之所以长大了是人,猪之所以长大了是猪,是因为我们有人的基因,而猪有猪的基因。我们在长成人后,就具有了实现人的各种功能的可能,而这些可能全部组合在一起就是人性。

人会说话是人的一种可能,人有性欲是人的一种可能,也就是说,会说话和有性欲都是包含在人性之中的。有的人会变成好人,有的人会变成坏人,好人或者坏人都是人性的一种可能。如此推导,每一个人的人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王夫之说:“

性非初生成形而一成不变。”显然,人性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固定的状态。人的气和外界的气不停的处于交换的状态。所以,人是可以被外界影响,甚至发生本质的变化。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是说人的先天秉性有些差别,但不大,从根本上说是趋向同一的,因为每个人都具有成善成恶的可能,也就是完整的人性。你成为了恶人,只因你的善良的可能没有发掘或者被掩盖而已。你成为善人,只因你的邪恶的可能没有发掘或者被你的自我修养所摒弃而已。

习相远,说的是习惯或者说习气对后天人性的重大影响。社会环境、人与人的交往一方面有让纯真堕落的危险,另一方面也有让邪恶净化的希望。更进一步讲,人和禽兽的真正区别在于人具有了修行道德的可能,这是人性真正可贵的地方。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儒者,肩负的使命往往是通过自身的修养体悟,进而在交流中影响别人,使他发现自己人性可贵的地方,使他从一个可能的人变成一个确然的、区别于禽兽的人。

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

”王夫之认为这是孔子完成以心尽性的宣言。所谓以心尽性,就是一个人有意识的完成了人性的各种可能趋向于完人(天人)的境界。一个人只有在对罪恶的恐怖有了真切的体悟,进而有了面对的勇气,他的善良才是坚强和真实的,他的善良才能真正战胜自己内心的邪恶。这样的人胸中自然有一股浩然之气,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一举一动皎然无迹,却是威武不屈,富贵不淫。

讲了一大套理论,把郭璞同学撩在一边半天,让我们冷静的抽出身来,从整体上再思考一下人与外界。人和外界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交换系统,从理论上说,外界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改变外界。

但实际往往是,一个人想要在一时之间改变大的环境是异常困难的。所以,改变世界的可行步骤一般是先改变自己,再通过自己改变别人,然后越来越多的人一起改变世界。用专业术语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道天命是知道外气的变化,知道人性是知道内气的规律。郭璞精通占卜,明白外气的变化,对天下大势了然于心,知道王敦造反必然失败。但显然,郭璞对人性以及人与外界的关系是无知的,他满足于对天命的揣摩,而不知道积极的去影响事件的变化。他知天知命,却不知人不知性,所以他对一切要发生的事件无能无力,徒呼奈何,最后自己也搭了进去。其实,查知王敦会不会造反,何须知道天命,只要知道王敦这个人的习性就能八九不离十了。

作为真正的儒者,不会刻意揣摩天命,因为他将辅佐上天,为天地立心。但作为真正的儒者,不能不知道人性,不能不知道人性有别于禽兽的可贵之处,不能不知道人性可以改变的危险和希望。

王敦造反的心性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一般人只看到他造反时横天塞地不能自已的丧心病狂,好像是万难改变的,却不懂得在平日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改变他,把造反的灾祸消弭于无形。

所以不懂得人性、不能掌握人性的人知道天命又有什么用?就像一头猪知道天命又有什么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