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增確診病例1.5萬餘例到多地“歸零”,中國採取了哪些行動?

4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第76期新冠肺炎疫情報告。報告中稱,中國經過兩個月奮戰,疫情已經由“遏制階段”進入到“緩疫階段”,中國經驗正在幫助其他國家的抗疫行動。

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4月5日10時(北京時間5日1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133758例,較前一日增加82061例;死亡62784例,較前一日增加5798例。

中國之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1050828例,較前一日增加82006例;中國之外死亡病例59446例,較前一日增加5795例。

世衛組織在當天的疫情報告中稱,中國經過兩個月奮戰,疫情已經由“遏制階段”進入到“緩疫階段”,中國經驗正在幫助其他國家的抗疫行動。

世界衛生組織強調,遏制病毒和減緩傳播的每一項努力都可挽救生命,也可使衛生系統和整個社會有寶貴時間進行準備,找到有效治療方法並開發疫苗。

採取最全面、最徹底、最嚴格的防控舉措,中國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連日來,國際社會高度評價這些舉措為世界抗疫爭取時間,不僅全力維護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從新增確診1.5萬餘例到多地“歸零”,中國採取了哪些行動?

在聯合考察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看來,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古老方法加現代化科技”措施,產生了更大的效果和產出。

這種“古老的方法”,指的就是“圍堵策略”,包括國家層面鼓勵大眾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進行大規模的體溫監測;暫停公眾集會、呼籲民眾減少出行流動等。而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科技,則為這些傳統防控方法插上“翅膀”,使之更加高效、便民。

在中國—世衛聯合考察組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布魯斯·艾爾沃德坦承自己曾對非藥物干預措施持“模稜兩可”的態度,“但中國的方法是,既然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那我們有什麼就用什麼,根據需要去調整適應,去拯救生命。”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通過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迄今已讓5.8萬餘人治癒出院,疫情防控呈現積極向好態勢。

中國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與其他國家分享信息,透明​、負責任的中國與世界共戰病魔。截至目前,中國已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

面對新冠病毒這個狡猾的敵人,中國在奮力抗疫的同時,也第一時間與其他國家分享信息,開展科研合作。

從新增確診病例1.5萬餘例到多地“歸零”,中國採取了哪些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