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二十一世紀專搶銀行的中國惡魔(之一)


奇才:二十一世紀專搶銀行的中國惡魔(之一)


提起張書海,人們首先想到的是2000年左

右鄭州連續發生的幾期銀行搶劫案,而另一種聲音就是如此聰明,被專家稱為500萬人中才出一個的奇才,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2000年12月9日下午4時50分許,在鄭州市一馬路的銀基商貿城一樓大廳裡,廣東發展銀行銀基營業部發生特大持槍搶劫銀行案件,4名歹徒持獵槍闖入營業大廳,用爆炸裝置炸碎營業櫃檯上方的防彈玻璃後,跳進營業櫃檯,將營業部的208萬元人民幣裝入兩個藍白相間、紅色鑲邊的編織袋,攜款逃離現場。 歹徒在逃跑過程中,將銀基商貿城保衛處副處長常玉傑槍殺致死。 歹徒從闖入到作案得手前後不到5分鐘。這就是震驚全國的“12.9”銀行搶劫案。

1997年“11.19”銀行搶劫案。搶走銀行押款車上運送的現金共37萬元人民幣。

1999年“3.3”銀行搶劫案,在建設銀行鐵路支行儲蓄所搶走現金5萬元。

1999年“12.5”銀行搶劫案,在鄭州城市合作銀行儲蓄所發生搶劫案搶走現金200多萬元。

這些搶劫銀行案件發生後,河南省及鄭州市黨政領導和公安機關高度重視,但長時間以來,上述案件久攻未破,一直像一塊石頭壓在鄭州人的心頭。一時間,鄭州銀行劫案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12.9”特大持槍搶劫銀行案件被公安部確定為2000年全國第二號大案,是公安部督破案件。河南省及鄭州市領導痛下決心,要求公安機關儘快偵破此案,鄭州市公安局萬餘名民警全警動員,連續幾個月來,對全市各交通要道口、重點部位反覆進行了全面深入細緻排查。儘管在偵破此案的過程中,帶破了許多重特大案件,但“12.9”案的偵破障礙似乎無法逾越。

又一次鄭州公安刑偵人員將“12.9”銀行搶劫案犯罪分子留下的物證進行了重新梳理: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楊玉章根據現場留下的女式鞋盒,推斷犯罪分子身邊肯定有女人,又根據現場留下的其他物證和幾起銀行搶劫案發生的距離都很近,斷定犯罪分子很可能就在鄭州市二七區居住。於是,鄭州警方調集精兵強將,對二七區、中原區進行更細緻、更大規模的排查。

6月12日晚上9點當查到綠城花園24號樓1單元7樓14號時,第一次敲門,沒人開,便下樓。但剛走下樓梯,感覺屋裡有人,便返回再次敲門,門打開了,裡面是個女人。首先引起民警懷疑的是,4個房間有3個房門都鑲有“靈貴牌”櫸木球形門鎖。民警們立即聯想到1999年3月3日在交通路建設銀行儲蓄所搶劫現場,作案歹徒曾留下一隻“靈貴牌”鎖盒,這是當時該起銀行劫案留下的惟一證據,此後,專案組把此鎖盒作為重要線索讓偵察員們作為破案依據。因此,這幾位民警一看這麼多櫸木鎖,立即“條件反射”,頓生懷疑。

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避開這把可疑的“鎖”,只問了這房門是打哪兒買的。這名女子說,是從航海路舊貨市場。舊貨市場怎麼可能賣這種裝個新鎖的舊門?這顯然是謊話,民警的疑心更重了。

民警看到有一個房間每當她進出時總把門關得很嚴,便推門進去,在臥室的陽臺上發現一個男的,民警感覺他的身材高大,符合“12.9 ”銀行案調查的範圍,便要求他穿戴整齊,到農機局招待所專案組接受調查。

在專案組對這個男的做指紋登記,由於印下的指紋質量不高,民警帶他來到中原公安分局,此時已是凌晨2時40分。由於指紋比對要有時間,而又沒有證據證明張書海作了案,就讓他回了家。

由於銀行劫匪每次作案後均矇頭戴手套,鄭州發生的幾次搶劫銀行現場很少留下指紋。“12.9 ”案發後,偵破人員全力勘察現場,終於在一名中彈身亡的保安身邊發現一枚彈殼,並從該彈殼上提取了一枚指紋,成了公安人員破案的珍貴資料。

隨後,技術人員對這名男子的指紋進行比對,很快結果出來了:與“12.9 ”銀行搶劫案現場嫌犯遺留的指紋一模一樣。

凌晨3時許,張書海住處被控制。凌晨5時,一名女子拿著包裹趁夜色下樓,刑警們迅速將其抓獲,經查她正是張書海的妻子王雨。其住處找到警服和警帽以及大量的炸藥,並發現6個作案分子簽訂的分贓協議。經審訊,王雨交代了其丈夫張書海夥同他人作案的犯罪事實。

6月14日凌晨,張書海逃到平頂山市。8時許,當他逃到平頂山市園丁路時,正巧與從鄭州市趕到的鄭州市公安局民警撞個正著。便迅速撲上去將其按倒。由於張書海身材魁梧,力量很大,他猛地一用勁,差點翻過身來,但最後,張書海還是被擁上來的民警制伏了。同時,鄭州市公安機關又順線索抓獲了另外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其實,張書海原本是個退伍老兵,還是個好戰士、好班長、好村長。是什麼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呢?

入伍後張書海因為表現優秀入了黨。次年,他當了班長,在全軍大比武中,拿到了兩個單項第一。張書海想提拔當軍官,但是因為家裡沒關係、沒錢一直不能如願。一次,團裡有一批提幹指標,張書海的指標被其他人給佔了,因為舅父在軍區(後續見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