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增确诊病例1.5万余例到多地“归零”,中国采取了哪些行动?

4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第76期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报告中称,中国经过两个月奋战,疫情已经由“遏制阶段”进入到“缓疫阶段”,中国经验正在帮助其他国家的抗疫行动。

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4月5日10时(北京时间5日16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1133758例,较前一日增加82061例;死亡62784例,较前一日增加5798例。

中国之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1050828例,较前一日增加82006例;中国之外死亡病例59446例,较前一日增加5795例。

世卫组织在当天的疫情报告中称,中国经过两个月奋战,疫情已经由“遏制阶段”进入到“缓疫阶段”,中国经验正在帮助其他国家的抗疫行动。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遏制病毒和减缓传播的每一项努力都可挽救生命,也可使卫生系统和整个社会有宝贵时间进行准备,找到有效治疗方法并开发疫苗。

采取最全面、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中国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连日来,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这些举措为世界抗疫争取时间,不仅全力维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从新增确诊1.5万余例到多地“归零”,中国采取了哪些行动?

在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看来,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古老方法加现代化科技”措施,产生了更大的效果和产出。

这种“古老的方法”,指的就是“围堵策略”,包括国家层面鼓励大众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进行大规模的体温监测;暂停公众集会、呼吁民众减少出行流动等。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科技,则为这些传统防控方法插上“翅膀”,使之更加高效、便民。

在中国—世卫联合考察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布鲁斯·艾尔沃德坦承自己曾对非药物干预措施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但中国的方法是,既然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那我们有什么就用什么,根据需要去调整适应,去拯救生命。”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迄今已让5.8万余人治愈出院,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中国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与其他国家分享信息,透明​、负责任的中国与世界共战病魔。截至目前,中国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多份技术文件。

面对新冠病毒这个狡猾的敌人,中国在奋力抗疫的同时,也第一时间与其他国家分享信息,开展科研合作。

从新增确诊病例1.5万余例到多地“归零”,中国采取了哪些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