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學生學習成績截然不同?

入學機會的平等、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課程設置結構的合理......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每一位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做法,這將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家長心中的天平一旦失衡,不僅不利於孩子成長,而且還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損害。

孩子差異的真正原因

1. 同一個班級中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們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

很多家長平時對孩子不管不顧,考卷一出,成績差了就大發雷霆,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

2. 當人們談論兩個孩子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兩個孩子的家長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發現你有一個有問題的小孩,不要尋找他的問題,先反過來,在自己身上尋找問題。

正如寂靜老師說:“父母是原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出了問題,首先要從原件找原因。

3. 同在一個班級,學習的內容是一樣的。

每堂課都有老師的教學標準,孩子吸收快慢得看他自己,老師和家長不能揠苗助長。

有的孩子理解力強、進步明顯,有的孩子基礎偏弱,得靠自身後天發力。

4. 付出和回報永遠是成正比的。

孩子是一朵嬌豔的花,老師不能因為孩子能力弱提出放棄,家長也不能因為孩子小不懂事不管不顧。

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便不會進一步被髮掘,也許下一次就會有驚喜,然後持之永恆,靜待花開。

5. 作為教育先行者,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

老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

6. 家長如果希望孩子成績好,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起,安靜地打開一本書。

如果你不能要求自己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7. 閱讀改變一生。

孩子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暫時無法克服的障礙也就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從別人的故事中領會生活、學習要領。

8. 給孩子刻意留白。

寫文章、字畫都講究留白,教育孩子也要適時留白。

靜靜地坐在孩子身邊看他拿著身邊的玩具、書籍自由任性玩耍,春天陪他賞花、撿枝條,夏天陪他淌水、玩泥巴,四季不停轉,只要陪在他身邊的始終是你就好。

9. 孩子最終的道路由自己掌握。

你確定什麼樣的路才是孩子最好的人生道路?你知道他真正需要什麼?

老師是孩子教學的導師,家長則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可以指引,但是不能操控哦!

10. 分數不能決定孩子發展方向。

一次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偶然的,在孩子取得高分的時候不使他沾沾自喜,在孩子失利的時候教他勇敢面對,不對他提出過高要求。

是否對孩子的生活、家庭教育負責任,這才影響了孩子發展的方向。

11. 孩子取得優秀成績,除了學校,有賴於家庭的培養。

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慾,這些素質,更多地有賴於家庭的培養。

12. 比分數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正直勤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

13. 多動富有攻擊性的孩子,受傷的其實是自己。

富有攻擊性的孩子天長日久,他們會成為人群中不受歡迎的孤獨者。當然,教師會竭盡全力,不讓這種情況發生。

作為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

現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14. 對於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於家長中。

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

15. 孩子的成績是家長的能力。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的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

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16. 能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孩子會很幸福。

孩子學習是艱辛的,這是一個爬坡過程,一旦上了路,對於您的家庭、對於教師,都是一件幸事。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然要竭盡全力引導、幫助他們,如果再能得到家長的幫助,那孩子將多麼幸福。

17. 當你的恐懼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孩子的問題也就越多。

通常孩子都是自由的心,他們像水一樣流動,他們很難被掌控,這使越想抓住、越想駕馭、越想掌控的你,越抓不住,越駕馭不了,越掌控不住。

18. 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週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19. 一天一小步,一週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

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展也就不一樣。

20. 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孩子,惟恐孩子發言表現的機會比別人少。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

沒有了靜聽和沉思為前提,所謂“積極發言”,只是為表現而表現的低效鬧騰而已。

21.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

今天的扶,正是為了將來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則問題越積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將不堪其苦。

22. 在教育之中,要解決小孩的問題,先解決你的問題,沒有一個有問題的家長,就不存在一個有問題的小孩。

23. 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所以你也不必苛責自己。

教育是一種自醒的途徑,向外勸導你的孩子,向內勸導自己。

在完成自身生命圓滿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橋,踩著這座橋,你回到了你自己。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三件事

興趣、習慣和性格培養。

在小學階段,家長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於學習成績,對小學階段的家長來說,有三件事要重要得多。

第一件重要的事: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很要緊,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有後勁,對學習沒興趣就完了。

這個興趣,既包括學習興趣,也包括學習之外的興趣。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孩子培養起一兩種興趣愛好。

剛開始可以廣泛接觸。

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後鼓勵他堅持下去。

第二件重要的事:習慣

一是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二是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三是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

從教這麼多年來,如果說我所接觸到的優秀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喜歡看書。

閱讀不僅可以促進語文的學習,而且可以促進一個孩子整體素質的提升,提升他(她)對世界的認識。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要靠父母培養的,而且這個習慣培養起來之後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終身受益。

家長要記住,在培養孩子一個新習慣、新興趣的時候,父母是要犧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的。

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在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家長有必要陪孩子做作業,快的一個月,慢的兩個月,幫助孩子把習慣培養好了再放手。

第三件重要的事:性格

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父母婚姻美滿、家庭氛圍民主和諧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陽光心態。

父母的感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會非常有幫助。

培養孩子性格的第二個要點是父母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

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爸爸媽媽責任最大,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樣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快樂。

要培養孩子陽光性格第三個要點是讓孩子開眼界。

眼界決定境界,家長有條件、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帶孩子多出去看看,同時在準備出遊或者參觀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學階段不分分計較,而是把孩子培養得心理陽光一點,培養出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對學習也很有興趣,這就很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