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代漢 劉備稱帝

“曹丕受禪,開啟了魏晉南北朝禪代的序幕,漢獻帝后為山陽公,又活了十幾年。蜀中傳言漢獻帝被害,於是漢中王劉備為漢獻帝發喪,蜀地群臣勸劉備進位做皇帝。費詩反對劉備稱帝,劉備不悅,貶費詩為永昌從事…”

曹魏代漢 劉備稱帝

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冬,十月,一場禪代的大戲拉開了序幕。禪讓人是漢獻帝,被禪讓人是魏王曹丕,總導演應該是曹丕,就像後來的陳橋兵變,總導演肯定是趙匡胤。

當然,總導演是不直接出面的,由執行導演和演員們上陣,這些人包括三公:賈詡、華歆、王朗,以及九卿和其他各級官吏,可以說是萬眾一心。

為什麼這麼多人希望魏王曹丕通過禪代當皇帝呢,因為名利,當年很多人想讓曹操做皇帝,也是為了各自名利。因為擁戴新皇帝,往往就成為新朝代的開國元勳,必然會受到封賞,而且做皇帝的曹丕肯定比做魏王的曹丕更有權力,雖然在漢獻帝在位時,曹丕主持政事,但畢竟不是皇帝,還有一個名義上領導在那。

曹丕做了皇帝,那擁戴的人,必然普遍會再次受到封官和獎賞,這是一個給百官發紅利的機會,百官自然趨之若鶩。

漢獻帝知道大勢不可逆,也就同意了百官的請願,發詔書禪位給魏王曹丕。就像《三國演義》寫的那樣,曹丕沒有立即接受,而是三番五次的推辭。

漢獻帝就幾次下詔禪位,同時,三公帶領著百官又幾次給曹丕上書,勸他順天應命,即皇帝位。

《三國志》曹丕傳中,關於漢獻帝的詔書、群臣的勸諫、曹丕的推辭詔令,寫了很多文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看一下。

最終,曹丕接受了詔書,受禪當天,曹丕在公卿、列侯、諸將、南匈奴單于、四夷之地使者的見證下,在受禪壇上接受了皇帝的璽綬,即皇帝位。曹丕祭天、祭地,改元黃初,之前是延康。

曹魏代漢 劉備稱帝

十一月,曹丕奉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山陽公劉協封地一萬戶,在封地行漢正朔,用天子禮樂;山陽公的幾個兒子被封為列侯。山陽公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山陽治所在濁鹿城。魏明帝青龍二年三月,山陽公去世,並沒有被曹丕迫害,而是受到優待。當時天下士人之心都歸了曹魏,山陽公沒什麼威脅,曹丕沒有必要加害山陽公。

曹丕受禪,開啟了魏晉南北朝禪代的序幕。

受禪之後,魏文帝曹丕封賞了群臣,改相國為司徒,改御史大夫為司空。

十二月,曹丕下令修建洛陽皇宮。

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三月,蜀中傳言漢獻帝被害,於是漢中王劉備為漢獻帝發喪,蜀地群臣勸劉備進位做皇帝。

(所謂傳言,也可能是有意為之,畢竟漢獻帝死去,就給了劉備稱帝的時機。)

劉備手下前部司馬費詩反對劉備即刻稱帝,劉備不悅,貶費詩為永昌從事。

曹魏代漢 劉備稱帝

夏,四月,劉備在武擔(山名,成都西北方向)之南即皇帝位,改元章武,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曾勸劉備稱帝,因為劉備開始時推辭。其實劉備也好,曹丕也好,都不是什麼聖賢,他們對稱帝的渴望是一致的。他們手下大臣也都希望他們稱帝,因為擁護之功可以得到更多封賞,官職也可更上一層樓。

五月,劉備立夫人吳氏為皇后。吳氏,陳留人,是偏將軍吳懿的妹妹,他們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們父親與劉焉有舊交,就舉家遷到蜀地。劉焉有獨霸一方的志向,聽說相面的人給吳氏相過面,說吳氏以後會大富大貴。劉焉就讓兒子劉瑁娶了吳氏,劉瑁死後,吳氏寡居。劉備取下蜀地後,孫夫人已經回東吳了,群臣勸他娶吳氏,但是劉備覺得吳氏曾嫁給同宗劉瑁,法正勸劉備,說當年晉文公娶了侄子子圉(晉懷公)的媳婦,就是秦穆公的女兒,於是劉備就娶了吳氏。

劉備立兒子劉禪為皇太子,劉禪娶了車騎將軍張飛的女兒,作為太子妃。

(《三國演義》裡將張飛塑造成為一個黑臉大漢,勇猛剛烈,但其實,歷史上的張飛應該顏值還不錯,否則女兒也不會嫁給劉禪。張飛的形象被塑造成黑臉大漢,是因為他的脾氣暴躁,而且對待身邊軍士動不動就大罵,張飛是善待君子而不恤小人。後世人們覺得脾氣暴躁的人一定是個顏值粗鄙的大漢,就這樣張飛的形象在小說和評書中,逐漸形成了現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六月,曹丕賜夫人甄氏死,葬於鄴城。

曹魏代漢 劉備稱帝

曹丕的兒子曹睿,是甄氏所生,後來曹睿即位,就是魏明帝。當年,曹操率領軍隊攻克袁紹,拿下袁紹首府鄴城的時候,曹丕趕緊跑到袁紹家裡去了,找女人去了。曹丕進入袁紹家裡時,袁紹的妻子和甄氏在後堂,甄氏是袁紹二兒子袁熙的妻子,這婆媳也知道家要敗了,很害怕。曹丕看到甄氏後,發現其顏色非凡,大家稱讚感嘆。袁紹妻子一看曹丕的樣子,心中說:這回不用擔心會死了。

曹操聽說曹丕喜歡甄氏,就替兒子曹丕將甄氏迎娶,甄氏嫁給了曹丕,還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是後來的魏明帝,女兒是東鄉公主。

曹丕即位皇帝位後,逐漸疏遠了甄氏,因為曹丕接觸的女人多了去了,他還把之前侍奉他父親曹操的女人都接管了。

甄氏失寵後,很鬱悶,多有怨言,有人稟報了曹丕,曹丕一怒之下將甄氏賜死。

曹魏代漢 劉備稱帝

曹植有篇著名的《洛神賦》,有一種說法是曹植也喜歡嫂子甄氏,所以懷念甄氏寫了《洛神賦》。也有說法是曹植感慨自己的命運,而寫的《洛神賦》。曹氏父子從曹操、曹丕到曹植,都有文才,也都好色,所以給了後世很多人編排的機會,其中,甄氏就是一個很好的素材。

曹丕定都洛陽後,考慮到魏氏宗廟在鄴城,就在洛陽建立魏武帝曹操的靈位,方便祭祀。

蜀漢劉備稱帝后,一直有個心病,那就是關羽之死,他心裡想要報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