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閨蜜聚會,聊天聊到最後聊什麼?

男人。

“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妻子婆婆住在一起,最難的是什麼?

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是解決不了的..”.

和女朋友旅遊,繞不開的一個詞是什麼?

方向感。

”別跟我提什麼方向感,我對方向一竅不通..”.

這些問題就像狗皮膏藥一樣煩人,我們總是認為,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自己無力改變的,進而導致我們習慣性地放棄努力。

這種表現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習得性無助。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習得性無助”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它是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消極地面對生活,經常沒有意志力去戰勝困境,而且相當依賴別人的意見和幫助。

印第安人訓大象的辦法很奇特。象從小就被拴在一根木棍上,費勁全身的力氣, 也掙不脫。多次失敗後,他就認為這輩子掙脫棍子是不可能的,即使長大,也不想去碰那根棍子。

成年大象是沒有能力去掙脫棍子嗎?不是,在它的心裡就已經認定這是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沒有什麼不可以實現,沒有什麼不可以改變。

其實只要願意學習,願意努力,很多東西是有機會改善或實現的。

01

願意學習,願意努力的人,總能改寫命運

夢想不是定數,其實只要願意學習,願意努力,夢想是有機會實現的。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2019世界盃奪冠

2019年9月24號,中國女排在郎平指導的帶領下,主力隊員發揮神勇,替補小將沉穩冷靜,中國女排3-0戰勝肯尼亞隊,成就了世界盃8連勝。

這8連勝來之不易,當然含金量也高的嚇人,一共只打了26局。

這是什麼概念呢?

有7場比賽0封對手,其中包括3-0幹掉了老對手美國隊。3-2戰勝最大的苦主巴西隊。

女排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為了比賽勝利願意去學習,願意去努力。

此次奪冠之前,朱婷作為主力得分隊員,經常被別的強隊研究。現在朱婷也在主動求變,搶速度,打戰術,力圖打亂對方部署,和隊友形成精密配合,張常寧全力保障一傳,保證進攻有效。

堅持不懈地努力和不斷學習的精神是中國隊連勝的不二法寶。

中國女排球員有多努力,作為她們的家人深有感受,隊員王夢潔媽媽說:我一年才見女兒兩面!

有人說中國女排的努力只能在賽場上看見。那請看看下面這個故事吧。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朱婷扣球得分

世聯賽澳門站時,主力隊員全部到達澳門,6大邊緣國手依然在北京基地孜孜不倦的訓練著。她們從巴西迴歸之後,就在基地刻苦訓練。即使是這一次,她們沒有跟隨大部隊出征,6人依然不氣餒,努力著為下一次的出征準備。

很多有習得性無助的人都給我們這樣一種誤區:人生的一切都是定數。

但事實證明,願意學習,願意努力的人,就一定不會差。這次中國女排的連勝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擺脫習得性無助呢?

02

表揚自己就是第一步

勵志演說大師尼克·胡哲一生下來就沒有雙臂和雙腿,只在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趾頭的小“腳”,他自稱“小雞腿”。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這樣的身體條件去上學難免被同學欺負。

8歲時,他非常消沉,”他回憶說,“我衝媽媽大喊,告訴她我想死。

13歲那年,尼克·胡哲看到一篇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介紹一名殘疾人自強不息,給自己設定一系列偉大目標並鼓勵自己完成的故事。

從此他開始接納自己,積極評價自己,他對自己說

“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改變不了;未來的還未到來,我們也無法把握。面對人生的困惑,愚鈍,猶豫,無奈。,……我只想說:快樂進行時,幸福進行時。而且我相信,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作到。不是嗎?” “人生最可悲的並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人們經常埋怨什麼也做不來,但如果我們只記掛著想擁有或欠缺的東西,而不去珍惜所擁有的,那根本改變不了問題!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 “如果你失敗了,再站起來。

“只要你一天沒有放棄,那麼你就還沒有失敗。” “認為自己不夠好,這是最大的謊話;認為自己沒價值,這是最大的欺騙。”

通過長期訓練,他殘缺的左“腳”成了好幫手,它不僅幫助他保持身體平衡,還可以幫助他踢球、打字。他要寫字或取物時,也是用兩個腳趾頭夾著筆或其他物體。

就是靠我表揚激勵,他完成了正常人都難以逾越的成績。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21歲大學畢業並獲得會計和財務規劃雙學位。

他創設“沒有四肢的人生”非營利組織,在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1500多場演講。

