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智囊團,,有人為“毒士”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涼州人,年少時並不出名,只是當時有個名士閻忠認為他屬於張良陳平那樣的奇人異士。賈詡很早就被推選為孝廉當了小官。卻以水土不服患病為由辭官,路經陝西隴縣一帶被造反的氐族人抓住了,同行的數十人全成了俘虜,差點被活埋。賈詡臨場應硬是以變胡謅亂扯一番(說自己是他們害怕的以為三軍司令的後代並許諾自己回去之後會送錢過來什麼的),說得他們不敢殺賈詡,於是賈詡一個人狐假虎威地被氐族人恭恭敬敬地送走生返了。

曹操的智囊團,,有人為“毒士”

賈詡,字文和

他的智慧比別人更勝一籌的往往是洞悉人性,而且他與品德高尚的荀彧不同,賈詡只奉行智謀而不以道德約束自己,使得他的神機妙算在投奔曹操之前就已經讓曹操徹底領略過的。

公元197年張繡投降了曹操,此時的曹操在荀彧的奉天子和屯田的建議下得到了很多戰略資源而得意洋洋,看見張繡的嬸嬸很漂亮便強納了,看見張繡的貼身侍衛很英武便堂而皇之的籠絡他。張繡當然很不爽,此時的賈詡在張繡的帳下(賈詡投奔沒有謀士的張繡而不是段煨也是歸功於他對人性的洞察),便建議以部隊轉移為由脫離曹操陣營,以軍甲裝備運輸不便為由穿在士兵身上突然反叛襲擊曹操,殺了個曹操措手不及、差點喪命,其中曹操的長子曹昂(最中意的接班人)和最貼身的愛將典韋都在這次反叛中被張繡殺了。

曹操的智囊團,,有人為“毒士”

張繡

有一次曹操又來打張繡了,不久卻下令撤軍,張繡不聽賈詡的勸告而去追擊,結果被打的丟盔卸甲,灰溜溜地回來了。此時賈詡卻又讓他這次再去追擊一次,於是張繡帶著殘兵敗將,追過去真的大勝而歸。賈詡解釋道,以他對曹操的瞭解,這次他中途撤軍一定是後院失火,朝中有事,雖為撤軍卻定有精兵斷後,所以你追過去就會中計,而第二次時,曹操肯定急於返回認定你不會再來追擊,我料定他不會再有防備,所以你再去追擊定能大勝。從此張繡對賈詡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在官渡之戰時,袁紹派人拉攏張繡,賈詡卻認為袁紹不能容人,把他派來的使節打發走了,建議張繡投奔曹操。張繡不解,為什麼不投勢力強大的袁紹而投靠曹操。賈詡分析到,投奔袁紹張繡定然可有可無,投奔曹操卻是雪中送碳而且曹操比袁紹會用人,對張繡更有利;張繡擔心自己以前反叛殺了曹操的兒子,曹操不會再接納他。賈詡又分析到,曹操此人胸懷大志肯定不會計較這些私人恩怨。果然張繡投奔後,正如賈詡所料,曹操欣然接納,並且對他的賞賜一直都是超過其他人的。而對賈詡更是讚譽有加,感激他雪中送炭,信重於天下。從此賈詡成功過渡成為曹操重要的謀士。

曹操的智囊團,,有人為“毒士”

曹操

賈詡在曹操陣營有一個特點,就是低調,往往是曹操問計於他他才開口獻計,同時要求自己的家人不得攀附權貴,這種大智慧也讓他成為曹操陣營中少數得以善終的人之一。即使如此,他還是智計百出、料事如神一次又一次地幫助了曹操。

在官渡之戰時賈詡勸張歸曹並輔佐曹操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時勸阻曹操等待時機(曹操沒有聽,於是……);渭南之戰獻離間計,致使馬超和韓遂內亂,曹操趁機打敗了它們;支持曹丕為太子(曹操立嗣時曾私下問賈詡,賈詡只說了一句話暗示曹操,“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於是曹操大笑,立了曹丕);223年勸阻曹丕徵東吳(曹丕不聽,於是……);77歲時善終,諡號肅侯,配享魏文帝廟位列三公。賈詡的有大智慧卻沒有高尚的品德,可謂是最精明的人卻因“亂武”而稱為三國時期毒士。

曹操的智囊團,,有人為“毒士”

一句話導致天下大亂

可能是因為東漢初年棄涼的積怨亦或是有意讓天下大亂,總之,賈詡用寥寥幾句話煽動西涼兵攻陷長安,導致秩序崩潰,群雄並起,造成天下大亂!

當時董卓被殺,他的舊部李傕和郭汜準備散夥回家了,賈詡卻說解散了部隊你們回去就不是將軍了,可能路上都會被殺,不如帶領西涼兵殺回長安,為董卓報仇,即使輸了再散夥回家也不遲,萬一贏了就可以“奉國家以令天下”把皇帝控制住。於是東漢再次摧殘,長安掠殺一片,天下真正大亂,賈詡成三國第一毒士……並不是所有謀士都奉行儒家思想的,也不是以漢室正統為思想心繫天下的,賈詡作為東漢邊陲地區戰亂不斷的涼州宦官族人後代,顯然對東漢沒什麼好感了。

曹操的智囊團,,有人為“毒士”

影視形象

而他的洞悉人性、知己知彼讓敵人膽寒,他的智謀超群、審時度勢讓自己成為了官場的不倒翁得以自保。這樣一個既聰明又危險的人物,誰又能小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