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來憶王獻唐:祖父臨終留給我最後一句話是念書

半島記者 張文豔

王福來先生是王獻唐三子王國華之子,是王獻唐先生非常疼愛的孫子。對於與祖父相處的點點滴滴,王福來先生印象深刻,每每聊起,都不禁淚目。時隔多年,雖陰陽兩隔,然而,祖孫間真摯的感情愈加濃烈。

王福来忆王献唐:祖父临终留给我最后一句话是念书

為湊經費變賣家產

當時選擇南遷,山東省立圖書館沒有人願意跟隨,因為那意味著流離失所,我祖父有年邁的繼母,以及妻、子,一家子人,當時上南方的人都帶著家眷,唯獨祖父將家人送回老家,他說家裡有幾畝良田,我什麼也給你們留不下了。因為家產他大都變賣作為南遷路費了,我們家在青島觀海路13號還有房子,本來想賣掉的,由於日軍侵佔青島,賣不掉,最後他是東湊西借的錢,借條上都列有名單。

王福来忆王献唐:祖父临终留给我最后一句话是念书

和日本人打筆仗

祖父在日記上說,在他南遷之前,早就有日本人來找過他,因為他在日本的名聲很響,這源於一場筆仗。日本有個學者叫高田忠周,他寫過一本中國古文字研究的鉅著,叫《古籀篇》,引起轟動。然而,中國的文化被日本人搶去研究,實在有些丟面子。祖父三天三夜沒睡覺,幹什麼?找高田忠周的毛病,很快,祖父寫了一篇《評高田忠周》,發表以後,日本學界一片譁然,都很佩服祖父。高田忠周當時已經70多歲了,比我祖父大三十多歲,他還以為祖父和他一樣是位老者。他專程攜帶家人趕到濟南,一進當時祖父位於大明湖的家門,全家跪下了,祖父出來問你們是誰,他說我是來找王獻唐先生拜師的,麻煩你給通報一下,祖父說我就是王獻唐,高田忠周愣住了,他沒有想到祖父這麼年輕。祖父連忙將他扶起,兩人徹夜長談。

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日軍侵華,祖父覺得必須保護文物,否則日本人不會放過這些寶貝。

王福来忆王献唐:祖父临终留给我最后一句话是念书

不該忘記的李義貴

跟著祖父南遷的有兩個人,一位是後來的大學問家屈萬里,一位是李義貴。李義貴先生應該被重視,他非常忠厚老實,在護書南遷中功勞不小。

他比我祖父小20歲,是濟南附近農村人,早年到濟南打工,在大明湖拉洋車,山東省立圖書館就在這附近,他經常拉我祖父,祖父覺得這人忠誠可靠,就招到了圖書館做雜工,祖父日記中多次提到李義貴。由於他踏實肯幹,很快被提升為副保管,其實就是看倉庫。他看得非常認真,進出嚴格,後來祖父宣佈南遷,在當時的工作人員中,只有他願意跟隨。那時候他也結婚生子了,但他拋家舍業,跟隨南下。回來後,妻子早已改嫁。

我小時候出去玩,都是他揹著我,只要我父親去他家,他不管幹什麼都會站起來說三少爺,並忙著給我父親倒水,我父親堅決不受,他說,我不是看你們,我是因為獻老,他對我太好了。

護書南遷時,他曾說過:“我生是圖書館的人,死是圖書館的鬼。”

王福来忆王献唐:祖父临终留给我最后一句话是念书

難忘祖父臨終囑託

祖父去世至今是家人的遺憾。

當時祖父自己在病房裡感覺渴了,其實高幹病房身後有鈴,護士隨叫隨到,祖父不願意麻煩別人,就把茶杯放到肚子上,用一隻手去拿暖壺,然而,倒水後他的手抬不起暖壺來了,滾燙的熱水汩汩地倒到了肚子上,如果及時被發現還可以,但他燙傷後還不摁電鈴,直到醫生查房時才發現,他肚子上全是燎泡。這個意外加速了祖父病情的惡化。1960年11月13日,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11月15日晚上8點多,祖父清醒了一些,睜開眼睛四處看,我母親問他:“找福來?”祖父點點頭,我連忙到祖父的面前,祖父看著我說:“唸書,唸書,唸書……”這是祖父留給我的最後一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