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祕!

北嶽恆山,曾名常山、恆宗、元嶽、紫嶽。1982年,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恆山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62公里, 東距雲岡石窟82公里,南至五臺山140公里,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4A級旅遊區。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恆山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8米。


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秘!


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遙望恆山奇峰聳立,山勢巍峨,遂叩封為北嶽。秦始皇執政封天下十二名山,恆山被推為天下第二山。之後漢武帝首封恆山為神,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嶽為王、為帝,北魏時,太武帝拓跋燾親自登臨恆山天峰頂。明太祖又尊北嶽為神。清代帝王,也派使者到恆山祭祀。才子名人文學家李白、賈島、元好問、徐霞客也都遊覽恆山勝地,留下了吟頌恆山的詩文。


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秘!


【行程安排】


恆山景區開放時間:夏季:08:00-18:00 冬季:08:30-17:30。


恆山索道起點位於嶽門灣,終點位於魁星閣西側的百草坪。開放時間為09:10-16:50。上行30元/人,下行25元/人,全程45元/人。1.2米以下兒童,現役軍人,殘疾人,革命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1.2米以上兒童、學生,憑有效證件可享半票優惠


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秘!


遊恆山一般不需要住宿。 如需住宿停車場旁有賓館,也可以選擇住在當地農民家中。恆山一日遊行程安排:可先遊懸空寺再登恆山,從後山下山;此路線不能反過來走,因為官方禁止從後山上山。也可以上午先登恆山,下午從前山下山再遊懸空寺。


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秘!


【景點介紹】


恆山主峰分東西兩峰,東為天峰嶺,西為翠屏峰。金龍峽居於兩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最窄處不過三丈,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時道武帝發兵數萬人在此劈山鑿道據守,作為進退中原的門戶。宋代楊業父子在此以險為憑,抵抗外族的人侵。


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秘!


恆山景觀中,果老嶺、姑嫂巖,飛石窟、還原洞、虎風日、大宇灣等處,充滿了神奇色彩,還伴有優美的神話傳說。


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秘!


懸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觀中的奇景。


苦甜井位於恆山半腰,雙井並列,相隔1米,水質迥然不同。一井水如甘露,甜美清涼、水井深數尺,取之不盡,可供萬人飲用,唐玄宗李隆基賜匾“龍泉觀”。另一井水苦澀難飲,成為鮮明對照。現苦井已封。


恆山松為恆山一景。“四大夫松”,古松根部懸於石外,緊抓岩石,傲然挺立,姿態雄健。在虎風門觀松,或立於丹崖上,或倒掛於絕壁問,如傘如翼如亭如龍如橋,千姿百態,儀態萬方。


出雲洞在後土夫人廟的不遠處山腰,晴日郎郎,洞口寂靜,陰雨來臨,洞口便游出縷縷白雲,引人遐思。


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秘!


【懸空寺】


懸空寺、應縣佛宮寺的釋迦木塔、渾源城內的圓覺寺磚塔、永安寺等,在中國古建築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在遼金時代,恆山是當時的文化之邦。書院學舍、摩崖題刻、楹聯碑碣很多。再加恆山山高風大,氣候變化劇烈,故建築多依懸崖峭壁而建,或開鑿石巖而成,形成了獨有的奇險特色。西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飛石窟內的主廟,始建於北魏,唐、金、元三代重修。明清時,恆山建築林立,祠宇樓臺聳峙巍峨,有“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之稱。恆山,作為道教活動的場所由來已久.傳說中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恆山廟,北嶽廟為主廟,還有寢宮、後士夫人廟、紫微宮。官亭、白虎觀、龍王廟、靈官府、關帝廟、文昌廟、奶奶廟、純陽宮、碧霞宮等廟宇建築,懸空寺為恆山第一奇觀。


懸空寺是一座建築在石壁上的寺廟。有趣的是,整個寺廟恰在山壁的相對凹陷處,上面的山崖和下面的山腳,都要更向外凸出去一些,猶如一個大漢在腰間佩著一塊晶瑩寶玉。曲裡拐彎的,走到寺的下面才驟然發現,寺所在處離山腳還有不少距離,須登幾十級臺階才到達山門;而那寺的山門,或礙空間限制,竟然相當狹小,兩人同時進出須適當側身,否則必有碰擦,抑或有個胖的,往門前一站,其他的人們,就再難進出啦。


國家5A級景點:傳奇恆山,笑傲江湖都是女弟子的門派大揭秘!


院子的寬度,大約兩米,長約十米,外側有石攔;因在山腰上,風光自然不錯,下面是山溝,對面是山崖,山崖的腰間,一條公路逶迤穿過,隱入山腰間的一個洞裡。


行走在寺裡,不僅通道狹,僅能一人通過,而且每到一個堂,不是要上樓就是要下樓,那些梯子也窄,只能一人通過,還有些地方,梯口還有蓋板,真是像極了,地道戰裡的翻口。


在寺裡上上下下一轉,堂室倒還不少,估計也有幾十間,而且有的地方,還不準進入。只是每個堂室,大多長而淺,有的堂室寬度,僅夠一人站立。


最令人驚詫的,是每處建築下,那些長長的木柱,從外面看去似乎整個建築都由它們撐著,其實到裡面去,仔細再觀察才知道,那些只不過是表象,真正支撐起整個建築的還是樓板下那些深深打入石壁中粗大的木柱,構成寺廟的樓板,就擱在木柱上,外面再用一些,長長的木柱,作為輔助支撐。


當初建這個寺建在這陡峭的山崖上,莫非在這裡曾經有什麼神異事件發生,還是有什麼深刻的寓意,看來這一切只能等以後才能知道緣由,或許永遠都是一個不解的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