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走不親,水不打不渾

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當中,你是否經常有這樣的困惑,就是我想和這個人搞好關係,那我怎麼和他交往呢?求他辦點事吧,怕人家煩我,主動去幫助別人吧,害怕人家懷疑我另有所圖。就是在這個求人幫人的分寸上很多人拿捏不準,那麼增廣賢文有兩句話把這點說得很透,第一句話呢就是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任它酒價高。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呀對別人沒有任何要求,你啥時候萬事不求人,那你的人緣就能好點。為什麼,那是你不求人,不麻煩人。別人在你這沒有任何負擔,就像喝酒似的,我不喝,你那酒再貴跟我沒關係,這就是“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任它酒價高”。


人不走不親,水不打不渾

那麼這話說的對不對呢?它有道理的,因為你不求人也不給人帶來麻煩,人家確實覺得你沒負擔,可是你什麼事都不求人,這隻能做到別人不討厭你,但是你想和別人建立固定的關係,這就比較難啦,所以增廣賢文下邊還有第二句話,是這個層次一個豐富和遞進,這話怎麼說,就是人不走不親,水不打不渾,這水你不打它不渾,這人呢,你不走動不親,你不求我,我也不靠你,老死不相往來,要想親近還得走動,走動總得有主動的一方吧,或者我主動的求你,或者我主動的幫你,所以這第二句話是提升人際關係的一個要害,人不走不親,水不打不渾,那麼在這個方面呢,我想很多朋友在生活裡都有體會,你最好的那些哥們朋友,往往是你經常求他們辦事的人,相反你從來不求的那個人,你可能跟他很平淡,在這一點上中國歷史上有一段出了名的好朋友詮釋了這一點,什麼呢?管鮑之交,管仲,鮑叔牙。兩個人是春秋時代的人,他倆都在齊國,這個鮑叔牙家裡有錢,管仲很窮,那麼管仲提出來咱倆既然是朋友,我求你點事,咱倆做點買賣吧,但問題是我本錢少,你多出點我少出點鮑叔牙說行啊,過了一段時間賺了一點錢呢,照理說應該是誰出的錢多分的多吧,沒有,管仲不僅自己拿走啦甚至不給鮑叔牙留,說我家還欠著別人的錢呢,我先拿走還欠債,好不容易到年底啦,掙點錢啦,一分紅鮑叔牙應該拿大頭的,管仲拿了大頭,給鮑叔牙留了一點,連鮑叔牙家裡的僕人都看不下去啦,說主子你交的什麼朋友什麼爛人呀,你那樣的幫他最後他這樣的對你,鮑叔牙說別這樣,他家困難,他確實需要這些錢,我跟他做買賣就是為了幫他,咱們少掙點,不賠就行。


人不走不親,水不打不渾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都投軍打仗,一到衝鋒陷陣,鮑叔牙在前面管仲在他身後躲著,可別有啥把我傷者,等到一有敗退的時候,你看那管仲撒開的跑,比誰都跑的快,有人就跟鮑叔牙說你交的這是什麼朋友啊,貪生怕死的鼠輩,絕對夠不上大丈夫,鮑叔牙就替管仲開脫,這你們不知道管仲家裡有老孃在,你說他死在戰場,誰養活老孃呢,過了一段時間管仲她母親去世啦,管仲這時候上戰場很勇敢,很快就得到提拔,後來在齊國呢,他們當上了兩個王子的老師,管仲就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但是這兩位公子的父親齊襄公昏庸不到,這兩個王子有可能被害,所以倆人紛紛就跑到外頭去啦,後來呢等到齊襄公出了事之後,齊國需要一個國君,管仲鮑叔牙各自輔佐公子糾,公子小白來爭這個君主之位,最後鮑叔牙和公子小白獲得勝利,公子小白為了報仇,因為當年管仲為了阻止公子小白回到齊國,偷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差點把公子小白弄死,這時候公子小白把公子糾逼死,把管仲抓住要殺,鮑叔牙說不能殺,大王我告訴你管仲的才能是我十倍,我勸說他輔佐你,肯定比我強,結果又是鮑叔牙高風亮節把自己的位置都讓出去啦,這樣管仲為相國,保著公子小白,就是後來春秋五霸的齊桓公,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管鮑之交,我們就發現管仲呢大事小事都折騰鮑叔牙,反而鮑叔牙跟他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成了中國歷史上一對有名知己朋友。


人不走不親,水不打不渾


這兩個人的交往就是剛才上文提到的“人不走不親,水不攪不渾”它體現了朋友交往當中非常重要的原則,這就叫鏈接原則,什麼叫連接原則呢?你求人辦事,這人比你強,你不求他呢,他覺得咱倆啥關係沒有,你求他之後呢,他就覺得在利益上倆人產生了一個鏈接關係,咱倆鏈接上了,那麼這種鏈接上之後,他就會覺得在你這,第一個你和我有關係了,我就本能的關注你了,今後有事我可能還持續的幫你,第二個我在幫你,你求我。我載你這找到一種優越感,我就願意跟你在一塊待著,你想想誰願意整天跟一個比自己高多少倍一見面咱就得點頭哈腰的,你跟這樣人接觸肯定難受,但是呢對方見你一面點頭哈腰你就願意跟這有人交往,所以他在你這找到優越感啦,這種鏈接效應就發揮作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