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不只是安慰

安慰不只是安慰

人們常常引用“安慰劑效應”。其實,安慰劑效應本質上是個科學問題或者說是醫學問題,到目前仍是個謎題。只不過它被認為與心理狀態的關係非常之大,且在生活中有許多類似安慰劑效應的現象存在,因而也被引入了心理學,用來說明人們的一種心理狀態。

安慰劑效應是由畢闕博士在1955年提出的。所謂安慰劑效應,是指雖然病人得到的治療藥物在實際上沒有任何治療作用,但他們卻“預料”或者說“相信”藥物有療效,從而使病症減輕的現象。注意,這種病症減輕不是假象,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減輕,這也正是此效應令科學界和醫學界百思不得其解,而令心理學界頗感興趣的原因所在。

當然,安慰劑效應實際上無法達到長期、普偏、有效的治療。通常安慰劑效應只對那些渴求治療、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的病人有作用,這些病人被稱為“安慰劑反應者”。而且,即使對“安慰劑反應者”,安慰劑也無法達到長期有效的作用。但是,世界上畢竟存在安慰劑效應,且從各個角度來看,這種效應顯然與心理反應脫離不了關係。因而它也就有了被研究並被應用的價值。

醫務人員可以激發出病人的安慰劑效應,生活中同樣有許多誘因,可以激發出安慰劑效應。比如,幾個“宅人”終於走出家門,到野外郊遊。當他們揮汗如雨達到山腰時,被眼前難得一見的碧水、清泉、草甸、繁花深深吸引,不禁感到胸中積鬱的濁氣隨著呼吸消失殆盡。休息時,一個人遞給同伴水壺,同伴喝了兩口後,立即感慨道:“這山上的泉水就是甘甜,都甜到我心裡去了。咱在家裡啥時候喝過這麼好喝的水呀。“這個人不禁笑道:”什麼泉水,這是我在家灌的涼白開水呀!”幾個人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不過他自己喝了兩口,也覺得這水格外甘甜,完全不似在家時喝的水。

水其實沒有任何變化,只是他們身處一個格外舒適的環境裡,身心都處於一種極度愉悅的狀態中,此時安慰劑效應最容易發揮作用。因此,白開水變成了可口的山泉,即使後來知道那原來就是普通的水,也覺得格外可口。

在醫學中,安慰劑必不能為受試者所知,否則,就會失去安慰劑效應;而且,據研究,醫學上的“安慰劑反應者”通常是具有容易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等人格特點的人。

比如之前案例中的幾位“宅人”,因為環境變化,進入美好環境中,使他們容易產生身心愉悅的感覺。此時,其實環境本身已經給了他們一擠“安慰劑”,使他們在城市裡和家裡感受到的鬱悶痛苦被釋放出來,彷彿吃了仙丹妙藥。很多難題也被擱置一旁,好像已經處理掉了一樣。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愉悅不僅僅是暫時的、一閃而逝的。實際上這種感覺會在人的心中留下痕跡,使人即使回到舊有環境中,也不會立刻回到原來的不好的狀態,而會以比原來更為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的挑戰。這也是經常參加戶外運動的人看起來會比“宅人”更健康,精神狀態更好的原因所在。因為“安慰劑”不只用於安慰,而是真正起著愉悅身心,調節心理健康的作用。

安慰不只是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