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對買房那麼執著?

粉絲在後臺抱怨:我覺得買不買房無所謂啊,幹嘛要拿全家的積蓄去買房然後每月再還貸款呢?搞得省吃儉用病都不敢生,自己的一輩子都在還房貸!何苦呢?有些人說有房才有家的感覺,我接觸過結婚了想離婚不敢離有房貸車貸小孩,不離呢又分床多年!還有一些為買房吵散夥的?有房就有安全感就有家的感覺嗎?有條件就買沒條件就別買!

現實生活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對買房這麼執著呢?以下是我針對粉絲的回答。

為什麼很多人對買房那麼執著?


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一點都不復雜!

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環境是分層的,身處於不同層級的人群無論是價值觀、消費觀都不一樣,其中部分階層的人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體驗其他階層的各種價值消費體驗,這本身並沒有任何錯誤啊,你自己不願意為了某一件事、某一商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努力,這完全是你的自由,但是我們不能干涉別人想要完成某一件事、取得某一商品後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啊

而且不僅僅是買房,類似的事情從我們出生開始就一直存在!

同樣是女人懷孕產子,有的女性就會選擇家附近的婦幼保健院生產,而有的女性就一定要選擇那些高檔的私立婦科醫院生產(甚至在婚前就提出此要求),前者的價格極具性價比,後者的價格入院前以及生產後每月都會消費十萬元左右不等(不同城市價格有差別),相信有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會有女性選擇後者?(下圖為某月子會所室內裝修效果)

為什麼很多人對買房那麼執著?


等孩子出生後,同樣是喝奶粉,有的家庭就一定要喝進口奶粉,有的家庭就喝一般的國產奶粉,前者的價格甚至是後者的十幾倍。同樣有很多家庭的父母不理解為什麼要給孩子喝那麼貴的奶粉?難道國產奶粉就哺育不了孩子了?

然後等孩子長到一定歲數開始上學,有的家庭就選擇家附近的公立學校,有的家庭擠破腦袋交著高昂的贊助費也要將自己的孩子送進私立學校,後者的學雜費是前者無法想象的。對於部分家庭的父母來說也不能理解為何其他家庭的家長會這麼熱衷於私立學校!(下圖某私立學校學生手工作品展示)

為什麼很多人對買房那麼執著?


等孩子大學畢業後,有的父母就讓孩子自己去社會上打拼,有的父母托熟人找關係給孩子安排進穩定的單位和熟人的企業,後者需要花費的人力財力也是前者難以想象的,對此部分家庭的父母也表示難以理解。

在以我個人舉例,我名下有兩套房和一家企業,不敢說多麼富裕,至少不會為正常消費而捉襟見肘。

但是當我得知身邊一些小朋友會通過網絡借貸去購買幾千塊甚至上萬塊的潮鞋時,我也不能理解。並不是自己消費不起(我也購買幾千塊近萬元的知名品牌皮鞋),而是自己對於運動訓練跑步鞋的消費觀與那些小朋友存在距離。(下圖年輕人排隊買潮鞋)

為什麼很多人對買房那麼執著?


我們知道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原生家庭不同,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不同,周圍的社交圈不同,從而其價值觀、消費觀也不同。

別人對於買房執著,那是別人的價值觀+消費觀+家庭觀+婚姻觀等等綜合因素下的結果。如果他的這些觀念與你不同、與你不符,你沒必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試圖理解別人,甚至改變別人,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

因為每個成年人都會為自己的選擇買單,不要去試圖以自我的價值觀評定別人,人與人不同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