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宋朝皇帝趙佶的瘦金體,是書法史上的一項獨創,正如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推崇的那樣:“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在海口五公祠的拜亭裡,還可以看到被譽為鎮祠之寶的石碑,就是趙佶瘦金體《神霄玉清萬壽宮詔》。

宋徽宗《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正面光平如鏡,背面保留開鑿時的原貌。碑文豎行,16行,366字,瘦金體,無標點符號,右行“神霄玉清萬壽宮詔御製御書”,正文主要闡述 了宋徽宗崇信道教的緣由。

宋徽宗《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宋徽宗是繪畫和書法大師。他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筆法犀利、鐵畫銀鉤、飄逸勁特。極具藝術個性,為後人競相仿效。

宋徽宗《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金朝皇帝完顏璟模仿的最像,完顏璟屬於文人雅士的皇帝,漢化程度最深。而對於書法,完顏璟最喜歡的就是宋徽宗的瘦金體。他大多數的書法都是對瘦金體的學習和模仿,隨著次數的增加,完顏璟的字跡越來越像瘦金體。


宋徽宗《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據說在英國博物館裡面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古摹本,左端就有《女史箴》一則。從明清時期,人們都以為這篇書法是出自於宋徽宗手裡,但是經過行家的仔細辨認,才發現是完顏璟寫的。因為人們覺得這篇文章,缺乏一些富貴傲逸的氣質。但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完顏璟也是模仿的爐火純青了,都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了。

宋徽宗《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宋徽宗崇奉道教,自稱“教自道君皇帝”。於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用瘦金體御書《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令汴京神霄宮先刻碑,即後以該碑的拓本頒賜天下摹勒立碑。今存莆田城廂三清殿東邊的《神霄玉清萬壽宮碑》是世上僅存的一塊。

宋徽宗《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此碑書於趙佶三十八歲時,書法瘦勁挺拔,舒展遒麗,橫畫收筆帶鉤,豎下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似利刀,豎鉤細長內斂,運筆靈動娟麗,又不流入嬌柔孱弱。又較涉筆成趣的題圖詩厚重而硬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宋徽宗《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名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