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保險到了中國‘‘人人喊打’’?

為啥保險到了中國‘‘人人喊打’’?

最近在主攻悟空問答。因為寫文章快一年了沒啥起色。還沒有人家寫什麼明星八卦,歪曲歷史的孬貨掙得多。這也說明一點,我選擇的領域並不是能讓大眾喜歡的。或許我也該套一些虛無縹緲的故事寫進來。

言歸正傳哈。為啥有今天這篇呢?因為在悟空問答我發現好多非專業保險人解答人家提出的專業問題。還有就是有很多腦殘問題悟空問答竟然給推薦。

並不是揭保險業的黑幕。因為保險業在中國已經是透明的不能再透明的行業了。今天做個反思:為啥保險在中國步履維艱?

中國人壽,太平洋,中國平安,中國太平,泰康人壽等等全是我們日常耳熟能詳的大公司。他們在做什麼?答曰:集團化。就是除了保險業務,其他業務也瘋狂投資瘋狂搶佔市場。

我寫過一篇《保險代理人只是銷售而已》想說明啥問題。就是要打碎保險公司用愛與責任洗腦的套路。

看一下各大電視臺的廣告幾乎全是吃喝用得東西。哪有一個保險的廣告?好不容易CCTV1在新聞聯播後投放了銀保監會的保險宣傳的廣告。但是想一下現在年輕一代,社會中堅力量一代有多少人看新聞聯播?並不是說他不好,而是媒體渠道太多,完全可以通過什麼微信的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方式獲取一手資訊。而且在播新聞聯播時這些中青年一般都擠在地鐵上在想著什麼時候能買房的問題,想著未來何去何從的問題。這是其一。

我最近在自省,說了全民素質亟待提高的話。何出此言呢?因為動輒就有人說什麼保險公司的人素質低下的言論。但是想一想,保險公司的人不是從社會各界招聘的嗎?所以都是水就別裝純了。這是其二。

太多的媒體登報,首頁報道《XX保險公司不賠》《買了保險不賠保險何用?》等等這樣的文章來增加曝光率,讓普通老百姓讀完之後對保險行業沒有好的印象。或許媒體的報道者就是極度排斥保險的人,又或者他們想借此讓保險公司更規範。可是事情不是那樣的。報道完一個事件就沒有後續的跟進報道了。只有斷章取義,博人眼球。這樣的不負責任的媒體誰來監管?這是其三

曾經碰到一個的哥,打車時和他聊天。他知道我做保險後是這樣說的:幹啥不好啊,非幹保險。我一個哥們睡了好幾個幹保險的了,幹保險的最好勾搭了。我問他為啥呀。他說他的哥們就是一個社會閒散人員,沒正式工作,天天在家加附近的人,搜到幹保險的人就主動說要買保險,一來二去就得手了。可能有人看到這兒要說我斷章取義了。我並沒有說這是全部現象。也沒想嘲諷那些陪人睡覺的保險同事。我看到了一種悲涼。為啥?因為都是成年人,都要擔負家庭責任,去哪上班都要掙錢。但是保險往往又是最難掙錢的行業。突然有人有意向要買保險,對於那些熬生活的人就像是救命稻草。所以我聽過一位女性部經理的分享: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兒。並沒有歧視女性的意思。一個巴掌拍不響。這是其四

之前寫過的文章裡有一個我的真事兒。在大概幾個月前,原來的同事突然給我發微信說要買保險,那時已經月底了,我還沒單子。所以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他直接告訴我已經找別人算過了七千多,看我能給多少優惠。我說這個見面再談。後來又問了我一次就沒聲音了。其實這事兒也好懂,這是丫拿我要挾另一個業務員呢。意思他不便宜就找我買。結局我不知道,但一定是那個賣保險的得‘’大出血‘’。同樣的產品,總有人報低價,那你還怎麼去競爭?這是其五。

去年和前年我們區爭創什麼文明城。從外地僱了好多紋身大漢,對沿街擺攤的小商販進行驅趕。保險展業也在所難免。那時我寫過一個微博大概意思是這樣:把人都趕跑,弄成個空城讓領導再來視察,那多好。乾淨整潔,肅靜。最逗的是保險公司的代理人也就是我們不能打著公司的LOGO去展業,不能私自印著公司名稱的彩頁。呵呵。我們是什麼?穿的嚴嚴實實的,目露精光,見人小聲問:大哥要盤嗎?額不 說錯了,應該是大哥,買保險不。(聲音很小的那種且左顧右盼,生怕城管過來。)這是其六。

好多網站有一批水軍專門黑保險。你問他買過什麼產品沒賠,他也說不出來。那些買了保險沒賠的人絕大多數是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還有好多或被保險代理人誇大宣傳,或者自己理解錯誤。我也寫過《保險是一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既然是合同。那麼就要知道它只約束合同之內的內容。以外的不管。好多人以為買了一份保險就啥都管了,最後出了事發現不賠就大呼保險騙人。這是其七。

綜上所述,我也只能想到這兒了。以後想起來再補充吧。

希望保險業的同仁們,先豐富自己,主動學習變得更專業再出去。別您幹幾天幹不下去了就說保險不好。也希望銀保監會加大返傭等監管力度。14億人的大市場,撥亂反正很難,但是再難也得做。

最後:人人都把自己做到更好那就沒那麼多屁事了。

掙錢不易,非你不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