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讀書會:拆書稿中歷史類書籍應該這樣拆

導讀: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對歷史類書籍的拆書稿總被編輯退稿而苦惱,順著這條線索我去各大平臺的閱讀版塊看了下,還真發現了問題,那就是歷史類的拆書稿、講書稿的數量相對其他類別要少很多,而後對所有發佈的稿件進行認真細緻的閱讀,還真的發現這裡面有竅門,於是馬上提筆進行歸納總結,還真的從其中找出了寫作規律,今天就把歷史類書籍拆書稿的創作規律分享給大家。

立志讀書會:拆書稿中歷史類書籍應該這樣拆


一個好故事,必然有吸引人的開篇。

過去我們也講過,標題很重要,那麼開篇同樣重要,尤其是歷史類書籍!

比如說,我們來拆解某部以秦始皇為主角的歷史類書籍,你起了一個漂亮並非常吸引人的標題,但是開篇你在講秦始皇統一六國,那麼讀者和編輯都沒有興趣讀下去了。

如果你寫的開篇是秦始皇不為人知的秘密,還有一個歷史上不為人知的小人物影響了秦始皇去統一六國,那這個開篇就不一樣了,編輯和讀者都會帶著獵奇的眼光來看下去,總想知道這背後到底有個什麼樣的秘密。

立志讀書會:拆書稿中歷史類書籍應該這樣拆

還有你要寫陶淵明,開篇就寫《桃花源記》,此時編輯已經把你的稿件丟在一邊了。如果你講陶淵明辭官背後的故事,想來大家都喜歡聽。

其實這個在歷史上真的有記載,陶淵明辭官最大的原因就是工資低,外官職低,這些資料在網上都可以查到。

所以說歷史故事中出現的大人物,就要寫一些大家都不知道的事。

下面我們再說一說歷史書籍中的小人物。

所有的光環都被大人物給佔有了,其實在很多歷史事件當中,有很多都是小人物起到了關鍵作用或者是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但是隻要拿出來,都是異常的精彩。

比如說西漢年間漢景帝的妃子程姬,如果沒有這個小人物的偷樑換柱,大漢王朝的歷史都要重寫。

話說漢景帝有一次臨幸程姬,可是程姬來了月事,但那一天程姬不知為何沒有提前稟報,這在那個年代可是死罪,於是程姬以各種理由灌醉了漢景帝,讓自己的侍女唐氏代替了自己,其結果又是那麼的巧合,唐氏居然懷了漢景帝的孩子,這畢竟是皇室的血脈,沒有辦法,只能留下來,這就是漢景帝的兒子劉發。

這劉發有個兒子叫劉買,劉買有個兒子叫劉外,劉外有個兒子叫劉回,劉回有個兒子叫劉欽,這劉欽有個兒子叫劉秀!

而這個劉秀就是"光武啟事於桑田"的那個劉秀!這個歷史大家都知道的。

誰能想到漢景帝被個小人物給偷樑換柱,又讓個小人物懷上皇室血脈,並在一百多年後拯救了大漢王朝,讓大漢王朝又延續了200多年!

如果我們來拆解關於漢朝的書籍,那麼此類小人物的故事都是編輯和讀者感興趣的,因為大的歷史事件大家都知道,感興趣的便是那些少有人知的故事。

以小見大,從大的歷史事件中找到關鍵細節。

荊軻刺秦王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影視劇中也有描述,這麼大的歷史事件中很少有人會考慮到一個核心問題,刺殺計劃如此周密,為何會失敗呢?

大家都忽略了秦王身邊那個叫夏無且的待醫。

當時的場景是秦王被荊軻打的在宮中亂跑,就在荊軻快速追上秦王的時候,待醫夏無且用藥囊砸向了荊軻,秦王也正是利用這個機會拔劍刺殺了荊軻,而秦王被夏無且這一個動作所救,此後才有了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

夏無且做夢都不會想到,他用藥囊這一砸,推動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

立志讀書會:拆書稿中歷史類書籍應該這樣拆

而在我們創作拆書稿的時候,遇到大的歷史背景以及大的歷史事件時,我們可以多去查閱一些資料,而這些資料當中往往都會有我們想要發掘的細節。

人們都對大人物的出身感興趣。

大唐盛世,在營州柳城有一個叫阿使德的女巫,也就是今天"跳大神"的,有一天這個阿使德莫名其妙的就懷孕了,數月之後生下一個男孩,於是人們就覺得這個很不吉利,這兩個人必將危害大唐,有人就想辦法要用火燒死這母子倆,於是阿使德就帶著孩子逃跑,後被突厥將軍安波注所救,阿使德就嫁給了安波注,而阿使德的孩子也被起名叫安祿山。

而正是這個安祿山讓大唐盛世不在,結束了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的盛世,對中國之後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立志讀書會:拆書稿中歷史類書籍應該這樣拆

歷史類的書籍並不難拆解,只要我們善於發掘那些"故事背後的故事",一定可以創作出讀者喜歡的拆書稿。

我們來做一個總結:

1.做一個漂亮的開篇,不只是標題,開篇也要吸引人。

2.大事件背後,那些小人物的故事更精彩。

3.從大的歷史事件當中抓細節。

4.給大人物一個認祖歸宗的機會。

感謝閱讀,更多關於拆書稿、講書稿、書評的創作技巧,請搜索微信公眾號“立志讀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