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邏輯:站在概率的身後,只做正確事


成功者的邏輯:站在概率的身後,只做正確事


每個人都想成功,就像每個人都想發財一樣,彷彿一瞬間你就能因此獲得世間的一切。但,成功又談何容易。

成功,一定是逆大多數人而行,逆人性而行、逆世俗而行。

成功者的邏輯:站在概率的身後,只做正確事


股神巴菲特的辦公室裡,貼著一張美國棒球手的海報

成功者的邏輯:站在概率的身後,只做正確事


他就是對巴菲特投資理念影響極大的一個人——波士頓紅襪隊的擊球手:泰德,被稱為“史上最佳擊球手”。

其實,在棒球運動員中,有兩類擊球手。一類是什麼球都打,每次擊球都全力以赴,力求全壘打。另一類人則是聰明的擊打者,他們只打高概率的球。

成功者的邏輯:站在概率的身後,只做正確事


世界排名前十的擊球手,都是後面這類人,而泰德·威廉斯就是這類人中的高手。

泰德有一個鮮明的觀點:不要每個球都打,而是隻打那些處在“甜蜜區”的球。

他把擊打區劃分為77個小區域,每個區域只有一個棒球大小,只有當球進入理想區域時 ,才揮棒擊打,這樣才能保持最高的擊打率。否則如果去擊打處於邊緣位置的球,擊打率會非常低。

所以,在比賽當中,對於非核心區的球,即使嗖嗖從身邊飛過,泰德也絕不揮棒。這種策略聽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比賽中卻非常難操作,特別是在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幾萬名觀眾繃緊了神經,用期待的眼睛看著你,當球飛過來的時候,如果不打,就將迎來全場的噓聲。這時,堅持“只打高價值的球”就需要極強大的定力和冷靜的內心。

成功者的邏輯:站在概率的身後,只做正確事


巴菲特把這種策略應用到了投資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投資哲學:只投資高價值、有護城河的公司,其他的根本不看。

1992年索羅斯大戰英格蘭央行的時候,他的基金經理人德魯肯米勒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甚至建議把所有錢都押上,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索羅斯的時候,索羅斯說這“太荒謬了……你知道這種事情多久才能出現一次嗎?所以,要做的不是把所有的錢押上去,而是要把所有能搞到的錢,都押上去。”

結果他們加上槓杆,總共投了100億美金,最終大獲全勝。很明顯,索羅斯的策略就是:專攻要害,一擊致命。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段子,一堆數學家來到賭場,豪賺一筆後往往帶著禁止再進入這家賭場的限定出門。同樣是賭博為什麼他們就能掙到錢,而很多人往往只是進去捐錢?!

成功者的邏輯:站在概率的身後,只做正確事


大概只是因為他們嘴上唸叨的那句話:永遠站在概率這一方。

站在概率這一方,你往往能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其他領域也存在這樣的規律,那些做得最好的人,往往不是做的最多的,而是那些做的次數少,而單次價值很高的人。

真正的高手都具備一種深思熟慮後做選擇的戰略能力——做那些“事半功倍”的事。如今是一個機會更多、選擇更多的時代,很多人都認為既然有這麼多機會可選擇,那做的越多,贏的概率就一定越大,其實不盡然,因為機會越多,意味著概率越小,越是有多種可能性,越是需要專注於核心競爭力。

成功者的邏輯:站在概率的身後,只做正確事

最後和大家分享幾個在投資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1、千萬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什麼天天加班,熬夜,如果努力就能成功,富士康流水線上工人個個都比你強。

2、在一個領域,如果你能力不如別人,勤奮不如別人,運氣也不一定比的上別人,憑什麼能賺到錢?與其自己浪費時間冥思苦想不如先去求求經。

3、當一個行業要靠比能力來賺錢的時候,你能賺到的只能是辛苦錢了。

4、當一個趨勢被大多數人都發現的時候,這個趨勢也就成了大眾潮流了。就好比買房或者炒股,當大家一直認定就是這條週期曲線的時候,這個週期就不存在了。

要記得:成功絕非偶然,永遠站在大概率的一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