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降半旗誌哀簡史:首次為普通民眾降半旗 是為哀悼三名記者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新中國降半旗誌哀簡史:首次為普通民眾降半旗 是為哀悼三名記者

那麼下半旗誌哀是怎麼由來的呢?

據說在1612年,英國在斯圖亞特王朝帶領下已經確立起了自己的海上霸權,日不落帝國的版圖正在不斷完成。當時有一艘名為“哈茲.伊斯”的英國船隻正在美洲大陸的北海岸探索通往太平洋的航道。在這次探險航行中,船長不幸去世,在回英國的途中,船員們將桅杆上掛半期,緩緩駛入泰晤士河。這種哀悼方式後來被許多船隻所效仿,以後又發展到陸地上下一半旗幟。這種誌哀方式莊重並讓人肅然起敬,最終英國政府正式承認了這種誌哀方式,在有國家元首或重要人物去世時候,都要下半旗誌哀,並逐漸成為了全世界通行的一種最高誌哀方式。

新中國降半旗誌哀簡史:首次為普通民眾降半旗 是為哀悼三名記者

在中國下半旗的哀悼方式在民國時就有。

1915年5月9日,袁世凱作為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全國教育聯合會決定就每年的5月9日定為“國恥紀念日”。

在當時的上海、湖北武漢、河南開封要求在全市範圍內五九國恥日當天,全市均下半旗誌哀。1938年5月9日,湖北武漢在下半旗誌哀的同時,還要求全市停止娛樂宴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降半旗誌哀的方式繼續得以執行。

1950年10月27日,中央書記處書記,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任弼時在北京逝世。五星紅旗首次在升到杆頂以後,再緩緩的下降到旗頂與杆頂間的距離為旗杆全長的1/3處,開啟了共和國史上降半期誌哀,對逝者生命尊重的先河。至此以後,五星紅旗每當有國家領導人逝世以後,均降半旗誌哀。

新中國降半旗誌哀簡史:首次為普通民眾降半旗 是為哀悼三名記者

五星紅旗除了在國家領導人去世的時候降半旗,也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降半旗誌哀,其中規格最高的當屬蘇聯領導人斯大林。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後,從3月7日至3月9日全國下半旗誌哀,並停止一切宴會和娛樂活動。

1990年6月28日通過的國旗法,對降半旗做出了具體規定,除了國家主要領導人逝世外,還規定了三種情形:一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傑出貢獻的人逝世; 二是對世界和平或者人類進步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逝世; 三是發生特別重大人員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時,可以下半旗誌哀。

1999年5月7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了美軍轟炸機發射的導彈的襲擊,造成正在使館中工作的新華社記者邵雲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不幸犧牲,同時炸傷數十人,使館館舍嚴重損毀。

5月12日,在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降半旗為使館遭襲事件中遇難的3名中國記者誌哀,這也是中國首次為普通民眾降半旗誌哀。

新中國降半旗誌哀簡史:首次為普通民眾降半旗 是為哀悼三名記者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後,舉國悲痛,為了緬懷逝者,敬畏生命,5月19日至21日被定為了全國哀悼日,中國也開啟了首次為災難中普通百姓降半旗誌哀的先例。

今天全國各地,根據國務院政令降半旗為新冠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誌哀,不僅僅是我們對每一個逝去生命的最高尊重,更是全國人民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眾志成城,負重前行,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相信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必將克服困難,戰勝疫情,並贏得這場沒有硝煙抗疫戰爭的偉大勝利。

降半旗誌哀除了對人以外,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也曾在國外享受過這樣的特殊禮遇。

1972 年中日建交以後, 中國曾送給日本4只熊貓。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有兩隻大熊貓不幸去世。當大熊貓不幸去世消息傳出後, 日本全國下半旗誌哀, 並召開了大型追悼會以示哀悼。

1983 年, 美國一隻剛剛出生的熊貓幼崽死亡, 總部設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下半旗誌哀, 因為這個基金會的會旗是以大熊貓為標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