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陪伴孩子重要,還是努力賺錢改善孩子的生活更重要?

草莓妹子吖吖


我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到底應該是陪伴了孩子的學習還是工作賺錢。

目前我是陪孩子學習,因為我們孩子今年上一年級了,我知道一年級是打基礎的,關鍵年份一些個好的習慣都是在一年級養成的,這個時候如果不好好的pain,一般的管教著可能就會有一些個不好的習慣,要延續到以後的學習中。這樣會影響他的一生,都是我也覺得人的一生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季節,這個好多行為習慣品德修養的養成,都是在這個關鍵的年齡段。

但是對家庭來說賺錢也是同樣重要的,畢竟我們生活是需要錢的,所以我最近也在想怎麼樣能夠平衡這種關係,能夠讓我有時間陪伴孩子並且陪著孩子學習,並且還能夠有機會賺一部分錢。

那些說兩者都可兼得的人是真心沒有體會到現在,可能是站在你的角度來講,昨天跟一個朋友。他說他的孩子目前有一點自卑,原因就是他每天回到家裡已經9點多了,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陪孩子多少,雖然說他週日的時候或者週六的時候,會抽出半天時間陪孩子,但是孩子的學習真心是管不了。

我們這目前的情況是,正常情況下是3:30放學,所以3:30之後孩子除了每週有4天的課外興趣班之外,其他時間都是在學習,而大部分的學習內容主要都是過來給孩子找一些課外資料學習,並且陪著孩子學習,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好多字詞字母什麼的都是鋼琴出身時,如果你不在旁邊陪著,他可能就會讀錯了,並且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都很重要。

所以在陪孩子還是工作這方面,我更傾向於陪孩子,因為工作賺錢可能以後還能有機會,但是陪孩子學習如果錯過了,那就是一生的遺憾。

對大人來說可能是遺憾,但是對孩子來說,有可能是去領孩子一生的命運,孩子以後的工作學習,都可能因為兒童期間的這些個行為影響。

那麼你是想陪孩子學習還是放棄孩子去工作?

就沒有,既能夠陪孩子學習又能,工作的那好像很少,我也在尋找,因為我只有上午有時間。


陪著孩子一起學


陪伴孩子更重要!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成人之後的行為是一種滯後反應。就是說,孩子未來什麼樣,取決於孩子小時候受到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生活中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

李玫瑾教授講過一個犯罪心理學的經典案例——23歲的韓國留學生趙承輝在美國校園槍擊32人。他之所以殺人,是因為8歲時候從韓國移民到美國,完全陌生的環境。父母忙於工作賺錢,就是為了改善一家三口的生活質量。

結果萬萬沒想到,就是因為父母的選擇,整天打拼,釀成了今天的慘劇。如果當8歲的趙承輝提出要回國時,父母能認真考慮一下孩子的想法,結局也許就隨之改變。

就因為當時他非常不適應,而且移民到美國貧民區,想必也遭受到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侵害。所以他對那裡恨之入骨,仇視所有人。最後自己開槍結果了自己的生命!

可見父母的陪伴多麼重要。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天天一起玩耍,而是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讓孩子樂觀、積極、健康、快樂的成長!

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珍惜孩子的黃金時期。0-6,6-12,12-18這三個時期都很重要,把握住這三個時期就掌握了孩子的未來!



若兮之音


看到這個真實存在很多時候又兩難的問題,不由得有很多感慨。針對這個問題我有兩個孩子成長的真實案例可以與大家分享:

一、朋友張某夫妻倆是80後,在三線城市生活。結婚後開始共同創業,不久懷孕生子,由於事業正在起步期,孩子三個月大就交給了女方父母。夫妻倆一直很忙碌,鮮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和父母。等生意逐漸走上正軌,終於有時間來關注孩子的成長時,孩子已經上完小學五年級,即將面臨小升初。朋友夫妻倆很慶幸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以關心孩子生活督促孩子學習。當他們把一部分時間用來關注孩子時,發覺孩子根本就不願與他們交流。慢慢接觸下來,竟然發現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正常聲音喊他的名字也會嚇一跳,同時孩子對跟人交流有較強的抗拒。他們夫妻倆開始抽出更多時間來陪伴孩子,但是問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夫妻倆不得不多次帶孩子看心理醫生。他們倆不由感慨,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年齡我們忙著去賺錢了,現在卻只能拿著掙的錢去找回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時間能倒流,我們可能會擠出更多時間來陪伴孩子。