就像“海豹人”尼克·胡哲成功的表達的一樣:一切都有改變的可能,多積極評價自己,在生活壓的你喘不過氣的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點掌聲。路還長,別失望。

03

學會正確歸因就成功了一半

所謂“正確歸因”,就是把某些行為的背後動機歸結到正確的方向上去。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羽生結弦

羽生結弦,日本花樣滑冰傳奇人物,一個征服全日本的少年。

2歲時,患上了哮喘,折磨著他弱小的身軀。

7歲時,看到“冰上皇帝”普魯申科行雲流水般的動作,使他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開始接觸滑冰。

他有哮喘,不能承受高強度的練習。可別人練20次,他練60次才罷休。

他發了狂地練,就算練到吐也要練。

別人說他有哮喘,加上易傷體制是練不好動作的主要原因,每天都能聽到議論的聲音:你看他有哮喘是練不好的,說他還不聽,沒救了。再練下去不僅滑冰沒成績,身體也報廢了。

一次又一次失敗,但他並沒有歸因是命運的不公、運氣太菜、身體條件不夠。他相信通過他的努力,他的時代將會來臨。

“做不到的話,就做到做得到為止;

做得到的話,就做到完美為止;

做到完美了的話,就做到無論多少次都能完美為止。”

一遍一遍地摔倒,爬起,他在冰面上像個沙包不停的摔打著。

2014年,索契奧運會。羽生在跳躍時太過緊張,也出現了重大失誤。

最後,他以與陳偉群不到5分的差距,奪得了奧運金牌,站到了最高點,可就算如此,他的不完美表演仍然惹來非議:天生哮喘的人就不適合冰場,失誤這麼大,得了冠軍也丟人。

一些媒體諷刺他是“摔跤冠軍”,說他是最差的一屆。

明明是贏了,卻顯得那樣狼狽和無奈,他只能苦笑,語氣隱忍而堅強“以後無論何時何地,都做到零失誤完美演繹。”回國後更加刻苦地練習著,一遍一遍騰空落地,因為他知道:哮喘是不影響他下次零失誤拿世界冠軍的。他要用實際行動回應那些質疑聲。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2018年11月,俄羅斯站,王者歸來。14天內4次刷新成績,第16次打破世界紀錄。

歐洲解說員稱讚他:“這世上有許多優秀的運動員,還有偉大的運動員,在這之上,是羽生結弦。”

央視主播也感嘆:“我不能說跟他在目前處於同一時代的選手,或許是一種悲哀,但事實上羽生結弦現在的這種狀態,真的是無人能超越。“

有的人會把失敗歸命運,運氣。即便偶爾成功也會被他們歸因為運氣好,這些不當的歸因,最終使人產生很強烈的習得性無助感。

羽生結弦最可貴的地方,不是把失敗歸因於命運,他覺得自己不夠努力。

04

最後一步“提高自我效能感與成就動機”

高成就動機的人是什麼樣?簡單的說就是:在逆境中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很多人事請還沒開始做就想:

我自己做不了這個方案;

我自己拿不下這個客戶;

我自己考不上一本好大學;

婆媳關係是不可調和的;

我找不到男朋友。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對自己完成任務的能力持懷疑和不確定的態度,因而傾向於制定較低的學習目標以免失敗。遇到挫折時,他們往往沒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會放棄。

做出改變第一步,先要提升自我效能感。

習得性無助:使我們一“喪”到底終極魔鬼

史泰龍在米高梅90週年

1976年,史泰龍帶著劇本《洛奇》去拜訪電影公司。

第一遍拜訪下來,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開始第二輪拜訪,失敗。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

經歷過1849次閉門羹後,史泰龍找到了願意投資的公司,並擔任了男主角。

票房突破2.25億美元,並奪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

高自我效能的人在做某件事之前,就對自己的水平有個判斷,不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其實習得性無助是個底層邏輯,可以整合延伸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婚姻 ,愛情,教育,親子,職場。沒有那麼可怕,只是一個心理的問題。

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或者不可能實現的,其實只要願意學習,願意努力,很多東西是有機會改善或實現的。

我聽過:努力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很舒服。

我也聽過:努力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絕對不會成功。

一般人感冒知道吃藥喝熱水,如果放任不管,會發展成肺炎,習得性無助,是一種情緒感冒,久病不醫,對心理的傷害不可逆轉的。

羽生結弦說:努力會說謊,但努力不會白費。

沒有什麼不可以實現,沒有什麼不可以改變,克服習得性無助是第一步。

如果努力不能解決問題,請調整好自己,再更努力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