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唐高祖李淵(566年12月21日 —635年),唐朝開國皇帝(618年-626年在位)、軍事統帥,李虎之孫,李昞之子。

舉兵反隋時已年過五十,上了年紀,他仍然不失為一個有雄心壯志而又生氣勃勃的和幹練的領袖人物。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策劃了太原起事,並勝利地引導唐軍進抵隋都。

對李密和東突厥人的外交攻勢使得唐軍能奪取大興城,並且使得唐軍能組織和加強在陝西的力量而無虞敵軍的阻礙。

大赦、封官許願和大加賞賜的政策,再加上李世民在戰場上的勝利,有助於使新王朝取得很多必要的支援,並且促成了全國的重新統一。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唐高祖建立了初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唐高祖為他兒子的輝煌統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礎。

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深得隋文帝楊堅和文獻皇后垂愛。617年,升任太原留守。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在隋朝土崩瓦解時,招兵買馬,殺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於晉陽。建立大將軍府,帶領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攻克霍邑,斬殺宋老生;招降關中孫華起義軍,順利攻取長安。

擁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自領大丞相,加封唐王。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618年,得知隋煬帝遇弒江都後,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年號武德。

先後擊敗隴西軍閥李軌和薛舉父子,擊退幷州劉武周和宋金剛,擒獲夏王竇建德,迫降鄭王王世充,陸續平定各地農民起義及地方割據勢力,完成了統一全國大業。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626年六月,在玄武門之變後,冊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傳位,自稱太上皇。

635年,病逝,廟號高祖。

李淵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後裔,世代顯貴。李淵的祖父李虎,西魏時期太尉,聯合丞相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賜姓大野氏。

楊堅成為北周靜帝大丞相之後,還本姓。李淵父親李昞,北周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 。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的姐姐 。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李淵長大後,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

隋文帝任命李淵為千牛備身。由於李淵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所以隋文帝特別親近器重李淵,累轉譙、岐、隴三州刺史。

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李淵之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617年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趨關中。在發佈的檄文裡他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誓師後,李淵與長子建成、次子世民揮師南下,先後破守霍邑(今山西霍縣)的隋鷹牙郎將宋老生、渡黃河,對守河東的隋將屈突通圍而不攻。迅速向西南挺進。

626年,突厥侵犯唐朝邊境,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在太子的東宮中擔任率更丞職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買,成為李世民在東宮的眼線,他悄悄告訴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馬,並準備在昆明池設伏兵殺秦王。”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長安城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事後,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諸子,並將他們從宗籍中除名,李淵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

626年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李淵除了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外,幾乎不曾離開過大安宮。李世民經常到九成宮避暑,李淵也不願意出行。

635年五月六日,李淵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年七十歲。廟號高祖。

政治體制方面,李淵繼承了隋朝的制度,唐朝中央建立政治制度概括地說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三省是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


蘇先生讀史|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取得突出成就


唐朝賦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調製。

在文化教育方面,李淵推崇儒學,儒家的經書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如《周易》、《左傳》、《禮記》、《尚書》。

李淵對佛教採取抑制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