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師者贊〈其二〉

人師者贊(其二)

人師者贊〈其二〉

  與祖母相類而於我處世原則有深遠影響的長輩還有兩位:懋爺與岳父。

先說懋爺,這是本家的一位長輩,乃我心目中的一位風雅之士,其本職乃縣辦印刷廠一排版工,卻喜好並擅長吹拉彈唱琴棋書畫,文人六藝皆通之而精於書藝。他偏好拉二胡,閒暇時常約同好五六人於自家庭院棗樹下,擺開架勢,操琴撥絃擊鼓叩板粉墨登場以自娛自樂而致陶然忘凡,一派逸士風度。每逢此時,必招引遠近鄉鄰圍觀,以享耳目之福。

每聞此盛事,我必到場,不惜逃學曠課招師長責罰。觀之神情專注怡然忘我之態,聽之笙笛清幽板鼓激越之聲,真乃莫大之享受,心迷而神往之。而有為其搬凳倒水點菸拎包之事,莫不欣然為之,引為美差。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此即神仙一流人物,歆慕而欲學之。而每逢街坊鄉親紅白大事年節慶典,他有求必允,以技藝助其成事,不計報酬。當此時,觀其展紙揮毫,乃又一大享受。當其書墨,必以菸酒助興。觀其二三杯酒既飲,一枝煙已盡,意興起矣,乃執筆臨案,氣定神閒神情專注,繼而舒臂展腕筆走龍蛇,毫無停滯一氣呵成。既畢,則親自收拾筆墨工具,不理主人挽留,揮手而去――何其飄逸瀟灑,一派雅士風度,見之羨煞吾矣。

懋爺幼承家教,讀經習字日夜不輟。乃至有成,書有柳趙之風,遒勁灑脫氣韻生動。名之既傳,必有人求字以金以利,但有此等懋爺一概拒之,言毫末技藝自娛而已不足示人。昔縣革委會因知其文才書藝而召司宣傳文書之職,則以“不時宜”為由而拒之,人謂可惜,則言“我腹中孔孟之道與他們的‘革命’不時宜,我書墨乃自娛性情與大字報不時宜,我閒雲野鶴與公幹案牘不時宜”……而鄉鄰求之莫不應允,只要菸酒待之必悉心以為之。此等性情,為我心儀。

既慕之則效之,開始學書,雖財力有限,祖母作主,家裡仍竭力為我備足筆墨紙硯全套用品。懋爺聞之,喜而召我至其家,展其習字所有紙墨法帖之類盡我挑選。又與我言習字書法之道,言之諄諄,情之殷殷,令人感動。我聽其言才知學書當以靜心定性始,以勤修苦練而致通慧達悟,以臻至境。又言藝遠功利而精妙,書染俗氣必無成。學藝乃修身養性之途徑,品高藝乃臻,必絕媚俗之念而以真性情養之。最後手書四字以勉我:“養德致真”。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矇昧初開的我經此一番教導,頓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知道學書是多麼不易而美妙的事,遂許以終身不棄。幸爾幾十年來練之不輟以求通悟,不致有辜懋爺教誨與期望。

習藝以養性修德,藝精以益人濟世,做個真性情的人――感謝懋爺,讓一個十二歲的少年認清了人生髮展的一個方向,有了一個追求的目標,不致在迷茫無為中荒廢年華。

  再說岳父,他對於我的影響重在待人處世與持家之道。此公溫良謙和,與人言從無高聲惡語,多揚人善,不貶人短,體人度意,不強己意於人而人甘從之。處事利人為先不懷私利,待人以禮不論尊卑長幼。故而街坊鄰里紅白大事,多委之操持。值此則視為己任,思慮周細安排穩妥,以節儉為本旨,力戒鋪張浪費,是以人皆稱善。掌事之中,不吸菸不飲酒,食僅麵條一碗清茶一杯。從不言報酬,只以盡心助人為意,是以德孚於人,皆願與之親善。

待人以善,於家亦然。子女親戚每有事情,必為之殫精竭慮唯恐疏漏,盡力助之決不惜財吝物。昔我建房即多蒙岳父操心勞力諸多關照,自結構設計到親赴市場選購門窗,無不竭誠而為,令我感念至今。

待人以善人必親之,處事無私人必敬之。忠於事而淡於利,克於己而寬於人。目睹心感,岳父於我心中是一個可親可敬之人,其德可佩,其行可效。這也是對成年以後的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感謝岳父,培養出如此善良通達可我心意的女兒,讓我與她攜手此生,共度百年。

  另一位讓我至為感念至今難忘的,是一位擺書攤的郭姓老人,是他的一個善舉使我愛上了讀書。那是上五年級的時候吧,偶然的機會在他的書攤發現了自己渴盼已久的一套三國連環畫,一看之下就入迷了。整整一下午一口氣看完,欠了他六角書錢。他非但不要了,反而允許我免費看他所有的書,隨時都可以。於是連續幾星期,只要有空我就呆在他的書攤上,看完他所有的書。從此便與書結緣,嗜讀成癖。至今每每捧書在手便會憶起這位老人,想起他那祥和淡然的笑容和他說的那句話:書,在喜歡讀書的人那兒才有價值,愛讀書的人養好德行。話如其人般樸實而溫暖,有著勵人上進的力量。

  人生得遇這些長者,實乃幸事。他們能使你的人生少一些迷茫,多一分清朗,走在自己不悔的方向上――典範於前,如光燭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