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京東79%投票權 劉強東卸任法人代表又有何妨?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京東運營主體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劉強東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接任執行董事、經理和法定代表人。

對於此次變更,京東官方回應稱:這是很正常的管理動作。

商界大佬卸任公司高管常規操作

商界大佬卸任子公司法人代表或者公司高管的做法並非罕見,各行各業都在如此操作。

就在幾天前,4月1日,滴滴創始人程維卸任董事長,滴滴總裁柳青卸任董事,均由平志飛接任。滴滴方面當時回應稱,公司治理結構經常會隨著業務發展持續調整,這在企業裡很常見,不會對公司正常運營產生影響。

手握京東79%投票權 劉強東卸任法人代表又有何妨?

2018年8月29日,馬雲卸任支付寶主體公司法人代表,由葉鬱青接任。支付寶回應稱,變更屬於公司內部治理的正常調整,與實際經營情況無關。2019年9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由張勇接任。

手握京東79%投票權 劉強東卸任法人代表又有何妨?

2019年2月27日,王衛卸任順豐速運執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均由陳雪穎接任。順豐速運是上市公司順豐控股旗下從事快遞主業的子公司。對此,順豐方面回應,順豐速運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不會對順豐速運、上市公司順豐控股的正常運營產生影響,有助於提高其日常經營的效率,不排除後期還會對其他業務牌照進行變更。

再往前追溯到2017年11月份,郭廣昌卸任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長職務,該公司為復星國際全資控股子公司;此外,復星高科對外投資的上海復星產業投資公司法人代表亦由郭廣昌變更為陳啟宇。

不管當時各界對這些商界大佬的卸任作了何種解讀,從當前這些企業以及大佬的現狀來看,卸任與經營無關,乃正常的公司內部管理調整。

劉強東手握79%投票權退居二線

對於此次變更,外界眾說紛紜。追溯京東近幾年的內部動作,可見京東官方回應的那句"正常的管理動作"並非公關話術。

早在2018年Q3財報說明會上,劉強東便表示,整個京東集團的管理團隊已經成型且非常穩定,其個人的關注點主要放在戰略、團隊、文化和新業務上,"比較成熟的業務,我們的管理團隊都可以處理好。"2018年年底,京東進行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京東商城被劃分為前臺、中臺、後臺,新成立了平臺運營業務部、拼購業務部,整合生鮮事業部;同時,徐雷開始擔任輪值CEO,正式走向前臺,京東內部三大事業群從向劉強東彙報,改為向徐雷彙報。

手握京東79%投票權 劉強東卸任法人代表又有何妨?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最新財報顯示,劉強東持有京東集團15.4%股權,為第二大股東,投票權為79%;騰訊旗下的黃河投資為第一大股東,投票權卻只有4.5%。可見即便在卸任後,劉強東依然在京東內部有強大的話語權。更何況目前劉強東仍舊是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2019年,馬雲在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演講中說到:"阿里從來不止屬於馬雲,但馬雲會永遠屬於阿里。"從1998年的中關村櫃檯到如今的京東集團,劉強東之於京東的意義,如同馬雲之於阿里巴巴,這一點毋庸置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