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養殖11種常見病害,你知道嗎?

對蝦養殖11種常見病害,你知道嗎?

1、暴發型流行性蝦病

病蝦症狀主要表現為肝胰臟萎縮,中腸腺渾濁。有的病蝦體表無明顯病變,但體色趨向灰綠色,腹部常呈暗藍色。遊動緩慢,有時潛棲池邊,攝食減少,胃內不飽滿。嚴重時急性發作,行為異常,繞圈翻滾,最後蝦體彎曲顫動死亡。

2、紅腿病

患病的對蝦,活動能力減弱,多數沉於水底不動,食量大減,個體消瘦,肌肉與甲殼之間空隙加大。頭胸甲心區上方由原來的青色透明變為白色,後期變為淡橘紅色,形狀似三角形。腹部游泳肢先變紅,以後步足、尾扇也呈紅色。進行鏡檢,可發現蝦的血液中有大量桿狀細菌,凝聚時間明顯減慢,紅細胞數量減少。

3、爛眼病

又叫瞎眼病。病蝦行動遲緩,翹首匍匐於池底或水草上。不時浮於水面作無方向亂遊,或漂浮於水面,以自身為軸作旋轉翻滾。全身肌肉由無色透明逐漸變為白色不透明。眼球腫脹,由黑色變為褐色,進而潰爛。另外,測定血凝時間,正常對蝦為1分鐘左右,而病蝦需要3分鐘以上。大多數病蝦在1周內死亡。

4、褐斑病

發病初期,蝦腹部背面或頭胸甲兩側出現褐色斑點或小的孔穴。繼之發展為帶褐色的腐蝕區,形成直徑約1~5毫米,中心凹陷的圓形褐斑。由於甲殼被破壞,病菌侵入,新殼與舊殼粘連,常在脫殼困難時死亡。

5、白斑病

發病初期,病蝦甲殼上可見白斑,以頭胸部最多,腹部次之,有時輸卵管末端也有。至後期,由白斑轉為黑斑,病蝦離群獨遊,泳動力減弱,直到死亡。

對蝦養殖11種常見病害,你知道嗎?


6、黑鰓病

蝦的鰓部由紅色、棕色變成黑色。呼吸困難,致使蝦體消瘦,遊動停滯,直至死亡。

7、真菌病

病菌侵入後,其菌絲充滿體內。通過鏡檢,可看到病體的觸角、頭胸甲邊緣等均有分枝的菌絲,不僅受感染的蝦體很快死亡,而且傳染很快,危及全池。

8、緣毛類纖毛蟲病

這是由原生動物緣毛類纖毛蟲附生引起的病害。而且常與細菌或其他原生動物同時發生,影響鰓絲的氣體交換,降低病蝦對缺氧的忍耐能力,容易造成死亡。

9、軟殼病

病蝦甲殼軟而薄,體形消瘦,活力減弱,生長緩慢。由於吃食少,池底的殘留食物增多。

10、氣泡病

此病主要發生在幼蝦、稚蝦身上,在蝦的消化道內出現小氣泡,使蝦體比重降低,漂於水面,失去平衡,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福建畜牧獸醫網,不久死亡。有時成蝦也發生氣泡病。

11、藻類引起的病害

由於水中的藻類,如綠藻、褐藻及硅藻等附著於蝦體表、鰓組織等引起的病害。不僅直接影響蝦的行動和攝食,而且,嚴重時造成親蝦繁殖能力下降。

對蝦養殖的常見病,還有:痙攣病,又稱鉤尾病、弓彎病;多見於7月底8月初的高溫季節;微孢子蟲病,腹部肌肉變白,又名“乳白蝦”、“棉花蝦”;肌肉壞死病,在蝦苗及成蝦中均有發生,主要是水溫過高、水中溶氧過低、鹽度突變、水質汙染,以及微生物二次感染造成的;中腸腺壞死病,由桿狀病毒侵入引起的,多發生在糠蝦及仔蝦中;對蝦鈍頭綜合症,該病與赤潮有關,水質惡化,嚴重破壞環境條件,致使對蝦以頭部附肢反覆猛撞池壁,肢體損壞,引起死亡;紅圈病,由真菌類在池底或池壁大量繁殖的群落,形成2~80釐米的深紅色圓圈,致使幼蝦體表感染,死亡率可達90%以上;線蟲寄生病,感染的對蝦,行動呆滯,食慾不振,生長緩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