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求之,殺人何妨

錢鍾書總結過古今中外詩文中的四種悲劇情境,第一種就是企慕情境。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求之,殺人何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便是企慕情境的絕唱。企慕情境的要點是:“看著對岸伸手嚮往”,可望而不可及,思而不得,求而不得;若得到了,就不是企慕,成了圍城了。用李敖的話說就是,結了婚,發現美女原來也便秘,很煞風景。與其看便秘,不如留一份完美遐想在夢裡,在隔水相望裡尋求詩情畫意,在單身狗的世界裡自我折磨。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求之,殺人何妨


《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是這麼幹的。農民工羅紘武返鄉愛上了美女萬綺雯,可萬綺雯是老大的女人,倆人私奔,卻被抓了回來,萬綺雯鼓動羅紘武槍殺老大,畢其功於一役,從此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繞天涯。

這時羅紘武面臨愛情和生命、女人和安全的兩難抉擇。為了愛情,殺人值得嗎?即便我殺了人,一定會得到愛情嗎?讓我去殺人的人會愛我嗎?她是不是條毒蛇?以後會不會咬我?能咬別人就不會咬我?可是我明明愛她,願意為她死……可這樣……我們不成了西門慶潘金蓮……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求之,殺人何妨


如果我願意亡命冒險,她又是一個溫柔可愛的姑娘,那豈不兩全其美?於是,這個深沉的渴望在羅紘武在電影院裡戴上黑色的3D眼鏡以後變成了現實:姑娘和他一起飛,溫婉依依;他成全別人私奔,完成拔槍。那時候,我們也帶上了3D眼鏡,在黑色的影院裡把自己內心的渴慕也變成了現實——誰還沒個夢中情人?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求之,殺人何妨


總是在失去之後,才知道殺人比失去容易得多。與其永失我愛,殺人何妨?可真的時間溯洄,你真的幹嗎?也許事件再次往復一次而已。

不過,畢贛在電影中用臺詞警告過:“世界是誤會組成的”。每個評論都在誤會,這個評論也是。不過有一點不會誤會:有人說看一遍看不出什麼意義,其實看多少遍也看不出意義。比起現實主義電影注重意義,這種唯美主義電影就像中國的神韻詩,注重的是情調。含混,多意,甚者是無意才是它的主旨;節奏緩慢、線索錯雜、臺詞詩(zhuang)意(bi)、音樂麻癢是它的招牌;它講究的是朦朧、空靈,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若窮追意義難免焚琴煮鶴。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求之,殺人何妨


怪不得在第55屆金馬獎頒獎禮出事以後,李安出來打圓場說“藝術是藝術,政治是政治”。也不管“藝術是藝術,政治是政治”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態度,早已經被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否定的事。我黨文藝思想是“在現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於一定的階級,屬於一定的政治路線的。為藝術的藝術,超階級的藝術,和政治並行或互相獨立的藝術,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我黨文藝路線是“文藝從屬政治”“文藝服從政治”。這意味著文藝必須講政治。經歷過《色戒》內地撤檔的李安,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看過在金馬獎上獲五項提名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難免會生出藝術無關政治的思想,即便作為評委也很難例外,何況像李安這麼感性的人。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求之,殺人何妨


從《戰狼》《紅海行動》的民族主義到《唐人街探案》《西紅柿首富》的民粹主義再到《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唯美主義,群眾的確升級換代了,已經從空洞的民族國家、金錢虛榮升級到了精神心靈,從暴民窮怕進化到了小布爾喬亞。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求之,殺人何妨


比之《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的確更加流暢嫻熟了,離王家衛很近了,離侯孝賢、李滄東還有一定距離。就像王維簡淡的畫風在畫裡是一流,而同樣空靈的神韻詩在詩裡卻永遠排在沉鬱厚實的杜甫後面只能算作二流詩一樣,這種唯美主義的電影在電影裡也只能排在現實主義影片後面屬於二流電影。談現實、談政治的電影永遠是一流電影,問題是談什麼樣的現實,談什麼樣的政治。如果你說現實主義電影很難成功,《我不是藥神》不答應;如果你說現實主義很難過審,那咱們還是閉嘴比較好——說什麼都會有人誤會;而且如果多嘴,天朝震怒,畢贛都會見不著,那就真成地球最後的夜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