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營收爆增的背後,是大力度的補貼營銷

2018年7月,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登陸納斯達克,股價暴漲40%,但隨之而來的是排山倒海的質疑,售假、山寨、侵權的指責漫天蓋地,拼多多也被戲稱為“拼夕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一提到拼多多大家就會聞其色變,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面,拼多多就是假冒產品的代名詞。也是,相比於市面上的價格,拼多多上面簡直就是白菜價,這麼低的價格也不禁讓人們懷疑產品的真實性了。

拼多多營收爆增的背後,是大力度的補貼營銷

11月20日消息,拼多多盤前對外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第三季度總營收為75.14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33.72億元,同比增長122.84%。雖然拼多多的營收和買家活躍數再創新高,但第三季度歸屬股東淨虧損達23.35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112.7%。營收增速不及預期、虧損同比翻倍,在市場高預期的陰影下,拼多多週三收盤跌近23%。 高速的營收卻還沒能挽救股東淨虧損,這不免讓人們猜測拼多多這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打補貼牌

拼多多營收爆增的背後,是大力度的補貼營銷

今年的618大促,拼多多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沒有參戰。沒有搞一些亂七八糟的活動,而是直接補貼降價。拼多多拿一些明星單品出來補,比如iPhone、戴森。通過補貼,iPhone許多機型都能夠比別的平臺便宜個幾百塊錢。並在618大促期間喊出了“百億補貼”的口號,補貼策略延續至今。

而截至目前,通過拼多多“百億補貼”入口的日活用戶已經突破1億,參與計劃的國內外品牌超過2800家,熱門補貼商品超過23000款。第三季度財報發佈,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363億。這說明,拼多多補貼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補貼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讓拼多多贏得了客戶,如此低廉的價格讓拼多多在市場上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大舉進攻海外市場

拼多多營收爆增的背後,是大力度的補貼營銷

今年的“雙11”拼多多成績並不太理想,而雙十一過後就是每年一度的西方國家的“黑五”也即將來襲。11月22日,拼多多對外宣佈,旗下“全球購”業務已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四地設立“全球購海外站”,將通過全球直採、保稅區直郵、包郵包稅、百億補貼等綜合舉措,全力進軍“黑五”海淘市場。


拼多多營收爆增的背後,是大力度的補貼營銷

拼多多全球購在商家端採用“0佣金”政策,商家每達成一筆交易,平臺不收取任何交易佣金,商家只需向支付通道繳納極低的支付手續費。對所售的商品,平臺採用了保稅直出、百億補貼,以及採自大型供應鏈,無中間環節賺差價等綜合舉措,大幅降低了進口商品進入國內消費市場的成本。這也直接打響了拼多多的海外戰爭,之前的拼多多雖然也有過進軍海外市場,但那都是小打小鬧,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活動。

拼多多目前正在打破人們對其低廉、假冒的固有印象,希望通過加大補貼,把控產品質量讓拼多多成為人們生活中值得信賴的軟件。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拼多多現如今已經不在滿足於國內市場,它的目標是全球市場這一個大蛋糕。

拼多多營收爆增的背後,是大力度的補貼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