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真成了藝術創造的締造者?《刺蝟索尼克》為何選擇商業屈從

相信大家聽到《刺蝟索尼克》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甚至有的人可以用相當熟悉來形容。畢竟它體現了,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化。並且最近在美國上映的票房成績相當不錯,上週結束後的票房已到達1.458億美元,超越《大偵探皮卡丘》的1.441億美元,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遊戲改編電影。

粉絲真成了藝術創造的締造者?《刺蝟索尼克》為何選擇商業屈從

不過有一個小插曲是早前首發的《刺蝟索尼克》在發佈預告片之後,卻遭受了一大批忠實粉絲的抗議,認為索尼克形象的串改扼殺了他們童年回憶,這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粉絲真成了藝術創造的締造者?《刺蝟索尼克》為何選擇商業屈從

圖片來自Facebook

最終導演屈服於粉絲們的抗議,重新設計刺蝟索尼克的形象,大刀闊斧地“返璞歸真", 並赤裸於心地與觀眾互動,坦然地繳械於觀眾的意願與喜怒哀樂之中。這個舉動可是史無前例的,它代表著一種新生的藝術形態,還有微妙的藝術關係。

不過粉絲們的消費行為和文化苛求是否限制了藝術家們的想象空間,他們該不該有這樣的權力?如果有,那麼藝術本身又意味著什麼?

粉絲真成了藝術創造的締造者?《刺蝟索尼克》為何選擇商業屈從

傳媒界的權威學者亨利·詹金斯稱:" 粉絲們在他們熱衷的文化中樂此不疲地參與改造,這在廣闊的文化領域裡改善了我們的世界,如今的影視劇給了粉絲們很大的參與空間,並獲得回應,而這種模式正是由他們在過去幾十年裡塑造出來的。"

但是,如此地由粉絲主導的藝術創造是否有一天會成為這個時代的”頑疾“,畢竟,如今竟如此眾多的主流故事的講述方式,已經更多地被視為一種專門設計出來為服務消費者而生產的"商品"。而藝術,無非只是一種皮面的包裝形式而已,有藝術可談?

回到主角,刺蝟索尼克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從某種意義上講,他說他原先的意念是想把超級英雄以主題公園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非電影藝術。這並不是說電影本身不好,而是藝術的體現形式有了一種新的嘗試,可以帶給我們一種更全新的體驗。好比如就像我們在吃巨無霸漢堡一樣,當我們在看漫威電影的時候,你大概已經知道下一口將會嚐到什麼。

粉絲真成了藝術創造的締造者?《刺蝟索尼克》為何選擇商業屈從

藝術的獨特性和魅力在於可以,以個人的行為藝術去撼動和捕捉人心,並獲得關注和影響他人,它飽含了創作者潛藏於作品之中的個人魅力,這才是藝術本身具備的該有的意義,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