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 长江从尚红到崇墨的衍变 /

长江石收藏赏玩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拥有庞大的从业者和赏玩群体,成为中国现代赏石艺术的主流石种,图纹类赏石(画面石)的代表石种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追述长江赏石的发展历程,其实可以屈指历数的时间并不长。

十年前的长江石界,尚且是红色的天下,长江红、芙蓉石等大行其道,追求重彩浑厚、富丽尊贵。然而这就跟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一样,盛唐气象下开始孕育出中国文人画的写意、简约,风骨气韵的升华与变革。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沧浪图》 王晓滨 藏



传统水墨画经过长期的发展,由唐及宋元,成为独特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写实水墨与写意水墨的发展中,水墨绘画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语言,表现出外在形式与内在气韵的统一。

可以说,长江石赏玩风尚从尚红到崇墨的衍变,不仅是长江石赏玩风格多元化的必然,更是长江石艺术追求深化的必然。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鹿柴》 王晓滨 藏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原乡》 王晓滨 藏



/ 水墨气韵表达的人文气质 /

水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其特有的、简洁的形式语言中,即众所周知的“墨分五色”、“计白当黑”等艺术语言。

“墨分五色”用墨的浓淡干湿来代表五色变化,又在浓淡干湿基础上着重发展了静虚、淡泊、萧疏、简远、空灵、超旷等水墨气韵。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南楼暮雪》 王晓滨 藏



“计白当黑”是中国绘画艺术对空灵简约美感的总结,以素为绚的水墨看似无色,实为自然,通过晦冥时色的墨与白之间的色调变化,辅之水的渲染和调和,犹如石头在大江之中的亿万年冲刷衍化,阐述了物象的虚实和气韵,赋予物以生命和精神,最终得到对事物和天地的本质认识。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融》 王晓滨 藏



在现代设计中,人们追求以简约来构成画面的特点,使画面的诉求集中于某一点,画面中的元素可以极其简单,如水墨的线条,运用毛笔的书法性线条和渗染感的水墨效果,给人以诗一样的意境,展现创作者在中国书画方面的修养,显示雅逸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

赏石艺术中水墨形态的中国画表现形式,尤其是天然泼墨纹理气韵生动的表现力,追求通灵、空寂之境,使人物意韵或景物氤氲在疏简平淡或情景渲染中流露出作品内在的气质,这很容易让人联系到中国古典文学的诗画语境。

通过水墨变化的层次,营造绘画艺术的空间关系,从而表达自身内心悠远豁达的意境,于挥运之际表现出崇尚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布达拉》 王晓滨 藏



/ 长江石的时代美学精神 /

通过水墨形式元素认识自然、接近自然、物化自然,使石头本身与赏玩者之间形成一种默契,表达那种凝练而单纯、含蓄而灵动、优美而恬静的水墨意境。

长江水墨石的收藏因此在近几年不断升温,水墨石的成交已经占到很大的比例,精品水墨石甫一露面,就被玩家紧盯,迅速居为奇货。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竹石图》 王晓滨 藏



笔者以为,一方面是现代赏石追求艺术表现的写意自由;另一方面是赏石者须对传统文化存有深厚感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一种责任。

赏石者需要创造出属于自已的时代美学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应追求的艺术与人文表达之所在。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城南旧事》 王晓滨 藏

长江石中什么石头正在成为新宠?


长江水墨石《医门之圣》 王晓滨 藏



长江赏石特别是图纹类鉴赏立足传统,挥运水墨,加之于其他艺术概念的借用,把水墨元素的传统性与时代性、个性与共性整合为一个富于生机的玩法,抒写出富有中国风尚的时尚赏石艺术潮流。

受疫情影响,经济低迷的社会状态可能在2020继续持续。但“以墨致道”的长江赏石却早已不甘寂寞。我们不难看到,岁月亦无恙,时代仍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