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底是"奸"還是"雄"?

導言:通過我國影視劇《三國演義》以及戲劇舞臺上的誇張渲染,人們對曹操的認識多停留在"白臉奸臣"這一印象上。其實,曹操是我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當中的一個極為重要人物,也是這部作品中最成功的藝術典型之一。他的性格並不像人們看到的那麼簡單,事實上他的性格很複雜,是多種情致和才能共同構成的。他的主體性格除了人們一直認為的"奸"之外,其實還有"雄"這一方面。此外,"奸雄"雖然是他的主體性格,但卻不是他的全部性格。

他的全部性格要比人們觀念中的複雜得多,豐富得多,深刻得多。他不僅是戲本上說的一代奸雄,更是我國曆史上最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之一。他的性格雖然有狡詐陰險兇殘的特徵,但還有著胸懷大志、高瞻遠矚的英雄性格一面。所以曹操的性格是多面的,絕不像表面呈現的那麼簡單。接下來本文會對他的性格進行深入分析,力圖為人們展示出曹操的多方面性格。

曹操到底是

01

曹操的處世哲學"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展現出來他的極端利己主義,在這種處世的影響之下,他逐漸形性格中"奸邪詐偽陰危兇殘"的陰暗一面。他殺了對他有救命之恩的呂伯奢一家。在只聽到"磨刀之聲"和"縛而死之"這些話的時候,他就起意殺了呂伯奢一家。後來發現是誤殺,但是出於害怕遭到呂伯奢的報復,他把對他情深義重的呂伯奢也殺了。這裡把他刻畫的十分陰險,兇殘。除了這個陰暗面外,小說中還對曹操濫殺無辜的情節進行了多次描寫。他為報殺父之仇,屠戮全城百姓。他不僅光明正大地濫殺無辜,還在"醉中"殺了人。除了這些描寫,還有他因為自己多疑的性格殺掉華佗一事等,其兇殘程度可見一斑。

可是他雖然陰險狡詐,甚至還很兇殘,但是仍然有很多智能之士和勇猛之將投靠他,這些人大都是看到了他絕世英雄的品格而甘心樂意投靠他的。

曹操到底是

02

曹操雖然頂著"奸雄"的罵名,但他無疑還是個能駕馭群英,統帥雄師,掃滅群雄的英雄。他實現了北方的統一,為其子曹丕代漢稱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能做到前人未能做到的事的重要原因和他的高智與雄才分不開。他從小就展現出了不同常人的聰穎,史書上對此有記載"有權謀,多機變"。他受到了許劭、諸葛亮等的高度評價,有著足智多謀的性格特點。曹操不同於普通的智者,他是另一種智者的典型代表。

曹操到底是

曹操有遠見,這點通過"誅宦討卓"的宮廷政治鬥爭顯露出來。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曹操十分重視人才建設。他十分清楚只有得到人才,他才能得到天下的道理,所以他始終求賢若渴。他嗜殺成性,但從不殺器重的人,十分重視人才。他雖然奸詐,但真誠對待謀臣武將,"待之以深情,結之以厚恩"。他能做到任人唯賢,不偏愛一人;他能賞罰分明,言出必行。

此外,除了對人才十分珍惜以外,他還知人善任,善於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他的這一特質令孫權都十分佩服。他"奸"的一面讓人咬牙切齒,但他"雄"的一面卻讓人不得不欽佩。因此,他的追隨者相信他,認為他能帶他們榮華富貴,名垂青史。這樣一來,他們自然願意誓死追隨他。

曹操到底是

03

雖然曹操智謀過人,但他從不一意孤行,相反地,他更注意發揮眾人的智慧。善於聽言納諫, 又能明識英斷,擇善而從,他完全具備了一個優秀統帥的必備品質。在聽言納諫方面,曹操顯得比諸葛亮高明多了。諸葛亮總是自己想好計策派人去執行,很少去聽別人的意見。但曹操每遇重大決策時,都召集文武百官,讓他們各抒己見,自己找出比較好的建議去執行。

曹操到底是

在諸侯爭雄的過程中,曹操從不把戰爭和政治鬥爭和外交鬥爭隔離開來,他總是把他們結合起來,從而尋求制勝之策。他在專心攻擊一個目標時,經常採取籠絡、安撫其他各方的策略來孤立攻擊的對象。他的軍事才能不僅單單體現在策略的謀劃與決斷上,還體現在他的"用兵如神"方面。雖然他也打過不少敗仗,但是他的戰略思想、戰略決策仍能帶給後人諸多啟示。

曹操到底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