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上一次讀小說落淚是什麼時候?

諾曼·麥克林恩的《大河戀》,帶給我真誠的感動――關於家人,關於家庭,關於家鄉,一切都顯得那麼清切自然,感人肺腑。在閱讀中,不知道多少次任淚水決堤,模糊了視線。

1

《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弟弟死後,父親再沒好好走過路。他得費好大的勁才能提起雙腳,可雙腳提起後,著地又略微失控。他不時向我確認,關於弟弟的死亡細節,然後哆哆嗦嗦地走開。

只有一次,他折身回來,問了我另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覺得,我原本可以拉他一把?’即便時隔五十年,我的回答也仍舊是:‘你有沒有覺得,我原本也可以拉他一把?’”

潺潺河水,靜靜午後,在一個垂釣與宗教並重的牧師家庭,諾曼和保羅自小跟隨父親學習蠅釣技藝。弟弟保羅更是此中高手,他天性自由,有一套獨特的釣魚方法。

時光如河水般流逝,兄弟倆擁有了各自的人生,一個恪守規矩,一個自由不羈。

諾曼經過長久離家學習,獲得了芝加哥大學的任教職位;而性情剛硬又嗜賭的保羅,則漸漸偏離了生活的軌跡……

――這就是《大河戀》的簡介。

沒有哪部小說能夠像《大河戀》,光讀內容簡介,就可以感受到一種像磁鐵般吸引力。

2

《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有評論說,《大河戀》這部小說是美國文學中罕有的、真正偉大的作品之一。與當年美國“普利策小說獎”失之交臂,被稱為美國“普利策小說獎”永遠的遺憾,美國文學永遠的經典。

作者麥克·林恩和家人,在蒙大拿州的鄉村,度過了他一生難忘的青少年時光。

兄弟倆迥然不同的性格,似乎早就註定了他們不一樣的人生。踏實穩重的諾曼,理解不了自由不羈的弟弟保羅,也沒有辦法讓保羅變成他希望的樣子。

他離開家鄉到芝加哥大學任職的前夕,邀保羅到大黑腳河釣魚――試圖勸保羅一同前往芝加哥發展,可保羅熱衷於當前的生活,不願意離開;再次歸來,卻是為保羅料理後事!

諾曼也曾心懷一種最久遠、可能也最無用,卻最令人糾結的本能,想成為“弟弟的保護人”,但終究什麼也做不了!保羅倉促離世,留給他一個一生都無法回答的問題!也是他一生的遺憾!

3

《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小說語言簡明、冷峻,字裡行間飄蕩著淡淡調侃的意味和莫名的感傷。初讀,舒緩平靜,波瀾不驚。

仔細品味,卻能感受到一股充沛而深邃的情感;如大河挾帶著沙子和細石沉降沉積;於是,有了奔流、回渦、急彎、深旋、沉澱、緩流……百轉千回,生生不息,這是一條穿越時光和生命的大河。

寫作這部小說時,作者已年屆七旬,一位老人的回憶裡,總會有生離死別。

作者對痛失親人的切身體會;對小說節奏和結構的理解和把握;對過去的時光的哀思;對人生的感悟;使得小說的每一段文字,都充滿了生命的厚重感。

在虛實交錯中,在夾敘夾議間,讓讀者感同身受,久久難以釋懷。

《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書中有很多婉轉的獨白,也是故事的伏筆,也是深沉的追思。直讀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所有平淡的敘述,都是意味深長――

“隨著河面上熱氣形成的幻境在我眼前分合跳動,我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結構,與它們形成交匯。正是在這裡,在我等候弟弟的過程中,我開始講述這個故事。

不過,我在那個時候當然不知道,關於生活的故事,往往更像河流,而非像書本。不過我知道,也許是在很早的時候,就在靠近淙淙流水的地方,故事已經開了頭。

我感覺自己在前方,將會遇見某種難以沖蝕的東西。於是,便有了急彎、深旋兒、沉澱和緩流。”

4

《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大黑腳河,從蒙大拿州川流不息,浸潤他們的心靈,滋養他們成長。出生在同一個原生家庭的兄弟倆,從小就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

童年的溫順與叛逆;青年的內斂與跳脫;還有他們熱愛的飛蠅釣――早在人生之初,已做出選擇……

光陰荏苒,經過半個世紀的洗禮,耄耋之年的諾曼回到家鄉,一切早已經物是人非,但是那些久遠的記憶,如同靜靜流淌的大黑腳河,一直都在。

在人生的長河裡,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選擇的結果;選擇了什麼,就要面對什麼,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是否,你也曾想盡辦法逃離;可是,過了好久好久,家鄉的記憶,依然是你最熟悉的溫存,給你的內心帶來一種親切、單純的美好,最終融入你的生命,成為抹不去的印記。

5

《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其實,故事並不精彩。

但作者鎮定自若,娓娓道來。憑著作者的這份冷靜和矜持,小說像跌宕起伏的故事一樣,有著磁鐵一般的吸引力。他的這份不動聲色,來之不易。

這是不斷探尋、思索的力量,也是生活的力量。

我一直不知道,生活可以這樣變成文學。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嫻熟的寫作技巧和卓越的語言駕馭能力。

終有一天,我們會老去,帶著生命的全部歷程,回首過去,心裡清醒而平靜的知道,當說出“生活”二字時,就是指這樣的時刻――

“生活之路不會偏移、後退、前進;或者根本無處可去。它並非是筆直伸出的一條線;它是蜿蜒曲折行進的具有複雜性和高潮性;如果運氣夠好,它還有一點淨化性。彷彿生活是在任人擺佈,而非自然發生。”

6

《大河戀》:對待親近的家人,我們總是想愛太多,卻又瞭解太少


一切將要發生之事,早已發生;一切想要銘記之事,皆成過眼雲煙。唯有親情無法割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站在奔流不息的大河面前,垂垂老矣的諾曼,一次次拋出釣竿。從父子三人,到孤身一人,所有珍愛的一切,都已相繼離他而去。

直面生命的脆弱和無奈,不變的只有悠悠的大河,如奔流不息的歲月,還將繼續奔流下去……

關於親情,作者說出了我們想說,卻一直沒能說出的話――

在大河一樣奔流不息的人生中,親近的家人,往往與我們很不相同,我們無法真正瞭解他,他也不可能變成我們希望的樣子。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全心全意地愛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