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化底蘊深天地有五嶽恆嶽居其北
巖巒疊萬里
詭怪浩難測
北嶽—恆山


恆山


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山。其中,虎踞於偏頭關、寧武關、雁門關的三關稱為內長城的“外三關”; 而龍盤於東南邊的居庸關、倒馬關、紫荊關則稱為內長城的“內三關”,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的咽喉要道。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教之聖地。1982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山西渾源是北嶽恆山所在地,是明代“九邊重鎮” 宣大山西三鎮的咽喉要衝,也是塞上歷史名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距離大同62公里,道教聖地,自古為兵家據險以守之地,以豐富的景觀特色著稱於世。北嶽恆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與山東省的東嶽泰山、陝西省的西嶽華山、湖南省的南嶽衡山、河南省的中嶽嵩山遙相呼應齊名天下。
北嶽—恆山

據史書記載,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見恆山奇峰聳立,山勢巍峨,遂封為北嶽,為北方萬山之宗主。它西銜雁門,東跨太行,南屏三晉,北臨燕雲,一百零八峰延綿數百里,奔騰起伏,橫亙塞上,氣勢磅礴。


北嶽—恆山

恆山風景區分東西兩峰,東為天峰嶺,西為翠屏峰,雙峰之間一水中流,恍若天然門戶。兩岸峭壁聳立險似劍閣,是南北交通的咽喉。
北嶽—恆山

唐代詩人賈島曾有“天地有五嶽,恆嶽居其北,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的詩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遊記中寫道:“伊闕雙峙,武夷九曲,俱不足比擬也”。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恆山風景區扼關帶水,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北魏道武帝曾發兵數萬在此劈崖鑿道作為進退中原的門戶,宋朝楊家將也曾在此駐兵把守,至今還流傳著穆桂英大戰渾州的故事。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恆山風景區寺廟集中建於天峰嶺南麓的腹部,古建築群三十多處,亭臺樓閣構築雄偉壯觀,尤其是位於恆山西側翠屏峰的北魏建築懸空寺,巧奪天工,令人驚奇,歎為觀止。
北嶽—恆山

恆山風景區廟群和山、石、樹、洞互相映襯,交融相錯,形成十八景奇觀。這些景觀各有特色,有的以山水之秀而迷人;有的以傳說之美而動情;有的以建築之險而稱奇;景色天成,引人入勝。是走向森林迴歸大自然,貼近文化感悟內心的絕妙去處。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恆山十八景


第一景磁峽煙雨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磁峽即金龍峽,位於天峰嶺與翠屏峰之間,是出入恆山的天然門闕。
第二景雲閣虹橋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即古棧道,位於金龍峽最窄處。為南北交通要道。古人沿峽谷東崖絕壁間,鑿崖插木,飛架棧道。同時還修建過一座連接東西兩峰的高空飛橋,合稱為雲閣虹橋。
第三景雲路春曉
北嶽—恆山

即步雲路,從嶽門灣原北嶽山門(恆宗坊)至恆宗殿,稱十里步雲路。舊時一里一亭,一步一鬆,亭亭不同,步步入雲。沿路有大字灣、四大夫松等景觀。

第四景虎口懸松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即虎風口和懸根松,在步雲路的石階風口處。登臨此處,疾風颼颼,松濤陣陣,猶如虎嘯龍吟,故得名虎風口。
第五景果老仙蹟
北嶽—恆山

即果老嶺,位於懸根松北的登山途中,是上下恆宗的必經通道。據說是張果老在恆山修行時,倒騎仙驢上下山留下的仙蹟。
第六景危巖夕照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即夕陽嶺,位於果老嶺的東側,是一段插入雲天的萬仞絕壁,面西峭立。抬頭仰望,但見危崖欲傾,古松摩雲,險峰怪石,詭奇萬伏。
第七景斷崖啼鳥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即姑嫂崖,當地又稱“捨身崖”,是位於夕陽嶺中段極陡峭的一段山崖,傳說因姑嫂投崖而得名。
第八景幽窟飛石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即飛石窟,位於姑嫂崖北端,為一天然大石窟。據記載,4000多年前,舜帝北巡,至恆山腳下,忽有一石從恆山飛來,墜於帝前,帝遂起名為“安王石”。
第九景龍泉甘苦
北嶽—恆山

即苦甜井,位於白雲堂東側,建有一小亭,名玄井亭,亭內南北並列雙井,名玄武井。一井水如甘露,清涼爽口;一井水味苦溼,人不能飲,當地人習慣稱作苦甜井。唐明皇曾親下詔書,賜匾“龍泉觀”。

第十景茅窟煙火
北嶽—恆山

即三茅窟,位於白虛觀北紫薇閣旁斷崖上,傳說是西漢三茅真君修仙得道處。
第十一景金雞報曉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即金雞石,位於朝殿西鼓樓外,有一狀如古磬的青石,以石相擊,聲震幽谷,如金雞鳴叫,情趣絕妙。傳說是恆山金雞撿食了三茅真君失落的仙丹變成。
第十二景玉羊遊雲
北嶽—恆山

從朝殿瞭望東峰峭崖翠頂上,有白石累累,遠望如群羊吃草,在雲霧的推動下,別生情趣,稱為“玉羊遊雲”。
第十三景紫峪雲花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即紫芝峪,位於恆宗殿東側,是一道草木叢生,曲折幽奇的溝峪。
第十四景石洞流雲
北嶽—恆山

即出雲洞,位於紫芝峪東崖上。洞口旁刻有“白雲靈穴”四個大字,因此又稱白雲洞,亦名白龍洞。
第十五景仙府醉月
北嶽—恆山

即會仙府,位於朝殿西側,為恆山最高廟觀,傳說是仙人聚會之所。
第十六景奕臺鳴琴
北嶽—恆山


即琴棋臺,位於會仙府西北處,有巨石迸裂,裂石西南有一僅可容人的崖隙。
第十七景脂圖文錦
北嶽—恆山

即石脂圖,位於主峰天峰嶺東崖上,由五色卵石天然結成,約四尺見方。值中午,松蔭翠柏蒙圖上,遠望狀如剝落之古碑,中有蝌蚪文字,又似錦繡畫圖,實為奇景一絕。
第十八景嶽頂松風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

即主峰天峰嶺,登上恆山極頂,極目不知千里遠,舉頭唯見萬山低,煙嵐飄渺,松濤貫耳,北國萬山宗主之雄渾氣象盡覽無遺,恆山十八景盡收眼底,北嶽名山魅力令遊客依戀難捨。
北嶽—恆山

  • 山西渾源

  • 北嶽恆山

  • 神山聖韻

  • 九邊重鎮

  • 淵源厚重

  • 歷史名城


  • 北嶽—恆山

  • 渾源的恆山,不光有美景,還有的是歷史與情懷,看完恆山,讓你再“看山不是山”。


  • 北嶽—恆山


景區信息



北嶽恆山景區等級 AAAA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北嶽恆山門票 進山費17元廟群費30元纜車單程70元


北嶽恆山景區開放時間 夏季08:00~18:00冬季08:30~16:30


北嶽恆山地址 大同市渾源縣恆山南路

北嶽—恆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