二、朋友李某夫妻倆結婚後就跟家人說,要先好好過過二人世界,過兩年再考慮孩子的問題,趁這機會也好好存點奶粉錢。夫妻倆感情一直很好,三年後喜獲千金,休完產假後,媽媽繼續在家帶孩子,爸爸一人工作養家。爺爺奶奶也幫忙做家務,一家人其樂融融,孩子也長得活潑可愛。一歲半後,媽媽重回職場,爺爺奶奶白天帶小寶寶,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後接手帶伢,從咿呀學語到幼兒園,在玩鬧嬉戲中順利完成。小學一年級,小公主很不適應,經常因為看螞蟻瞧樹葉聽不見上課鈴聲,做作業也是拖拖拉拉,經過父母和老師的及時溝通引導,終於適應了小學的學習和生活。三年級,作文的寫作要求升級,數學難度爬坡,小公主又開始不適應了,作文還是流水帳,數學撓破頭。針對這些問題,媽媽和公主進行同題作文寫作比賽,爸爸耐心和公主講數學題,終於在三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並由此打下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上都能獨立自主地學習。

從以上兩個成長故事可以看出:在某些特定的年齡段,陪伴比掙錢更重要!因為孩子的成長不可逆不能等,而賺錢的時間和方式可以合理規劃。


卉子李


這個問題我現在想起來都忍不住想哭,我家孩子六個月就送鄉下給我媽帶了。因為實在找不到人帶了,我們就送回去了,回去的那天我一直哭一直哭。週末的時候回去看孩子,小孩看著我就想不認識一樣,然後一直哭,我媽說應該是認出來了,可是怕我又離開所以不敢靠近。

這樣的情況堅持了兩年,孩子兩歲半的時候我們接到身邊上了託班,半年後幼兒園。孩子剛到身邊的時候很沒有安全感,天天發脾氣還摔東西(外婆沒有上來陪著過度一下)。剛開始我也哭,總覺得是自己沒有陪在身邊孩子脾氣才這麼差。我又花了半年的時候耐心的陪伴她,兩三個月的時候脾氣有明顯的好轉了,半年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孩子四歲多了有什麼事情都可以講道理了,我父母每次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讓打,可是我們不動手,因為我不希望她是因為害怕而聽話,我希望她是因為知道為什麼而聽話!

上面講的好像想表達的是陪伴最重要,但是我想說錢也很重要。他還很小的時候陪伴是最重要的,因為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吃的玩的是好是壞,但是大點了孩子的培訓教育費用就很大了!


用戶凡寶


這件事我有發言權。

我從懷孕就沒上班,孩子自己帶,也過了幾年艱苦的日子。期間很多人拐著彎跟我說,愛孩子就要給他最好的生活,而不是整天帶他玩。還有人直接跟我老公說:媳婦一年賺五萬十年就五十萬(這是二十年前)沒算算這個帳嗎。我自己也糾結過。

孩子讀五六年級時,因為一些不開心的事,我上了兩年多的班。後來被老公求著又回到家裡陪孩子讀書。反正堅持下來挺不容易。

二十多年一晃兒過去了,現在看來,我老公當初的決定多麼明智啊!我孩子從小到大陽光上進,三觀正,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業雖不能跟那些天才比也算有成,我老公錢不多也沒少掙。跟那些只顧掙錢不顧孩子的人相比,我比他們輕鬆多了。

孩子發展關鍵時期就那麼幾年,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不好彌補。農村種個菜還得精心侍弄呢,何況孩子。


斯瑪特101


陪伴孩子重要,努力賺錢也重要,現在是兩頭都重要,一頭都不能落下,因為我們從小沒母親,是爸爸把我們三兄妹拉扯大,是爸爸給了我前進的力量,我爸不僅把錢掙了,還把我們養育成人,雖然不富裕,但是家庭的溫暖還是很享受。在九十年代,掙錢挺不容易,那時幾百塊的學費交不起,我記得上學很快樂,別人家孩子還在發愁學費,我們已經背上書包上學了,那時打臨工,一天才十五塊,我家我爸勤勞,上半年就賣麥子,一千多斤麥子就是我們的學費,下半年就賣煙,小時候真的一放學就到地裡幹活,我爸說,只要勤勞,錢總會有的,家裡十多畝地就是我們現在的本錢,想想我爸在我弟八個月就沒媽的情況下,把我們個個拱上高中,我真沒理由落下孩子去掙錢,想想我爸的拼勁,現在形式那麼好,掙不到錢應該是慚愧


土豆妞


之前看到一段話:有的家長為了多掙錢,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結果因為孩子不懂事,掙的錢三五年就被孩子揮霍光了。

還有些家長,把孩子教育好了,那些原本一輩子可能就掙不到的錢,孩子三五年就能掙回來。

所以,我認為,多陪伴教育孩子,比掙錢更重要。

然而,生活太現實,有太多我搬起磚頭就沒辦法抱你,抱著你就沒辦法搬磚的情況。

家庭條件不富裕,實在沒辦法很好地陪伴孩子的家長,也儘量要把孩子帶在自己的身邊,即使陪伴的時間少一些,但也總比一點都沒陪伴強。

而且,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那麼努力的工作,他們小小的內心,也能體會到生活的不易,會去理解父母,體諒父母。

還有一些家長,過度陪伴孩子,也會給孩子帶去傷害。

任何一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間,有的家長為了陪伴孩子成長,捨棄自己的工作,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世界中心。

這樣的家長通常會覺得自己付出很多,犧牲很多,孩子必須優秀。

一旦對孩子的預期太高,就很容易失望,從而心情會變得暴躁,當家長不自覺地把壞情緒傳達給孩子後,孩子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很容易逆反。

家長最好的做法是,自己要有自己的事業,同時也要適當抽些時間陪伴孩子。

 

 



菜菜


成年的不容易,恰恰在於,撕開了所有的保護膜,為自己乃至整個家庭謀生。即便有著無奈與妥協、不甘與不易,即便看盡百態,品盡百味,也能笑著走下去。

成年後,你會發現你沒有了眼淚。而唯獨面對孩子那點點所求時,你會在心底痛哭流涕。

電影《大話西遊》裡,變成孫悟空的至尊寶說:

“不戴金箍,如何救你?戴了金箍,如何愛你?

看著孩子,當父母的心裡焦慮: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孩子不能像我,要培養孩子有出息,超過我。於是,有太多的父母,拼命工作,努力賺錢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想對孩子心有虧欠。

這世上,哪個爸媽不愛孩子?哪個爸媽不想陪在孩子身邊?可我們想多賺一點錢, 我們想更成功一點

想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想讓他們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

所以,為人父母,就只能承受起這種心酸和無奈:

寶貝,對不起,

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小磊888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是明白孩子的成長,孩子的陪伴很重要,但是經常都是口頭上這樣說,而在行動中呢?卻都做錯了。於是就有了各種的藉口,不去上班哪裡有錢買奶粉,買尿褲,買衣服。。。但是也有人說,我也是為了孩子好,努力賺錢,送孩子去各種的培訓班等。這是對還是錯呢?我們來看看一個真實的生活例子。

小曉今年3年半了,去幼兒園也有幾個月了。但是最近卻很不高興,因為在幼兒園裡被一個新來的小朋友欺負了。但是回到家的時候,媽媽就在煲著電視劇,爸爸則拿著手機在玩著遊戲。於是只能跟陪伴自己的玩具小熊說,小熊小熊,要是你會變大,會保護好就好了,就沒有人敢欺負我了。就這樣,小曉就只能抱著自己的玩具小熊尋找安慰。在早上睡醒的時候,想把玩具小熊放在書包裡,可惜小熊太大了,小小的書包放不下,放不下。

這時父母可能會說,孩子就整天都在自己的身邊啊,我天天陪伴孩子還不夠嗎?對,孩子雖然在你的旁邊,但是在孩子的眼裡,卻是很遠很遠。雖然孩子在身邊,但就跟沒有在身邊一樣。不要老是說白天要賺錢很累,晚上要好好休息下。沒有質量的陪伴,就跟遠離孩子是一樣的。所以我覺得陪伴很重要還是有質量的陪伴


圖釘麻麻


陪伴孩子重要,還是努力賺錢改善孩子生活重要?個人覺得,這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女性的選擇。

結了婚的女人,生活和孩子同等重要。甚至很多時候,孩子比自己的生活更重要。

魯迅先生小說中祥林嫂的那句:“如果我兒子阿毛還在……”便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孩子出事,擊垮了母親。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是太多太多,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整個世界,要是孩子出事,擊垮的便是整個家庭。

在正常情況下,很多時候,並不是每個全職媽媽都能被理解。大多數時候,很多人就會認為全職媽媽“很舒適”,不用賺錢養家,只管花錢和孩子。

但孩子要是生個小病,也會被認為是媽媽的失職。體貼一點的老公,會幫著做一些家務,大男子主義,或者不體貼的,家裡的所有家務,也是全職媽媽的,不僅如此,還會挑剔諸多問題。

看過一個故事:

結婚多年,丈夫覺得妻子哪哪都不好,每天只照顧孩子,幹著家務,還一大堆抱怨。丈夫覺得自己賺錢養家已經夠辛苦了,還要回來聽妻子的抱怨和嘮叨。最終,夫妻兩個離婚了,男人過了不過一個月,便理解了妻子的不容易。

他知道了孩子是養大的,不是突然間長大的;他知道了馬桶是要每次清洗才能保持乾淨;

知道了地板是要每天擦洗才會保持清潔;知道了衣服是要洗乾淨燙熨好放進衣櫃,而不是它自己跑進櫃子的……

全職媽媽的無奈的和辛苦,並不是一句兩句可以說的清楚。

但如果可以,在孩子和工作能夠兼得的情況下,兩者能夠達到一個平衡,這是最好的狀態。

退而求其次,如果非要選其一,便也只能選擇家庭。這時,就要最大的發揮自己的智慧,做一個讓丈夫和婆家人尊重的主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